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法為框架,系統性學習唯識 —— 百法、唯識學習大綱
開始寫《百法》系列後,很多人問我如何學習百法,如何學習唯識,如何推薦一本書?沒有簡單的回答,先寫一下這個大綱供參考吧。
第一個階段,知道是什麼 —— 《百法》
- 知道百法的結構。分別要知道百法裡面分幾個大類,心所裡面還有幾個小類,知道這些大類,小類,以及裡面包括了什麼法。
- 百法會背誦,至少是大部分。可以默寫出來,至少80分以上吧(滿分100),包括分類。
- 知道每一個法的定義是什麼,可以不用解釋,自己能夠解釋得出來,不會用自己的語言,就先背誦下來。心王、心所是關鍵。色法比較簡單,最後一個法處所攝色,以及心不相應行法,知道大概就行。無為法很重要。這樣下來,至少要60分(滿分100分)。
我的前三篇文章如下:
第一篇,百法介紹:百法原文,百法表格,百法大圖,以及可交互版。
第二篇,百法介紹:1-100法的直解,根據林國良教授的《百法直解》整理。
第二個階段,知道關係和對照 —— 《八識規矩頌》
- 百法如何對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 學習《八識規矩頌》,瞭解八識和心所如何相應。
- 第四類和前三類的關係,前四類(有為法)和無為法的關係。
- 知道哪些是假法,哪些是“實”法。
- 知道和能夠解釋“唯識所現”。
第三個階段,進階和關鍵(很多人會卡在這裡) —— 《成唯識論》
- 知道是什麼後,要知道為什麼。例如,為何如此分類。為何如此排序。為何如何關聯。例如,為何第七識只和部分心所相應,為何和其他心所不相應。
- 知道證果和八識的關係。知道每個識在證什麼果位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 初步學習《成唯識論》。(第一次看,建議跳過所有破斥其他宗派的觀點,包括外道和有部。)初步瞭解《唯識三十頌》,重點是“三能變”。
- 知道如何用唯識理論指導修行,瞭解“唯識五位”。
完成到這裡,可以達到或超過一些佛學院的唯識本科佛學水平了(至少在理論上)。
第四階段,加固和鞏固 —— 《成唯識論》
- 深入學習《成唯識論》,系統學習《成唯識論》。
- 查缺補漏。
- 在沒有提示,或少許提示的情況下,能夠用自己的話,講解前三個階段。
- 通讀或查閱《瑜伽師地論》。通讀就是快速讀一遍。查閱就是根據需要查閱部分。
完成到這裡,可以達到或超過一些佛學院的唯識碩士佛學水平了(至少在理論上)。
第五階段,靈活運用和知己知彼。
- 能夠用唯識理論解釋其他經論,例如《心經》《阿彌陀佛》等流行經典。
- 瞭解般若和唯識的“爭議”,分別的立論和依據是什麼。
- 瞭解(新)唯識和如來藏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阿彌陀佛。
愚千一
写于 February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