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南传也有菩萨道 |《南传菩萨道》阅读笔记 | 南北传菩萨道的简略对比
《南传菩萨道》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缅甸已故的Bhaddanta Vicittasārābhivaṁsa,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
大长老在1953年成了缅甸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三藏持者(Tipiṭakadhara)。他花了四年的时间通过了在缅甸最艰难的佛学考试。这项考试不单只要求应考者能流利地背诵三藏,更需要精通一切注疏与疏钞。在1985年,大长老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一万六千页佛教经典的能力被列入健力世大全里。(过后另有五位比丘通过了这项最艰难考试。目前在世的还有三位。)
备注:当时是1999年;这里的佛教经典只巴利藏,而非北传的经藏,北传的经藏数量过于庞大,暂未听闻过有人可以背诵北传的大藏经的。
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第六次经典结集召开前,他被委为三藏经典总编辑。在召开经典结集的两年期间内,他扮演了回答者的角色(即第一次结集时优婆离尊者与阿难陀尊者的角色)。其时发问者是已故的马哈希大长老(他扮演了大迦叶尊者的角色)。
经典结集结束之后,在当时缅甸首相乌努(U Nu)多次恳求之下,大长老从1956年至1969年期间,一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来编这套《大佛史》。这套《大佛史》一共有六集八册。第一集上下两册解释如何修习菩萨道,其主要资料来源是《佛种姓经》、《行藏》、《本生经》及它们的注疏,也有些部份是引用自其他经典及论着,例如《清净道论》。其余五集六册则解释佛法僧三宝:第二至第五集细述佛陀降生人间至证入般涅槃期间的事迹;第五集的最后一章解释法宝;而第六集上下两册则简述诸大弟子的事迹,包括比丘、比丘尼及在家男女居士。这套巨着为缅甸佛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普遍受到僧伽与在家众的欢迎与称颂。
(《南传菩萨道》)此书分为上下两册,译自英文版的《大佛史》(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的第一集上下两册讲解菩萨道的部份。
一九九三年二月九日,大长老在明昆山法流寺病逝,享年八十一岁。
南传也有菩萨道
这个标题可能会令很多人感觉惊讶,因为大多数人在听说南传佛教时,都说他们是小乘,声闻或二乘人,即修行解脱道,却少有人知道,南传也是有菩萨道的。
事实上,南传不仅有菩萨道,而且对于修行菩萨道也有详细的说明,次第,这对于即使是在南传佛教很兴盛的地区,有人想要发心成佛,也是值得鼓励和称赞,也有经典为依据,因此就成佛而言,依据南传经典也是可修可证的。
为何南传不是以菩萨道为主呢?
以阿含经为主的经典表明,以苦集灭道,十二缘起为核心理论的教法里面,其目的是断苦,灭苦,彻底地断除苦 —— 这便是涅槃。而且依据《阿含经》来说,只要达到了这灭苦的涅槃,在阿罗汉与佛来说,并无不同(这点北传唯识宗里面也是承认的),如佛的十号里面,有一个“应供”,旧译时就使用的是“阿罗汉”。阿罗汉与佛的不同之处,最大不同则在于,是否要听闻佛法才证涅槃,佛是自悟后而证涅槃的,而阿罗汉则需要听闻佛陀说法才能证涅槃了。正因为依据《阿含经》来说,佛陀的涅槃和阿罗汉的涅槃是相同的,因此以《阿含经》为主的教法里面没有提及太多如何成佛的事情。
虽然以北传佛教的角度来说,经常批评声闻乘行者是小乘,自了汉,但这是因为根据大乘经典而言的,对于只知道,或只信仰《阿含经》的人来说,知苦,断集,修道,灭苦这是一个完整的、自洽的修证体系的。再扩大来说,一切宗教和宗教之间,宗派和宗派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就是所取信的“经典”不同,或对其“诠释”不同。关于这点,以后有机会再展开来说。
南传对于菩萨认定标准极高
南传的菩萨必须被佛授记后,才能称之为菩萨,这类菩萨都是不会退转成凡夫的。而被授记必须满足八个条件,罗列如下:
- 是人
- 是男人
- 波罗蜜已经圆满至足以使他在那一生证得阿罗汉果。
- 遇到一尊活着的佛陀
- 是一位相信业力的隐士(kammavādi,佛教以外 的出家人)或是一位佛教的比丘。
- 具备四禅八定与五神通。
- 有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修波罗蜜的非凡精进力。
- 善欲足够强大至令他发愿成佛。
八个条件最值得注意的是“3. 有能力在那一生证得阿罗汉位”,但为了成佛而不取证。其次还要具备四禅八定与五神通,即除阿罗汉才有的漏尽通。
而北传的菩萨称谓则是非常普遍的,原则上,只要发心成佛就可以称之为菩萨了,甚至只要发心学佛,无论发心是否成佛,都可以称之为菩萨了。这是依据《法华经》里面的,没有三乘道,只有一佛乘来说的。《法华经》经文:“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所以有道场把所有的信众称之为菩萨,也就不足为奇了。再次,即使是在一般的道场,见到勤勤恳恳护持道场的老居士们,大多也称之为老菩萨。这既是如理如法的称呼,也是符合信众情理的称呼了。
菩萨的性别和人、非人
其次是南传中的「只有人」和「男人」这两点是和北传不同的;北传的菩萨不限制仅仅是人,非人也可以,如天龙八部都可以是菩萨,如果连非人都可以是菩萨,更何况是女性了,所以北传的女性菩萨,而很多流传的菩萨形象也有很多是女性菩萨,如送子观音像等。
菩萨的分类或级别
南传菩萨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 慧者菩萨,即慧根,慧力或慧心所比较强大。
- 信者菩萨,即信根,信力或信心所比较强大,也表明其慧和信相比不够强大。
- 精进者菩萨,和以上两者相比,慧和信都不够强大,但很精进。
三者菩萨修行成佛的时间分别是:
- 慧者菩萨 —— 四阿僧只与十万大劫
- 信者菩萨 —— 八阿僧只与十万大劫
- 精进者菩萨 —— 十六阿僧只与十万大劫
《南传菩萨道》中甚至说,辟支佛需要经历两阿僧只与十万大劫才能成就,而希望成就像目犍连和舍利佛两位大尊者这样的“上首弟子”,则需要一阿僧只与十万大劫,其次的“大弟子”们则需要十万大劫。
北传的菩萨分类则更加精细,说法也多,这里只采用最被流传的五十二阶位之说,其可以分为5大类,和最后的等觉和妙觉。其五大类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十地。
而修行时间则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或百阿僧祇劫之说,如果以三大阿僧祇劫之说,可以分成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地之前为第一阿僧祇劫,第二阶段是从初地到八地,第三阶段是八地到成佛。
无论是南传还是北传,成佛的时间都需要极其久远了。当然,这里说的成佛是指报身佛,或化身佛,而不是名字佛,理体佛或法身佛。
波罗蜜
一个阿僧祇劫就是无比久远的时间,何况多个。所以无论是三个,四个,八个,十六个还是一百个,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菩萨们都是修行波罗蜜,累积波罗蜜,这点总体的原则是一样的。
《南传菩萨道》列举了所需要修行的十种波罗蜜,分别是: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耐、真实、决意、慈、舍。
其中的布施、持戒、智慧、精进、忍耐和北传的六波罗密中的五种是类似的,北传的菩萨道需要六种波罗蜜,即除了前面五种,再加上禅定。而北传也有十波罗蜜的说法,即从般若中再开出四种波罗蜜,方便,愿,力和智。简单的对应关系可以参考下表:
菩萨名字
鉴于以上的高标准(被授记,不退转)来说,弥勒菩萨是南传唯一承认的菩萨了。除此之外,就不再承认有其他菩萨了,即使是有发心修行菩萨道的人,但是因为还没有达到被授记的程度,所以不会承认他的菩萨身份。
而北传佛教的菩萨们数量则非常多,最常见的菩萨们有: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准提菩萨等。这些菩萨们都是大菩萨,即菩萨摩诃萨,按照上面的52阶位来说,也都是等觉菩萨的级别了。
当然,这里没有包括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菩萨名字了,或其他佛成佛之前的菩萨名字了,只要是共同认可的佛,那么他们之前的菩萨身份也是大多被认可的。
闻思修
《南传菩萨道》中也把智慧波罗蜜分成三种, “分别是:一、闻所成慧(sutamaya paññā);二、思所成慧(cintāmaya paññā);三、修所成慧(bhāvanāmaya paññā)。
一、闻所成慧:
(i)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廿二根、十二因缘、由四念处等所组成的三十七菩提分,以及善恶等各种法的排式。
(ii)无可责备、有助于为众生带来快乐与福利的世间知识。如此菩萨培育了闻所成慧而成为智者,成就自己,也为他人建立智慧。
二、思所成慧:
菩萨通过深入地省察五蕴等究竟法,以培育思所成慧。
三、修所成慧:
在体验到禅那、观智或道果时所获得智慧是修所成慧。即是前九个观智,譬如观察有为法无常、苦、无我的思惟智。”
备注:南传佛教把智慧(或观智)分成十六个层次,分别是:
- ‘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na)是首先要作的工作,用来破世人的“一个”,“一体”的邪见。
- ‘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是帮助我们观照名、色法个别的生起因缘。
- ‘三相思惟智’(Sammasanañāna)是断除我们对五蕴的执着。
- ‘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ñāna)是观照名、色法的生灭。
- ‘坏随观智’(Bhangañāna)是觉知名、色法的坏灭。
- ‘怖畏现起智’(Bhanyañāna)是生起对诸行法的怖畏。
- ‘过患随观智’(Ādinavañāna)是观照色法的过患与危厄。
- ‘厌离随观智’(Nibbidāñāna)是对诸行法的厌离。
- ‘欲解脱智’(Muñcitukamyatāñāna)是欲解脱出离于一切行。
- ‘审察随观智’(Patisankhāñāna)是审察前面的六智,它也是三相思惟智。
- ‘行舍智’(Sankhārupekkāñāna)是舍离诸行的智。
- ‘随顺智’(Anulomañāna)是随顺于前面的八智及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行道而得其道果。
- ‘种姓智’(Gotrabhūcittā)是超越凡夫种姓的智。
- ‘四道智’(Magga cittā)是走向四位圣人的道智。
- ‘四果智’(Phala cittā)是产生四位圣人的果智。
- ‘余漏智’(Paccavekkhaņañāna)是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用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
这里是的前九个,即是截止到“欲解脱智”了,后面又说最多可以达到“行舍智”(第11个观智)的一部分,再继续修观智,就无法成佛,而只能成阿罗汉了,所以菩萨会在修行到“行舍智”的一部分,就不会继续修观智了。
而闻思部分,南传北传几乎是一样的解释了,内容也几乎都是一样的。北传的闻所成慧也可以用五明来总结,即是内明(佛学)、医方明(医学)、工巧明(技艺)、声明(音乐)、因明(逻辑学)。五明也可以总结为两类:佛学和世间学问,学习世间学问的目的,也不外乎是广结善缘了(累积福德),为圆满波罗蜜提供前提条件了。
菩萨和佛在智慧上的差别
前面已经提到了南传菩萨最多可以修证到第11个观智 —— 即行舍智的一部分。直到要成佛的那一世,才会继续修证第11个观智,直到第16个观智,即成佛了。从上述的列表可以看到,这中间还有5个观智的区别。
北传的菩萨有52阶位,但第52阶位为妙觉,即是佛了。所有菩萨位的最高位是第51位,称之为等觉菩萨。再查佛典,等觉菩萨和佛已经没什么区别了,和佛的觉悟是平等的,所以称之为等觉。也可以说,其差别太微细太微细了。有时也会解释说还有一份微细无明未断,所以还未成佛,还是菩萨了。
俗谛和究竟谛
书中这样介绍俗谛和究竟谛:
“俗谛:俗谛是符合一般上人们给予事物的名称。一般人们是根据形状来为东西命名。他们称这种形状的东西为「人」,那种形状的东西为「牛」,另一种形状的东西为「马」。
究竟谛:在究竟上存在的真实法是为究竟谛。譬如,当人们说:「识知各种事物的是心」,那认知之法本身即是究竟谛,因为在究竟上它是存在的。当人们说:「由于热和冷等相对的现象而变化的东西即是色」,那变化之法本身即是究竟谛,因为在究竟上它们是存在的。如此,心所及涅槃也是究竟谛,因为在究竟上它们是存在的。
究竟谛有两种:一、自性谛;二、圣谛。所有四种究竟法即,心、心所、色法及涅槃组成了自性谛(sabhāva-sacca),因为在究竟上它们是真实的。
在世间的事里,有属于自性谛的身体快乐和心的愉悦两者。若某人接触到可喜的目标,由于触觉他会感到快乐。无人能够否认说:「不,那不是真的」,或是说:「接触可喜的目标是不可喜的。」无人能这么说是因为那人所接触的是真正的可喜触所缘。”
圣谛:即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了。
北传佛法里面也用二谛来诠释全体佛法,不过在究竟谛(北传通常称之为胜义谛)上,南北的诠释是不同的。北传一句三个体系,分别有自己的胜义谛。如般若中观把空观当做胜义谛,而唯识则把圆成实性作为胜义谛,如来藏则把如来藏当做胜义谛。这只是最简单的二谛分类了,再复杂一点,则会把二谛也分成多个层次,如四重二谛说。其中最初级的,和南传类似,或把空性作为胜义,而最高级的二谛,则是超越一切语言文字、经验体会,而变成不可思,不可议,不可说了。
“信与慧平衡,精进与定的平衡”
书中说「过多的信导致太过热忱;过多的慧导致狡滑;过多的精进导致烦躁散乱;过多的定导致心昏沉;但是绝不会有过多的念。」
北传也说关于定和慧平衡的说法,如《顿悟入道要门论》“定多慧少,增长无明;慧多定少,增加邪见”,以及信和慧的平衡,《大般涅槃经》卷36:「若人信心无有智慧,是人则能增长无明;若有智慧无有信心,是人则能增长邪见。」和《大毘婆沙论》卷6:「无信之慧增长谄曲。无慧之信增长愚痴」,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关于念的部分,当然是指「正念」了,而非「邪念」,正念当然不会过多,只会因为不常常串习而导致「失念」了,或者是「智慧」不够产生了无解,结果变成了「邪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