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和七十五法:对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图解和对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和七十五法(总结篇),在文章里面,介绍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基本概念。并和俱舍七十五进行了对照。如果这两篇文章都看懂了的话,那么,百法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对照也就很简单了。因为对照的思路是相同的。仅有的区别,也只是俱舍七十五法和百法本身的区别而已了。
百法和七十五法对照五蕴
颂曰:「色摄十一全,受想各当一,七十三行蕴,八王识蕴收,无为无积聚,不向蕴门摄。」
五蕴 | 百法 | 七十五法 |
---|---|---|
色蕴 | 色法(五根、五尘和法处所摄色) | 色法(五根、五尘、无表色) |
受蕴 | 受心所(心所中的五遍行之一) | 受心所 (大地法之一) |
想蕴 | 想心所(心所中的五遍行之一) | 想心所 (大地法之一) |
行蕴 | 51个心所中除受、想心所(剩49个)和24个心不相应行法 | 46个心所中除受、想心所(剩44个)和14个心不相应行法 |
识蕴 | 八识(眼、耳、鼻、舌、身识, 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 心王 |
重要知识点:百法的6个无为法和七十五法中的3个无为法,不能和五蕴对应,原因是“蕴”本身是聚集的意思,只有有为法才能聚集,无为法不能聚集。
百法和七十五法对照十二处
颂曰:「根尘各五处,十色随自名,八王意处收,八十二皆法。」
十二处 | 百法 | 七十五法 |
---|---|---|
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 | 色法中的五根 | 色法中的五根 |
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 | 色法中的五尘 | 色法中的五尘 |
意处 | 八识(眼、耳、鼻、舌、身识, 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 心王 |
法处 | 法处所摄色、51个心所、24个心不相应行法、6个无为法 | 无表色、46个心所、14个心不相应行法 |
百法和七十五法对照十八界
颂曰:「根尘各五处,十色随自名,八王归七心,八十二皆法。」
十八界 | 百法 | 七十五法 |
---|---|---|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 | 色法中的五根 | 色法中的五根 |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 | 色法中的五尘 | 色法中的五尘 |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眼、耳、鼻、舌、身识 | 心王 |
意识界 | 意识 | 心王 |
意界 | 末那识、阿赖耶识 | 心王 |
法界 | 法处所摄色、51个心所、24个心不相应行法、6个无为法 | 无表色、46个心所、14个心不相应行法 |
阿弥陀佛。
愚千一
写于 February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