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阿含經》和《優婆塞戒經》中的財富分配法 | 佛經中的理財觀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爲工作奔波,爲生活忙碌,很少有時間停下來思考我們對財富的管理和使用。然而,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即使在幾千年前,佛教經典中就已經包含了關於理財的智慧。這些古老的經典,不僅僅是關於人生修行的指南,它們還提供了一些關於如何智慧地管理和使用我們的財富的建議。下面,讓我們一起輕鬆地瞭解下《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和《優婆塞戒經》中的理財觀吧,看看這些古老的智慧是否還適用於現代人呢?這中間可是間隔了2500多年呢,而且還是古印度時期的理財指南了。這些理財指南真的還適用於現代人嗎?

先來看看經典原文,分別出自《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和《優婆塞戒經》:

《雜阿含經》卷48:「“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 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 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 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 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 造屋舍牀臥,六種資生具, 方便修衆具,安樂以存世, 如是善修業,黠慧以求財, 財寶隨順生,如衆流歸海。」(CBETA 2023.Q4, T02, no. 99, p. 353a28-b8)

《中阿含經》卷33:「初當學技術,於後求財物, 後求財物已,分別作四分。 一分作飲食,一分作田業, 一分舉藏置,急時赴所須, 耕作商人給,一分出息利, 第五爲取婦,第六作屋宅。」(CBETA 2023.Q4, T01, no. 26, p. 642a2-7)

《優婆塞戒經》卷3:「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養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博,留餘一分藏積擬用。」(CBETA 2023.Q4, T24, no. 1488, p. 1048c21-24)

對於《中阿含經》的部分,我找到了近代大虛大師對《中阿含經》卷33的解讀。

《太虛大師全書》《第二編 五乘共學》卷2:「『初當學技術,於後求財物。後求財物已,分別作六分:一分作飲食;一分作田業;一分舉藏置,急時赴所須,拚作商人給;一分出利息;第五爲取婦;第六作屋宅。家若具六事,不增快得樂、彼必饒錢財,如海中水流。彼如是求財,猶如蜂採華;長夜求錢財,自當受快樂。

(備註:大虛大師這裏有把佛經中原文的“四分”修正爲“六分”,這樣前後更加一致了。佛經在抄寫和流傳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錯別字,或者因爲紙張脫落而導致抄寫錯誤等。)

凡人必有一種技術,技術須先學習,否則不學無術,無以謀生,不能爲社會生產,故云初當學技術。但既能生產,尤須善於支配,明瞭消費之法。此頌中將所有財產分爲六分:一分作日常生活所需;一分作田業者,即購置不動產,所謂有恆產然後有恆心;一分儲蓄以備急需;一分作農工商之活動資本以生利息;一分取婦以成立家道;第六分作屋宅者,長阿含經中謂起塔廟作功德慈善事業,興隆三寶。前五立業成家,令現世優裕;第六增長福德善根,使來世富貴,此亦善生之義也。」(CBETA 2023.Q4, TX03, no. 2, p. 000)

根據以上的經典和解讀,我們不妨再簡單總結一下《中阿含經》的內容。

  • 每個人都得學一門手藝,不學點東西就啥也不會,也就謀不了生,對社會也沒啥貢獻,所以說,學技術是第一步。
  • 學會了技術,能掙錢了,接下來就得懂得怎麼用這些錢。
  • 這裏建議把你的錢分成六份:
    1. 一份用來日常開銷。
    2. 一份購買田地。在古代都是農業社會,因此田地是最最重要的資產了。現代也可以買地,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可以理解成投資房地產,算是固定資產,這點非常符合華人的傳統心裏。
    3. 一份存起來應急,就是儲蓄了。
    4. 一份投資金融業,讓錢生錢。在古代的時候,類似錢莊,可以把錢借出去,掙取利息錢。現代社會里面,只有銀行才能放貸款了,私人借債反而風險較大。所以這條就理解成是金融投資吧。股票、基金、期權、國債等等都算。
    5. 一份用來娶老婆,成家立業。尤其是現代社會,可以看成是準備彩禮了。
    6. 最後一份用來建造或購買自住房。前面是當作房地產投資,就是投資房了,而這裏是指自住房了。

而在《雜阿含經》卷48中,也是類似的意思,不過分得沒有《中阿含經》的細緻,不是分成六分,而是分成四分:

  1. 一份用來日常開銷、自住房。
  2. 兩份用來作經營、投資等。
  3. 最後一份用來儲蓄,應急之用。

《優婆塞戒經》卷3中,雖然也是分成四分,但是強調了其中一份不僅是自己的日常開銷,還包括自己家庭的日常開銷(這點其實不用說,大家也不會有疑問的),其次還包括了供養父母和眷屬。供養父母也容易理解,供養眷屬就稍微複雜一點了。意思是,當你有財力照顧家族、眷屬的時候,你也應該照顧下他們。

結合現代社會而言,社會結構,社會保障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再變化也離不開父母和兒女、家庭和社會。而理財的觀念也是如此。先應該學習謀生之道,一技之長,然後累積財富,攢錢成家立業,最後經營和投資。對於父母而言,現代社會保障下,很多父母都有退休金,養老金了。如果這些不夠用,那子女們理應孝養父母。如果夠用,也就無需經濟上的支援了(但是人情世故的禮節還是需要的)。甚至也有反過來的情況,有獨身子女,爺爺奶奶外婆外公都健在的,退休金都很高,還能分給獨生子女的。這實在是很令打工人羨慕了。

其次金融體系上的變化也很大,如可以貸款買房,然後用幾十年的時間來還貸款。屬於先消費的理念了。無形中將房貸提前,變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按照前面的六分來說,相當於把第六份提前了很多。再剩下的部分,依然可以參考佛經的理財分配方法了。再次來說,這裏的一份也不是嚴格的1/4或1/6,而是大概就行了。比如說,現代人的房貸的比重都很高,那麼房貸可能就是30-40%了,剩下的三份平均就只有15%了。

在這個滾滾紅塵的現代社會里,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追逐着各種目標和夢想。但在這場疾風驟雨的追逐中,我們是否有時忘記了停下來,發現那些古老智慧的低語?佛經中的理財觀,雖然來自遙遠的過去,卻像一盞明燈,給我們現代人的理財觀,提供一些光明。理財不僅僅是財務遊戲,更是一種現代生活的必修課。它教會我們如何平衡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何在物質追求與精神滿足之間找到那個“剛剛好”的點。所以,下次當你在忙於計算收支、規劃未來時,不妨也抽空沉浸在佛經的智慧中,讓那些古老而深刻的智慧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一絲清涼和平衡。

写于 March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