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嘗試對比中觀、唯識和如來藏
意見收集中,歡迎批評、指正和補充
背景
中觀和唯識是印度佛教的兩大支柱,也是大乘佛法的兩大體系。然而當今學界所認為的三大體系之三的如來藏體系,並沒有在印度開宗立派,卻在傳入中國後成為主流。
這個原因促使我非常有興趣去了解下如來藏體系的思想,但鑑於我的學習過程以般若為先,唯識其次,如來藏的經典瞭解最少,因此想要全面對比是比較困難的,但又時常聽到幾個體系之間一些核心問題的討論,於是打算先簡單梳理一下,以後有需要可以隨時修正和補充。
對比
比較項 | 中觀 | 唯識 | 如來藏 |
---|---|---|---|
別稱 | 空宗、般若 | 有宗 | 性宗、法性宗 |
主要經典 | 《心經》《金剛經》《大品般若》《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等般若系經典 | 《解深密經》《楞伽經》等 | 《如來藏經》《華嚴經》《楞嚴經》等 |
主要論典 | 《中論》《大智度論》等 | 《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唯識三十頌》《八識規矩頌》《百法明門論》等 | 《起信論》等 |
先驅 | 龍樹(約150-250)等 | 彌勒,無著(約4世紀),世親(約4世紀末)等 | 馬鳴(約2世紀)等 |
核心思想 | 緣起性空(因緣有自性空) | 萬法唯識、轉識成智 | 真常唯心、真空妙有 |
核心方法 | 證悟般若,以般若行六度萬法 | 斷煩惱障,斷所知障 | 悟明真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
了義[1] | 是,有經論依據 | 是,有經論依據 | 是,有經論依據 |
真如 | 畢竟空,如,寂靜 | 真如只是理體,並不作用 | 真如就是真心(有作用) |
輪迴的主體 | 未明說?? | 第八識阿賴耶識 | 如來藏和虛妄和合而生的阿賴耶識 |
緣起 | 世俗諦:業感緣起,勝義諦:無生,如 | 賴耶緣起 | 如來藏緣起,法界緣起 |
所有眾生都能成佛嗎? | 是,勝義諦中眾生和佛無二無別 | 聲聞緣覺無三種姓不能成佛 | 是,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 |
眾生狀態 | 世俗諦:有眾生有佛,勝義諦:無生,無眾生也無佛 | 分五種姓:聲聞、緣覺、如來、不定、無 | 本來是佛,但有真妄之分 |
成佛 | 依世俗諦而有成佛,勝義諦無眾生無佛 | 強調報身佛 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 |
?? |
三身 | 強調法身,認為報身是因緣法依舊會入滅 | 強調報身,報身(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不會入滅,因為助緣永不會斷 | 真心常住,是法是報?? |
最常見誤解 | 什麼都沒有的惡取空、頑空 | 陷入名相無法自拔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 容易和外道的神我一如,梵我一如混淆 |
標註??了的部分代表了還需要進一步考證。歡迎讀者大德們可以補充和指正。
說明
關於“了義”
大乘經典按照學界可分為中觀、唯識和如來藏兩大體系,中觀和唯識在古印度時即是宗派有清晰的傳承,而如來藏則被漢傳發揚廣大,因為其包容並蓄的特點和漢傳文化一脈相承。
三大體系又分別判立自宗為了義的,分別都有經典的依據,如中觀依《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唯識依《解深密經》,如來藏依《華嚴經》等。
總結
中觀
中觀的特點是對空性的強調,以及對於空性的分析是最透徹的,發展到後來甚至有十八空或二十空之說。或許是因為對空的強調,導致了最常見的誤解 —— 便是認為:一切皆空,什麼都沒有的惡取空和頑空了。為了避免學人產生這個誤解,所以也有很多對治惡取空的教言:寧執我見如須彌山,不執空見如芥子許。意思是,如果不能正確理解空性的話,不如先相信有,一切都有來得安全了。
其次因為中觀強調空性,勝義諦,因此對於世俗諦中的輪迴主題和過程並未有清晰的說明。如果對勝義諦有正確的理解,即是對無生有正確的理解,即是無生的話,那“生”的主體是什麼似乎就不是重要的問題了。
對於空性的正確理解一定是空有不二的中道,這才是中觀名字裡面的“中”的含義。可以參考前文《理解空、有(空性)是打開大乘佛學的金鎖匙》。
唯識
唯識的特點之一,恰恰可以避免學習中觀時容易產生的誤解 —— 惡取空,並且對於輪迴的主體和過程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詮釋,從業感緣起發展成為了賴耶緣起,而且將成佛的過程解刨得非常清晰明瞭。
特點之二,唯識學有最精湛的邏輯體系,包括清晰的名相定義和其之間的相互作用,包含關係。尤其是對於“執著”(我執、法執)和“煩惱”的部分,即可用來說明凡夫的心理狀態,又可用來明確證果的清晰邊界。這點可以彌補很多“簡約派”理論的不足。例如禪宗的“開悟”,想要去一探究竟就非常困難,因為眾說紛紜,但如果從“煩惱”和“我執法執”的角度,就比較容易找出一個脈絡。可以參考前文《聊聊開悟的常見誤解以及開悟的層次》。
以佛有三身的角度來說,空宗是極其強調和重視法身的,而唯識宗則是非常注重報身的,法身相當於唯識裡面的真如。
但好像唯識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唯識裡面將一切眾生分成了五個種姓:聲聞、緣覺、如來、不定、無。有能證聲聞果的聲聞緣覺種姓,還有能證如來果的如來種姓,其次則是可證聲聞也可證如來的不定種姓,其次還有無性種姓,即無論如何都無法成道證果。這點明顯和《法華經》《華嚴經》上所說的“人人都能成佛”的道理相違背,而“人人都能成佛”顯然更加符合“眾生平等”的宗旨,這或許是唯識學不能大興的原因之一吧。
如來藏
按照很多人的說法,漢傳佛教的正統思想是以如來藏思想為主的,其次才是中觀,最後是唯識。這個說法至少有兩點背景:
- 如來藏系統裡面不僅強調“人人都能成佛”,而且強調“人人本來是佛”,法身和報身通通具足,只是因為“妄想分別”而被迷惑,無法妙用。
- 強調”有”,不僅是個普通的“有”,而是最為究竟的佛果的“有”,即“法身和報身”。從這個角度出發,很難掉入“惡取空”的誤解當中,因為一開始就強調“有”,而且最終還是“有”,需要“空”掉的只是“妄想分別”。
- 接引外道的方便 —— 無論外道是一神論還是多神論,都是以“神”為背景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一個類同的概念最容易接引外道,先接引,後再以佛教的詮釋去度化外道。
聖嚴法師說如來藏
鑑於我目前的學習限於中觀和唯識,如來藏的學習是最少的。在看過《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一書後收穫頗多,不僅幫助我完成了本篇文章的大部分,也終於理解了為何漢傳佛教是以如來藏思想為主的。
這裡引用一下聖嚴法師在《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一書中的精彩考釋和評論作為最後的總結:
“以此可知,如來藏思想,是最能「開引計我諸外道」的,於是使得佛法能在各種異文化圈的土壤內,播種、萌芽、生根、茁壯,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由於都會追溯源頭的無常、無我,故又不會落於常見、斷見,這也正是大乘佛教提揚的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的「同事攝」,先以己來同於彼,然後引使彼來接受己。……”
“因此,為了解決如來藏是有我或是無我的問題,不妨採用層次化的教判方式,來給與一一釐定:(一)基礎佛法是素樸的《阿含經》所說四聖諦、八聖道,是主張無常、苦、無我、空的,並以常、樂、我、淨四法為四顛倒。(二)初期大乘佛教出現了《般若經》及《中論》,出現了《解深密經》及《唯識》的一系列論書,主張無自性、自性空、三性三無性,乃是由基礎佛法的緣起無常觀的積極開展而來。(三)後期大乘佛教更出現了真常、真我、真心、真性,即是佛性如來藏的真如觀及法界觀,是以無我的空性為基調,亦是以空義的佛性及無我的如來藏為出發,為了「開引」諸派執我的外道,令使認同佛法、歸向佛法的無我,故說有真常的真我、不真空的佛性如來藏。”
“其實,唯有空性,才是真常不變易的,佛性如來藏,只是空性的異名、假名,乃是為了適應、順應、投合執我外道之所好而設立的。”
“……由此可知,中觀見及唯識見的思想,為什麼在漢文化社會中,只被少數人當做學問來研究討論,而未能成為被廣大社會運用在生活信仰及實際修行中的原因了。相反地,如來藏思想的華嚴哲學、天台思想,在與禪宗及淨土信仰結合之後,便形成了漢傳佛教普及信仰的主流。今後的世界佛教,應該是要具整合性、適應性、包容性、消融性的,能夠擔任並扮演好這份使命及角色的,相信還得要靠如來藏思想。”
殊途同歸
分層 | 中觀 | 唯識 | 如來藏 |
---|---|---|---|
第一層 | 因緣有,自性空 | 唯識無境(外境是無,內識是有) | 佛性是有,只因虛妄分別而不現 |
第二層 | 空有不二 | 我空,法空的真如,但不離識的作用 | 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 |
第三層 | 言亡絕慮 | 勝義勝義諦 | 不可思,不可議 |
第四層 | - | - | - |
四重二諦有多個版本[1],如三論宗和唯識宗,這裡的表格只是簡化後的版本。
補充說明
大乘三大體系都是殊途同歸,殊途在於各自的切入點不同,中觀(空宗)重視空性,唯識重視名相,如來藏(法性)重視佛性。所以在第一層上最容易看公幹異,也是爭論最多的點,爭論的點在於第一層上談空談有都是和普通人經驗上有關聯的,而進入到第二層時,則開始融合,此時的空和有不再對立,而是融合的,這一層的空有則超越了普通人的經驗,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而到了第三層時,融合得更加徹底,甚至可以說是超越語言表達能力,超越邏輯思維能力的,一切的言說都無法徹底表達,一切的言說都變成了“方便法”,《圓覺經》上說“修多羅教,如標月指”。這是需要去證悟的。所以在第四層,必定都是超越文字的,這裡用 “-” 代替了。
三者必定先同歸菩薩道,後同歸佛道。瞭解和證悟其一即可成為等地菩薩,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前幾地的等地菩薩依舊會有所知障,還不是佛位,還不能正遍知一切修行方法,而菩薩道再入佛道則必須修行一切法門,繼續斷除所知障,修行道種智,滅塵沙惑,《六祖壇經》說“法門無量誓願學”。只要我們承認三大體系都是大乘佛法,那麼必定不存在否定或貶低任何一者而能單獨成佛的情況。這一點也正是漢傳佛教中的圓融思想目的所在。
佛法本是一味的[3],只是根據不同眾生的背景而設立的不同的法門,思想也只是同類法門的理論總結。所以如果有能力理解三大體系,則是再好不過的了。如果暫時不能,也沒有關係,依據自己所相應的法門繼續努力就好,但不可隨意排斥和貶低其他思想,這種強烈的排斥和貶低的心理必定會障礙所修行的任何法門,導致一事無成。最穩妥的態度是,能理解的儘量理解,不能理解的先放一邊,先把一門通達通透之後再來了解其他的,到時候必定會有不同的收穫了。
餓肚子的比喻
如果把佛法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比喻成“餓肚子”的話,那麼中觀、唯識和如來藏就大約可以比作米飯、麵條和麵包吧,如果有人說麵條和麵包本質都是麥子啊,那就把麵包換成土豆或紅薯。無論哪種,都是可以解決“餓肚子”的問題的,又無論是哪種,都可以做成是世界級的美食。無論精通哪一種,都可以成為世界級的大廚。而對於還“餓肚子”的我們凡夫來說,顯然還是先吃點東西,無論是哪一種,先填飽肚子,再來解決“溫飽”問題吧。
參考
[1]
三論宗的四重二諦: 引自《試評吉藏的二諦論》,劉嘉誠,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99855.htm
唯識宗的四重二諦: 引自李元祥的《中國佛教史30 淨土唸佛 四重二諦 末法時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1cYFLs2p8
[2]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文殊師利,我所說法皆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
《法華經》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
最後
祝所有人都能早日解悟,證悟,早證菩提,時時做主,自由自在。
愚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