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略解五蘊 | 七十五法和五蘊的對照
參考材料和前提條件
- 《俱舍論》
- 《成唯識論》
- 智敏上師《俱舍論頌疏講記》
- 林國良教授《成唯識論直解》
-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七十五法 https://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4%25B8%2583%25E5%258D%2581%25E4%25BA%2594%25E6%25B3%2595.html
- 《星雲大師全集》 俱舍宗要義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6847
為什麼先列參考?
之前的文章佛學中的理科和文科中有介紹為何要學習法相(俱舍、唯識),這裡列出參考材料,表明文章中的依據以上面的材料為主。尤其是涉及到宗派或論師之間不同觀點的取捨時,更是要參考原始經典才行。
七十五法是前提條件
這篇文章假設你已經瞭解了什麼是七十五法,以及七十五法都有哪些分類和心所下的子分類,並且應該瞭解下這七十五法具體的內容。如果你對此不太瞭解,那麼也可以先閱讀下我之前的文章 —— 《五位七十五法(基礎部分)》
最少的要求,也應該是在看到下面這張圖後,能夠理解其中的大部分內容。
五蘊
什麼是五蘊?很多學佛的朋友可能都能脫口而出,那即是色、受、想、行、識這個五個蘊,合起來說應該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五蘊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一般的解釋可能跟下面這個類似[1]:
- 色蘊:“色”是指物質,色蘊又具體包括地、水、火、風等四大物質因素。
- 受蘊:受蘊指的是感覺的主觀體驗,相當於現代心理學中的感受。
- 想蘊:想蘊描述了感覺器官,與外界物體互動後在意識中,形成的表象和思維過程。
- 行蘊:行蘊指的是意識的加工和反應活動,包括思考、情感和決策等過程。
- 識蘊:識蘊包括各種感覺器官的了別作用,用來辨認外界事物。
這個解釋只是一個大概的、泛泛的樣子,看過之後也不容易留下什麼深刻印象,更談不上在日常中如何實踐了。更何況,這種泛泛而談的解釋還有不準確,甚至不正確的情況(如上面的識蘊)。
所以,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理解五蘊,想要了解五蘊裡面更加準確的內容。學習七十五法,無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了。下面就用七十五法和五蘊進行對照學習。
七十五法和五蘊的對照
七十五法和五蘊的對照如下圖表。
如表所示:
- 五蘊中的色蘊,完全對照七十五法中的色法,包括裡面的全部內容:五根、五境和無表色。
- 五蘊中的受蘊,僅僅對應受心所,屬於心所法中的大地法。
- 五蘊中的想蘊,僅僅對應想心所,屬於心所法中的大地法。
- 五蘊中的行蘊,對應了心所中的其他心所,除去受心所和想心所之外的44個心所(大地法剩下的8個,大地善法10個,大煩惱地法6個,大不善地法2個,小煩惱地法10個,不定地法8個)。以及14個不相應行法。
- 五蘊中的識蘊,則對應七十五法中的心王,心法中的心王。圖中為了對照的方便,把識蘊的順序提前到了第二位。在學習和記憶這些佛法術語的時候,是需要記住它們的順序的。正常的順序裡面,識蘊在最後一個。
七十五法中的3個無為法,沒有對應的蘊,不屬於五蘊的範疇。
略解五蘊
通過對比一般性的解釋,以及和七十五法的對照進行分別的說明。
色蘊 = 色法(11個)
五蘊中的色蘊,完全對照七十五法中的色法,包括裡面的全部內容:五根、五境和無表色。
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 即是指有情的身體和器官。佛教經典上經常說的“內”,其實是包括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兩部分,而不僅僅是心理,這點和現代認知略不一樣。
五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 —— 即是五根的所緣境,五根所觀察或接觸的對象。以此來認識外境,包括其他有情和世界。
無表色 —— 無見無對的一種色法,無見是因為無法看見,無對是無法用其他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來感知到它的存在與否。具體一點的,可以再參考下律儀無表,非律儀無表,處中無表。
一般的解釋 —— 色蘊:“色”是指物質,色蘊又具體包括地、水、火、風等四大物質因素。
再和這個一般解釋對照下。“色”是指物質 —— 這個是準確的描述。 色蘊又具體包括地、水、火、風等四大物質因素 —— 這個也基本準確。
地、水、火、風是古印度對於一切物質特性的歸納。和道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有類似之處。以古代來說,限於技術水平,無法探究物質的本質(如當今物理學上的分類),也無法向普通老百姓宣講過於複雜的物理知識,因此,無論是古印度還是古中國,都是用老百姓日常有所感知的幾個典型作為代表,對於一切事物的性質進行歸納總結。古印度選擇的是地、水、火、風四大。道家選擇的是五行。
受蘊 = 受心所
一般的解釋 —— 受蘊:受蘊指的是感覺的主觀體驗,相當於現代心理學中的感受。
七十五法中的受心所:感受,有三受:分為苦、樂、不苦不樂(舍受)。也分為五種(五受):苦(身體上)、憂(心理上)、樂(身體上)、喜(心理上)和舍受。
這兩者解釋差不多。
想蘊 = 想心所
一般的解釋 —— 想蘊:想蘊描述了感覺器官,與外界物體互動後在意識中,形成的表象和思維過程。
七十五法中的想心所:套上名稱。給看到的東西、聽到的聲音、聞到的味道、嚐到的味道、觸感、想法一個名稱。如看到一個瓶子的形狀,大腦給它立即套個“瓶子”的名稱,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思維了(思心所的作用)。如這個瓶子好看不好看等(思心所的作用)。
後者把“思維”過程也算在“想”裡面了。這點顯然是不對,看對照圖可知,“思心所”是“行蘊”的一部分了。實際上的“想”要單純的多,只是給所觀察到的外境和意識上出現的念頭(想法、觀念),套上一個名稱而已。
行蘊 = 心所(44個)+ 不相應行(14個),一共58個
一般的解釋 —— 行蘊:行蘊指的是意識的加工和反應活動,包括思考、情感和決策等過程。
這個解釋是概括性的。如果要精確地知道其具體內容。那麼七十五法就給出了非常詳細的解釋了。分為兩個部分:44個心所法和14個不相應行法。
七十五法中的心所法一共有46個,去除了已經獨立出來的受、想,剩下44個全部都是行法。
這裡不再重複解釋這些心所法和不相應行法了,請參考之前的文章《五位七十五法(基礎部分)》。
識蘊 = 心法 = 心王
一般的解釋 —— 識蘊:識蘊包括各種感覺器官的了別作用,用來辨認外界事物。
這個解釋不準確。識也包括意識,而意識是用來辨識第六意識出現的念頭、觀念、想法的。意識不是外界事物。意識是內在的、心理層面的作用。
七十五法中的心法:在小乘(聲聞乘)裡面,以及俱舍論裡面,心、意、識三者經常可以通用、互通,因為它們的“體”都“心”。當然,嚴格的地方,也還是會區分使用的。當區別使用的時候,就是強調了它們某個特性的意思。
- 用“心”的時候,強調“集起”的功能,或心、意、識三者的綜合功能。
- 用“意”的時候,強調“思量”的功能,“思”就是思考的意思,“量”就是計量、測量、打量的意思。
- 用“識”的時候,強調“了別”的功能。了別的東西包括外在的五境(色聲香味觸),也包括內在的法塵(念頭,想法,觀念等)。
從聞到思
佛教中特別重視“聞思修”三慧,聞慧就是聽聞佛法,瞭解和知道。以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學佛者的“聞慧”都是不夠的,或者只是接受過單一來源的輸入,或者只是單一方面的輸入,少有人能夠了解整個佛教的概況,基本框架。
而思慧就是要深入思考,那就是在聽聞之後,要深入思考下一些背後的邏輯、隱藏的邏輯。這裡還必須是有效的思考。而有效思考的前提是提出有效的問題。
以上的佛學知識都只是“聞慧”,那麼像這種深入一點問題就屬於“思慧”了。
為什麼無為法不是蘊?
七十五法中的3個無為法,沒有對應的蘊,不屬於五蘊的範疇。因為“蘊”都是有為法。“蘊”本身的意思就是積集,聚集的意思,可以聚少成多。而無為法如虛空,是無相的,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不增不減),當然就無法用“聚積”來形容了。
《大毗婆沙論》中通過詳細地對比蘊和無為法的區別,說明了無為法不是蘊。這些對比其實都是有為法和無為法的對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為什麼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這個順序呢?
回答:它們是從粗到細逐個說的。《俱舍論頌疏講記》中舉了一個做飯的例子,原文如下:
色蘊如器,如世間器,飲食所依;色亦如是,受所依故。受類飲食, 如世間食,有損有益;受亦如是,樂受益人,苦受便損。想同助味,如世 鹽醋,助生食味;想亦如是,起怨想時,生苦受味,起親想時,生樂受味。 行似廚人,由行蘊中,有業煩惱,能感異熟;如世廚人,造得飲食。識喻 食者,受果報故。故隨器等,立蘊次第。
在例子中,是這樣比喻的:
- 色蘊 —— 廚房和廚具,沒有這些,就無法做飯了。
- 受蘊 —— 食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飯必須要有食材。
- 想蘊 —— 調料品,如鹽和醋。
- 行蘊 —— 大廚,把食材加工成飯菜。
- 識蘊 —— 食客,吃飯的人。
為什麼把受心所、想心所列為受蘊、想蘊?
為什麼在46個心所中單獨把受心所、想心所列為受蘊、想蘊?而其他的44個心所都歸納在行蘊中呢?
《俱舍論頌疏講記》中的原文解釋如下:
即由如是諸次第因,離行別立受想二蘊。謂受與想,於諸行 中,相粗,生染,類食同助,二界中強,故別立蘊。
大意是說,在所有的行蘊當中(心所和不相應行),受和想,它們是最粗的(色蘊已經單獨成立為色蘊了),而且,它們能夠引生汙染的心所,樂的就貪,苦的就嗔。在上面做飯的比喻中,一個是食材,一個調料品。如果沒有這兩個,那麼只有廚房和大廚,也無法做出飯菜來給食客吃了。而二界是指色界中受蘊強烈,無色界中想蘊強烈。
因此,受和想,它們兩個非常關鍵,因此把它們單獨成立為受蘊和想蘊。
總結
以上,就是略解五蘊,尤其是用七十五法和五蘊進行對照,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更全面、更精確地瞭解五蘊。
尤其是喜愛《心經》的朋友們,要先知五蘊,再去知空,才知道要空掉什麼。否則,就像是搞衛生,房屋裡面有什麼都不知道,如何可以打掃好衛生呢?如何可以保證無死角呢?
最後附上智敏上師在《講義》中的插圖:
以及《星雲大師全集》俱舍宗要義中的插圖:
祝願大家都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阿彌陀佛
引用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F11CFEA0553FV3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