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美地自驾游:有惊无险,不要绝对相信Google Maps导航(附经验教训)

优胜美地自驾游:有惊无险,不要绝对相信Google Maps导航(附经验教训)

离开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考虑到夜间开车不安全,人也疲惫的情况下,我们在路途中间选择了一个酒店住宿。然后,就从优胜美地出发去酒店了。

习惯了Google Maps导航,很自然地在Google Maps里面设置了目的地,Google Maps显示了两条路,并推荐了其中的一条路,原因是,这条路更加经济。

示意图片如下(不是我们走的路径): 示意图片 习惯地选择接受,并开始启程了。开了大概1小时的时候,导航告诉我离开主路,走旁边的小路。小路虽然看上去一般,但好歹是双向两条车道的。

小路

又走了大概四几分钟,双向两车道就变成了双向单车道了。

单车道

上面的图片是我在Google Maps上的“街景”模式下截图。实际上,那天我是在晚上开车,只能通过车等看到外面的情况,再加上月光,接近满月,所以能够看到旁边的轮廓。

夜间盘山路

其中,不少路段都是这种盘山路,旁边是山沟。危险的地方来了,就在我们开在一段盘山路上的时候,对面来了2个车。

在这样狭窄的路上,如何会车呢?对面的车上下来了一个人,是个女白人司机,一边抽着电子烟,一边看看了路沿,发现另一边是山沟。根据靠右行驶的原则,我把车也靠右一些,就是靠近了山体的一侧。而她则需要靠近山沟的一侧。

因为是晚上,深不见底,看不到山沟有多深,总之还是很危险,很吓人的。

那位女司机表示她不敢从旁边开过去,让我倒车,倒车到一个宽阔一点的地方再会车。于是,我开始倒车了。倒车了大概几十米。我看到另一个人开着女司机的车慢慢开了过来,在我发现一个稍微宽阔的地方,把车靠右边停了停。那个车就顺利地过去了。过去的时候我发现,这是第二辆车的男司机,他帮助女司机把她的车开过去了。之后,他又走回去,把他自己的车开了过去。

我们又继续在这条路上开了30-40分钟,才算又回到了双向两车道的路上了。有惊无险,最终在晚上10点半到了酒店了。

经验教训

总结下经验教训吧。

在不熟悉的地方,关掉省油的经济模式

尤其是旅游途中,省油不是第一优先级,省油就可能会走到小路上去,哪怕是没有危险。但如果一旦出现了状况,在主路上比在小路上要容易求助得多。

如果是在熟悉的地方,比如家附近的地方,偶尔的时候,导航的确可以帮忙找到省油,省时间的小路。即使遇到状况,也比较容易找人帮忙。

所以,那天晚上到了酒店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Google Maps上的省油选项给关闭掉了。

遇到异常后,及时掉头走主路

在开上这条路之前,其实有2个地方,都是有点异常的。虽然我发现了,但是出于对Google Maps的信任,觉得小路可能只是几分钟而已,不会全程都是小路,最后都没有掉头,而是继续走了。

第一个异常,有一个路口,有一个明显的路标写了Road Closed(道路关闭)。但是又人手写了一个NOT(没关),同时,路障也被挪到了一边,没有真的障碍把车开过去。于是,我也就开了过去。下次在不熟悉的地方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应该早点掉头,回到主路上去。

Road Closed

第二个异常,这条路的前面一段还是双向双车道的,中间还有黄线。再往前开,才进入到双向单车道的路上。这个时候,也应该及时掉头,回到大路上去。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地方,又是晚上。

在小路上开了1个小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了,原来是山体滑坡,滑坡到了路面上,但是路面已经被压平了,倒是不影响开车通过了。这一段的危险程度,反而不如我们之前在盘山路会车危险了。

积极提交反馈

毫无疑问,Google Maps的数据也是有错误的,在双向单车道的很长一段路上,Google Maps上显示的是限速55 MPH(88.51 km/h)。实际上,能开30 MPH已经不错了,或许白天可以开到40 MPH。

回到酒店后,我就及时地提交了反馈,希望Google Maps能够早点纠正这个错误,不要再影响到下一辆车了。等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Google Maps上已经明确标记了这条路不通(就是有山体滑坡的地方),Google Maps也不会再让人走这条路了。或许,直到这条路被路政修缮以后吧。

滑坡路段1

滑坡路段2

上图中蓝框内的小路,就是我们经过的那条路了。截图留念下。

备注,我虽然用的是Google Maps,但是,这些经验教训应该也可以同理地应用在其他地图app上。

祝平安喜乐。

愚千一

写于 August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