经典共读群形式的说明|也改成收费群了|情况汇报

经典共读群形式的说明|也改成收费群了|情况汇报

为避免各式各样的骚扰,我也把共读群改成收费群(目前是19元)。自从发了不再加人的文章(对不起,群里不再随便加人了,除非……)后,几乎无人再加入。

一是很少有人会去看“除非”后的要求。

二是,“除非”后面的要求也很高:先给我私信打个招呼N次,我再看情况,也不承诺一定加群。

共读群的共读形式

共读群是一种非常松散的交流形式:自行读经、打卡,并就所读的内容提问和分享。

自行读经

自行读经的意思是:自己开始读就行,没有时间限制。你可以每天读,也可以每周读;可以白天读、晚上读,或中午读;可以在地铁上读,也可以在公交车上读。总之,只要读就行。

读和听还是不同的。现在有很多播客,网上也有很多读经的视频;但是只是“听”的话,很容易走神。很多都是一边做事情一边听,这样效果不佳,所以“听”不算。

每次读多少也自由:可以读一部经,也可以读一卷、一品、一经;甚至按页数来打卡也可以,我也鼓励。总之,读就行。

打卡

利用微信里的接龙格式,意外地发现这个打卡可以持续更新:每次打卡是修改,不会让接龙无限制变长。有几个人读经,就只有几个人打卡。偶尔有人打重复了,也可以删掉。

打卡的格式是:人名 + 经典名 + 读了多少。

例如:千一,《杂阿含》,卷25完

最多的时候,有近70人的打卡记录(包括个别重复)。

这些接龙中,也有很多人不再继续打卡了。有20多人停留在阿含经的卷一、二;有人主动退群,也有人被请出群。

后来接龙的格式有问题,于是我们就重新开始接龙。以下是新的接龙。

群里有110多人,接龙目前仅剩7人。这也是我越来越严的入群要求的原因。我希望想要入群的人,是真正想要一起读经的人。

很多人加群,其实不是为了共读经典,而是为了聊天。说得好听是交流,说得不好听,就是想找个地方满足表达欲。表达的动机远大于读经和打卡。

我不断地在群里提醒:这个群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经典。有些人好像被我“逼”着读了一些、打卡了一些,这也是为何那么多人停留在卷一。

群规

既想要宽松的讨论环境,又想要大家遵守规则,这是很难的。我也做不到,只好改变规则、不断劝诫、不断严格群规,必要时也会请人离开。

我还好心地把他们送到一个完全不限制讨论内容的群里去了,是别人的群。

而我建立的群,都是专群专用,有特定的目的,希望做成一件事情,而不是一个聊天的地方。PS,请不要再找我要这些群了,我自己也退出了这类聊天群;有些没退的,也会慢慢退出。

群规本来也没有霸道不霸道一说,规矩立了,大家遵守即可;不遵守规则,也可以主动退群。没必要留在群里还不遵守规则。这才逼得我“霸道”起来了——我来设规则,我来撵人。

打卡不包括:定课性质的读诵

很多朋友都有定课,例如读诵《xx经》一遍或多遍,或诵咒xx遍、念佛xx遍——这些都很好,我也随喜。不过这些不是我在这个群里鼓励的事情,所以,定课性质的不算共读。

固定只学习一本经典的,也算了吧

有很多朋友很喜欢某个经典,如《楞严经》,如果只是读诵一遍,来打卡一次,我也能接受。但是,如果你是类似定课性质的,或者周而复始地重复读诵这本经典,也没有必要了——这类更适合去某个经典的专修群。

我建立的共读群是鼓励大家多读佛经佛论,属于多闻的范畴,不是只看一本经的。

打卡的经典范围

总结下目前已有的打卡范围:

  • 《华严经》
  • 《阿含经》系列
  • 《瑜伽师地论》
  • 《法华经》

关注公众号的朋友或许知道,第一次组织经典共读的就是《华严经》,第二次是《四阿含》。因此,这两本经排在前两位。其他朋友愿意读其他经典,原则上我都是欢迎的,比如《瑜伽师地论》《法华经》。

原则上,佛教三藏里面的经典都是可以的,但是为了避免出现特殊情况,还是希望朋友们在打卡一本没出现过的经典的时候,先和我打个招呼。

当代人的各类佛教书,就没必要进来打卡了。更别说是抱有其他目的的情况了,比如想要来推广自己喜欢的某个“大师”、某个“道场”,那就更没有必要了。

我的宗旨是依法不依人,但是依法的前提是你要学法、懂法呀。如果只能依靠某人的解释,只信仰某人的解释,那我很难相信你的“依法”是能够独立于“人”的。

经典来源

限于国内严格的环境,我很难分享链接,我自己制作的各种链接也容易被屏蔽,就算是腾讯自己的平台,限制也很多。所以,我就只能提及名字,大家自己检索了。

阿含系列

建议从《增一阿含经》开始读,然后是《长阿含》《中阿含》,最后才是《杂阿含》。微信读书里面(需要会员)有恒强校注的版本,是我后来读的,还不错,也带有基本的解释。

CBETA

我个人主要使用 CBETA,不仅检索方便,还可以下载成电子书,导入到微信读书或其他读书APP中使用,是非常方便的。CBETA 还有一个大陆版:https://cbetaonline.cn/zh/

鼓励用AI

AI虽然还有各种问题,但是,让AI来做佛学测试,及格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如果我们还是初学,那么就可以大胆地用AI:把看不懂的内容复制到AI里,让它帮你解释;不懂的地方,还可以追问。

常见的佛经、常见的理论,可以说AI的回答不仅能够及格,甚至还可以达到70–85分(假设满分100)。

只要你保持开放的心态,就可以信AI;但是当别人说的和AI不一样的时候,那你就要有能力去判断哪个更正确。如果没有能力分辨,那就都先听听,不要着急判断。

加群方式

先关注公众号,然后输入“加群“。

阿弥陀佛。

愚千一

写于 September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