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请搜愚千一或直接输入ID: Yuqianyi1001。
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八识规矩颂》的白话文(转)

因为网址的访问不太稳定,所以copy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版权归原网址所有。

《八识规矩颂》略译浅释 原始网址:http://www.buddhism.org.hk/news/Article.aspx?id=2168

《八识规矩颂》略译浅释

石头同学会@香港佛学院 2016-11-26

《八识规矩颂》略译浅释

 伍栋英

《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法师的著作,对唯识学中的八识,提出扼要的说明。

全文有十二颂,每颂四句,每句七字,共四十八句。每三颂合成一组,每组十二句,共四组。每组前八句颂凡夫位,后四句颂圣贤位。四组分别说明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和第八识。

01、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02、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03、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04、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05、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06、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07、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08、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09、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10、性惟无覆五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11、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12、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以下尝试以散文形式把《八识规矩颂》转译成白话文,并略加诠释。

前五识

01、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02、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03、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性境现量通三性

白话:撇开第六识不谈,单就前五识来说,它们所接触的境是真实的境〔性境〕,而且那是一种纯粹而直接的接触〔现量〕,但实际上前五识常与第六识一起运作,而第六识可协同善心所、恶心所或无记性的心所一齐起作用,那么前五识亦有善、恶或无记这三种可能性〔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白话:眼识、耳识和身识这三个识〔眼耳身三〕,除了在三界九地的初地即五趣杂居地起作用外,还在三界九地中的二地即离生喜乐地起作用,但作用止于二地〔二地居〕,而鼻识和舌识只可在五趣杂居地活动,在离生喜乐地就不起作用了。

遍行别境善十一

白话:可与前五识一同生起的心所,有五个遍行心所〔遍行〕,即触、作意、受、想、思;有五个别境心所〔别境〕,即欲、胜解、念、定、慧;还有十一个善心所〔善十一〕,即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中二大八贪瞋痴

白话:在烦恼心所方面,可与前五识一同生起的,有两个中随烦恼心所〔中二〕,即无惭、无愧;有八个大随烦恼心所〔大八〕,即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还有三个根本烦恼心所,即贪、瞋、痴〔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

白话: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五识〕的生起,同样都需要依靠各自细微的色根〔同依净色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或相当于现代生理学的神经系统)。

九缘七八好相邻

白话:眼识生起了别作用,需具九个条件〔九缘〕,包括光明、空间、眼根、色境、作意、分别依即第六识、染净依即第七识、根本依即第八识、因缘依即自身种子;耳识生起了别作用,需具八个条件〔八〕,即略去光明;鼻识、舌识和身识生起作用,需具七个条件〔七〕,即略去光明和空间。不论九缘、八缘或七缘,每一组缘都是一同起作用的〔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白话:前五识的作用是观察尘世〔观尘世〕。要根和境相合才能起作用的,有鼻识、舌识和身识三者〔合三〕;要根和境分离才能起作用的,有眼识和耳识这两种识〔离二〕。

愚者难分识与根

白话:观察尘世,属心识作用而非色根作用,但要分别心识与色根,愚蠢的人是难以做得到的。

变相观空唯后得

白话:登入见道位,根本智生起,直证真如,此际有见分而无相分;后得智随之而起,见、相二分皆有,但不能亲证真如,只能变现空相而观想。

果中犹自不诠真

白话:前五识只能观察境相,即使在佛的果位中〔果中〕,仍不能证得真如〔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白话:待第八识初转为大圆镜智时〔圆明初发〕,前五识才能转为无漏的成所作智〔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白话:成作所智既能变现出千丈卢舍那身,为四加行菩萨说法,亦能变现出丈六化身,为二乘及凡夫说法,也能变现出种种化身,为不同众生说法〔三类分身〕,目的都是止息众生的生死轮回之苦〔息苦轮〕。

第六识

04、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05、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06、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三性三量通三境

白话:第六识既有善性、恶性或无记性这三种道德属性〔三性〕,亦有纯然直观、分析推理或错误认知这三种认识方式〔三量〕,而它所接触的境,也有真实的境、半据实质半由构想的境或纯粹构想的境〔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白话:不管轮回于欲界、色界或无色界之时〔三界轮时〕,第六识都是很容易被觉察的〔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白话:可与第六识一同生起的心所〔相应心所〕,有五个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十一个善心所、六个根本烦恼心所、二十个随烦恼心所和四个不定心所,一共五十一个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白话:虽然第六识可与五十一个心所相应,但实际上与哪些心所配合,要看临时个别情况而定,比如一念善,则与善心所相应,一念恶,则与烦恼心所相应。

性界受三恒转易

白话:第六识既可以属善性、恶性或无记性,亦可以处于欲界、色界或无色界,也可以感觉苦受、乐受或舍受〔性界受三〕,总是恒常变动不居的〔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白话:不论根本烦恼心所、大中小随烦恼心所或信等善心所〔根随信等〕,总会连同第六识而生起的〔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白话:身体动作和口中言说都受第六识尤其是思心所支配,即是说,动身发语以第六识的作用最为强大。

引满能招业力牵

白话:第六识不断造善恶业,在业力牵引下〔业力牵〕,既会招来决定一生生命形态和生存境况的引果,亦会影响有待仔细填充生活内容的满果〔引满能招〕。

发起初心欢喜地

白话:登入见道位,即初登十地中的欢喜地〔欢喜地〕,由第六识转成的下品妙观察智开始萌发〔发起初心〕。

俱生犹自现缠眠

白话:此时只断分别我执,未能断俱生我执。于入观位时,俱生我执虽暂伏不起,但出观位时,俱生我执依然再起。

远行地后纯无漏

白话:直至十地中的远行地之后〔远行地后〕,即到达第八地,第六识才转为中品妙观察智,到十地圆满,方成纯净无漏的上品妙观察智〔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白话:此时,上品妙观察智圆明观照大千世界。

第七识

07、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08、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09、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带质有覆通情本

白话:第七识的见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相分,并执此为我。其所缘境虽有本质,但于其上添加妄情构想〔通情本〕,故属带质境〔带质〕。又此识本身没有行善或作恶的抉择力,属无记性,但被贪、痴、见、慢四种根本烦恼覆盖,误把第八识的见分执为实我,障碍无漏智生起,故属有覆无记性〔有覆〕。

随缘执我量为非

白话:第七识只随因缘执取第八识的见分为实我〔随缘执我〕,而第八识的见分并非一、常的实体,故第七识的认识属于非量〔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

白话:可与第七识一同生起的心所,有八个大随烦恼心所〔八大〕、五个遍行心所〔遍行〕,以及别境心所中的慧心所〔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白话:第七识还与贪、痴、见、慢四种根本烦恼相应,形成我爱、我痴、我见、我慢。简言之,即我执。

恒审思量我相随

白话:第七识既恒常又审细,即不断执取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

有情日夜镇昏迷

白话:不论日夜,一切有情都恒常处于有我执的迷惑状态之中。

四惑八大相应起

白话:我爱、我痴、我见、我慢〔四惑〕以及八个大随烦恼〔八大〕常与第七识相应而起〔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白话:六转识的染净全受第七识影响,故称第七识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

白话:登入十地中的欢喜地,分别我执已断,第七识于此时转为下品的平等性智。

无功用行我恒摧

白话:无功用行指第八地,到达此地,俱生我执得以断除,第七识转为中品的平等性智。

如来现起他受用

白话:至十地圆满,到达佛位,第七识才转为上品的平等性智,此智可变现如来的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土。

十地菩萨所被机

白话:如来以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土,为地上菩萨示现及说法。

第八识

10、性惟无覆五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11、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12、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性惟无覆五遍行

白话:第八识属非善非恶的无记性,且不会障碍无漏智生起,故属无覆无记,它只与五个遍行心所一同生起。

界地随他业力生

白话:随着前六识不断生起和积聚善恶业力,第八识一生又一生流转于三界九地之中。

二乘不了因迷执

白话:二乘行者因为迷惑和执着,只知道有前六识,不了解还有第八识。

由此能兴论主诤

白话:由此引起大小乘论师的争论。

浩浩三藏不可穷

白话:第八识有如浩瀚汪洋〔浩浩〕,既能藏种子,亦为种子所藏之地,又被第七识执藏为自我〔三藏〕,不可穷尽〔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白话:第八识如深渊大海,诸境如风,风动则引起前七识翻起海浪。

受熏持种根身器

白话:第八识接受前七识熏习〔受熏〕,摄持种子〔持种〕,以及变现根身和器界〔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白话:于一期生命结束时,第八识最后离开身体,当另一期生命开始时,第八识又最先投入受精卵中〔去后来先〕。作为轮回主体及业力载体,第八识贯穿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

白话:至七地圆满,进入第八不动地之前〔不动地前〕,俱生我执断除,才舍去阿赖耶识即藏识之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白话:到了十地圆满,金刚道出现后〔金刚道后〕,一切习气断除,异熟识一名亦舍去〔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白话: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而无垢识亦同时生起。

普照十方尘刹中

白话:以此大圆镜智,普照十方无量世界。

写于 September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