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佛学四个体系和它们的“陷阱”
佛学四个体系
在上一篇文章《学佛卡壳了怎么办?试试这个方法 | 按照体系学习佛法,就不会再卡壳了(超级推荐)| 略说佛学四大体系的异同》https://mp.weixin.qq.com/s/3phGhhEbBsb743CdgnUktA ,里面提到了四大体系和它们的差异。可用下面这张图帮助记忆。
总结起来说,即前面三个体系(基础佛学,般若/中观,唯识)都有相对简单的定义,清晰的逻辑;而最后的如来藏体系,相对来说,如来藏的概念非常复杂,同时具备三个角度,且缺一不可,又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比喻,经常给学佛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所以,有句话在上篇文章中没有明确明说,这里再补充下,如果你觉得学佛很久了,但是依旧有困惑,无法彻底理解佛法,那你大概率是受如来藏思想影响比较大,可以试试先学习纯正的基础佛法,或纯正的般若,或纯正的新唯识。这样之后,或许会有突破。
佛学四大体系和它们的“陷阱”
先给出这里对“陷阱”的定义,并不是说某个体系不好,而是说,如果对这个体系的思想有误解的话,就容易掉入“陷阱”当中了。所以这里的“陷阱”其实是误解的意思,但是,我觉得用“误解”这个词不足以形容其严重程度,因此,我用了“陷阱”这个词。
重申,佛法本身都是好的,只是因为我们学佛的人水平有限,有时讲法的人的水平也是有限的,最终就容易造成一系列的严重的误解,所以,我在这里把它们叫做“陷阱”了。
基础佛法没有“陷阱”
基础佛法理论的核心是:缘起法、四圣谛、十二因缘。而这里没有“陷阱”,虽然也会被误解,但是不严重,所以我不把它当作陷阱。
那常见的误解是什么呢?那就是认为佛教是悲观主义,消极主义,认为一切皆苦,是对生命的负面看法,有逃避的感觉。
这个误解是大众对佛教最常见的误解之一,虽然也不容易消除,但是只要认真学习下佛法,就不难纠正了 —— 佛法上说的“苦”,虽然也包括“痛苦”,“受苦”的意思,但更多的是“不稳定”,“不安定”的意思。前一个“苦”是身体或心理上的苦,后一个“苦”则更像是哲学上的表述了。
所以,基础佛法的目标就是“断苦”,苦因为无明引起,无明引发了贪、嗔、痴,及各种烦恼。如果能够消除“无明”,变成“明”,明白,明了,那么这种“苦”就会逐渐减轻,乃至消除 —— 最终进入一种无任何“苦”的状态 —— 涅槃寂静(人当然还活着,但是心理上再没有苦的感受了)。
缘起法又是最重要的核心,用缘起法来解释生命的流转时,就是十二因缘。用缘起法来解释外在的世界,就是因缘和合了(否则没有像前者一样有专有名词)。把对生命的解释和对世界的解释,汇合起来就是缘起法了(也叫因缘法)。
般若系有一个“大陷阱” —— 恶取空(或叫顽空)
般若系理论的核心理论就一个 —— 缘起性空,或再进一步,叫做“无生”,后面当然还可以再引申,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去了解下四重二谛说。这里重点说下这个“大陷阱” —— 恶取空。
般若系的正解,就是缘起性空,因缘有自性空。因缘有,就是因缘和合而有,有的意思是产生和存在。自性空的意思是,没有一个东西,会有绝对独立的、恒常不变、固定不变的自性(自体)。
缘起和性空,实际上是同一个真理的两个角度表达,一个是从因缘的角度说,是因缘所生,另一个角度是从自性的角度说的,无自性。
再进一步说,一切因缘所生的法,都是假法,都是虚法,幻有 —— 不是真实存在。一定一定要记住,实有的定义是:常、一。所以说,没有一个“实法”是存在的,这就是“无生” —— 无任何实有的法被生出来,或存在。
对于性空(和空性是一个内涵)的一个常见误解就是 —— 恶取空(或叫顽空) —— 即不承认实有,也不承认假有,认为任何一切都是没有的 —— 没有善恶,没有因果,没有佛菩萨,没有众生,一切都没有,是一种绝对的虚无主义,消极主义。
一旦这样误解“空性”后,就是佛学上的“恶取空” —— 以恶意取住“空”相,并执“空”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种执空的思想非常严重,会导致恶劣的后果 —— 例如,有人认为没有善恶,于是就放纵自己,放任自己。对于普通人,就是放弃自己了,变成了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对于有权有势者,那危害就更大了 —— 甚至可以危害社会,乃至全人类。
所以佛教有说,“宁执有如须弥山,不执空如芥子许”。意思是,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空性,不如就认为有,哪怕是,一切都是实有 —— 虽然,这不符合般若思想的意思,但是也比执空要好无数倍。
佛教又说,执有 —— 还有希望可以转念,而执空 —— 就没有办法再转念了,不可救了,因为任何说法,他都会认为是没有意义的,不再听任何劝说了 —— 这也是顽空名词的由来了。
补充:以上说的“不可救”是方便说,意思是,极难转变,但是并没有说,绝无转变的可能。
唯识体系也没有陷阱
唯识体系,也叫唯识学,有一个最常见的误解是 —— 唯识难学,实际上,唯识难学是因为古代文盲率超过99%了,不认识字的人,都是绝大多数的,这样的背景说下,说难学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了。
而现代社会,很多国家的文盲率都非常低,甚至有非常高的比例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即高中及以上文化)。再以这样的背景来说唯识难学,就是人云亦云了,实际上,唯识不比高中的数理化难。
所以,唯识体系是没什么陷阱的。重复下,误解肯定也是有的,但是相对来说,都不到“陷阱”的地步了。
如来藏体系中有非常多的“陷阱”
前面三个,只有般若学有一个大陷阱 —— 恶取空,这个陷阱真的很大,一旦掉进去,极难改变,后果严重,所以是大陷阱。而基础佛学,唯识都是没有什么陷阱的,误解是有,但都不太严重。
相比而言,如来藏学的陷阱非常多。不过,虽然多,但每一个都不如“恶取空”那么大。也许,是祖师大德们的慈悲,为了大家不陷入“恶取空”这样的“大陷进”,所以才大谈特谈“如来藏”,虽然有陷进,但都是还可救的。
陷进1:本来是佛
对这句话的误解是:原来是佛,但是后来又堕落了,于是变成了凡夫。然后再进一步说,那修行是不是没用?最后成佛了又会堕落,还要再修。或者说,大家原来已经成佛了,后来又堕落了,于是又重新开始修行了。
这些是非常严重的误解,乃至连佛教常识都没有 —— 如果成佛后,还会堕落,还会再变成凡夫 —— 那修行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骗局,没有之一。
实际上,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佛。而成佛后,是不会再堕落的。
另外也可以参考《圆觉经》中的解释,我之前专门写过这个误解 —— 【被误解的佛教之 —— 本来是佛 | 正确解读的通用原则和通用方法 | 浅析《圆觉经》中的“本来成佛】 https://mp.weixin.qq.com/s/DEntY9gHvjSg6pfsMRfSsA
总结上文来说,就是《圆觉经》有“本来是佛”这句,但是它的意思是,这是胜义谛的表达,而非世俗谛的表达。而很多人都是把“胜义谛”和“世俗谛”搞混了,才产生了无数的误解。如果可以正确理解“胜义谛”和“世俗谛”,那么,99%以上的佛理都可以理解了。
陷阱2:本自清净(自性清净)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也是要从胜义谛上去理解的,胜义谛上,一切都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意思。而为了讨喜“喜欢清净”的人,把胜义谛描述成“本自清净”,是从“清净”的角度去描述它。
当然,根据俱舍对“净法”的定义也是包括道谛和无为法的。这是多一个用“净”来描述的理由。
这句话容易产生的误解是什么呢? —— 那就是误以为会 —— 从净生染。误解为,在世俗谛上,我们也是清净的,一切都是清净的,但是因为无明,因为妄想,然后才产生了染污,产生了烦恼,以及贪瞋痴。
而如果在世俗谛里面也是“清净无染”的东西,却可以产生“染污” —— 那修行又有何用呢?和前面一个陷进一样,会对修行产生怀疑,从而无法坚定修行的信心和决心。
陷阱3:常乐我净
常、乐、我、净 —— 对它正确的、简单的理解,还是从胜义谛的角度去理解,事实上,这个常乐我净也多是用于形容涅槃(胜义谛)所具备的四个特点,而非是说世俗谛的事情,世俗谛上的众生了。
认为世俗谛上的众生或一切外在的事物也是常、乐、我、净,就是误解了。如果有了这样的误解,就不会积极地修行了。如果本来就是佛,而且本自清净,常乐我净的,那干嘛还要修行呢? 修行就是多余的了。
总结
以上分别说明了:
- 基础佛法,没有陷阱。
- 般若系统,有一个大陷阱 —— 恶取空。
- (新)唯识系统,没有陷阱。
- 如来藏系统,有很多陷阱。
可能有人会来提醒说(或反驳),胜义谛和世俗谛,也是不二的,因此用形容胜义谛的词语来说世俗谛,从法理上来说,其实也是正确的。当然也是可以这样说的。
但是从学习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要从小学开始起学的,然后才是初中,高中,大学这样。虽然有极少数的天才可以在少年时期就上大学(如大学的少年班),但是这些人依旧是具备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完备知识,通过了考试,才能进入大学学习的。
相同的道理,学习佛法也应该有个顺序:
- 先学习什么是世俗谛。
- 再学习什么是胜义谛。
- 最后再学习世俗谛和胜义谛是不二的。
这样的学习顺序就可以保证不产生误解了,不容易掉入陷阱了。就好比说,初中不毕业,学习成绩不达标,是上不了高中的。如果这个时候,可以不让他接触高中的知识,那怎么会产生误解呢?
但是学佛不是这样,大家每天可以接触到的佛学是不成体系的,也少有谈体系的,都是一个角度,一个观点。这样就容易产生误解了,乃至掉进陷阱里面了。
所以,如果我们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应该回到基础,回到顺序,按照顺序学习。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远离陷进 ——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阿弥陀佛。
愚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