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以结构化的五个层次解读《心经》
(图片来源:继程法师 chernart.com)
版本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最常见的版本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版本,全文仅260字,文字优美,朗朗上口,也是最被唱诵和最流行的版本了。除此之外,还有鸠摩罗什大师的版本,藏文心经的版本,和诸多英文的版本,都可以当做扩展材料,交叉学习和对比。为了简述的方便,后文还以玄奘大师的版本开展本文写作,但是这里介绍的结构化、分层化的方法则是通用的,既可以用于学习其他版本的心经,也可以用来学习其他经典。
第一层:阅读全文。
即能够全文阅读心经,遇到不认识的字需要查询读音,尤其是咒语梵语的部分。现代有很多的佛经都是包括拼音,这对于不熟悉的经典,不熟悉的咒语、梵语的阅读非常有帮助。
第二层:依文解意
即依据文字本身的意思进行理解 —— 这往往是经典第一层意思,但即使是依文解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经典里面往往蕴含了古印度的文化背景,古印度的哲学背景,翻译时的背景以及翻译者的取舍,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阅读。继续以心经举例,对于心经的字面解释如下:
括号()里面的文字是为了使解释更为通顺,或更为容易理解。
原文 | 字面意思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到彼岸的大智慧的重心 |
观自在菩萨 | 观世音菩萨 |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 在实践和体验这种大智慧的时候 |
照见五蕴皆空 | 观察到(组成一切人事物)的五种合集都是空性的 |
度一切苦厄 | 即可治愈一切痛苦 |
舍利子 | (便对舍利弗说:)舍利弗啊 |
色不异空 | (组成万物的)色法并不和空性不同 |
空不异色 | 空性也不是和色法不同 |
色即是空 | 色法就是空性 |
空即是色 | 空性就是色法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组成精神层面的其他四种集合的)受,想,行,识,也是这样啊 |
舍利子 | 舍利弗啊 |
是诸法空相 | 万事万物的空相 |
不生不灭 | 是不会被生出来的,也不会被灭掉的 |
不垢不净 | 是不会被污染的,也不会被清净的 |
不增不减 | 不会被增加,也不会被减少 |
是故空中无色 | 所以说,空相中不会有(真实的)色法 |
无受、想、行、识 | 也没有(真实的)受,想,行,识 |
无眼、耳、鼻、舌、身、意 | 没有(真实的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也可以说没有真实的六识:眼识、耳识等意识) |
无色、声、香、味、触、法 | 没有(真实的被六根所认识的六尘:)色法,声音,(闻的)气味,(吃的)味道、(身体)上的触感和意识中的念头(、观念和想法) |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也没有眼识和色法组成的(真实的)界限,也没有耳根和声音组成的(真实的)界限,以此类推,也没有意识和念头(、观念和想法)所组成的(真实的)界限 |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 没有(十二因缘中第一位的)“无明”,也不需要除尽“无明” |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也没有(十二因缘法的中间十个: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也没有十二因缘中最后一个的)“老病死”,也不需要除尽“老病死” |
无苦集灭道 | 没有四圣谛的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
无智亦无得 | 没有一个(真实的)智慧,也没有一个(真实的)“得到”(或“得道”) |
以无所得故 | 这都是因为没有一个(真实的)“得到” |
菩提萨埵 | 立志于觉悟大众的有情们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 根据这样可以到达彼岸的大智慧(即空性) |
心无挂碍 | 内心里面就不会再挂碍(、担心、担忧)任何人事物了 |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 因为内心再也不会挂碍(、担心、担忧)的缘故,就不会再害怕任何事情了 |
远离颠倒梦想 | 这样也可以丢弃一切错误的观点(、认知) |
究竟涅槃 | 最终会获得最圆满,最彻底的“大涅槃” |
三世诸佛 | 过去世的,现在世的,未来世的佛陀们 |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 就是根据这样可以到达彼岸的大智慧(即空性、空相) |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而成就无上的正等正觉的佛道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 所以这种可以到达彼岸的大智慧 |
是大神咒 | 是最有力量的道理 |
是大明咒 | 是最光明的道理 |
是无上咒 | 是最上最上,没有更上的道理 |
是无等等咒 | 是没有之一 的道理,(也没有可以与之相等的其他道理) |
能除一切苦 | 可以消除一切的痛苦 |
真实不虚 | 这是真实的,不虚假的道理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 所以,(知道了)这种可以到达彼岸的大智慧的道理后 |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 (就)去吧,去吧,大家一起去吧 |
波罗僧揭谛 | 大家一起到彼岸去 |
菩提萨婆诃 | 这样才是觉悟的大道啊 |
对于了解过心经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原文其实可以包含很多意思,不同的讲解会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意思,但是当在直译的时候,其实就有选择取舍的过程,需要在一个词的众多意思中,选择其中的一个,用来连贯全文,或表达译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对比多人的翻译和讲解,就更容易交叉参考,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原文的意思了。
第三层:扩充和深入 —— 解脱道
对于刚接触心经的人来说,可能已经发现,这里有许多的基础佛学词汇,例如:
- 五蕴:色法、受法、想法、行法、识法。
- 色法:指一切物质,包括身体。
- 受法:一切感受。常见的三种分类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 想法:一切精神上的认知和观念。
- 识法:主要是指意识上的分别,思考和决策能力。
- 行法:一切已做的行为(包括外在的身体活动和内在的心理活动),或等于佛学上的造业,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善行,恶行,不善不恶行(或善业,恶业和不善不恶业),不善不恶也叫“无记”。
-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 可以简单理解为六种感觉机制,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上的触觉(如皮肤等)和意识。
-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以上六根表示器官本身,物质层面的,那这里的识就是表示它们的分辨能力,如眼睛,可以分辨是否看见东西,看见了什么东西。耳朵可以分辨是否有声音,是什么声音等。鼻子可以分辨是否有气味,是什么气味。舌头可以分辨是否有味道,有什么味道。身体可以分辨是否有触觉,是软还是硬。意识可以分辨是否有念头,是什么念头。
-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 即六种感觉机制所认识的对象,眼睛所认识的对象即物质,耳朵所认识的对象即声音,鼻子所认识的对象即气味,舌头所认识的对象即味道,身体所认识的对象即身体的触感,意识所认识的对象即念头,观念和想法。
- 六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或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 眼界和眼识界:即眼睛和其分辨能力的作用范围。
- 耳界和耳识界:即耳朵和其分辨能力的作用范围。
- 其他的以此类推,这里略过。
以上这些属于佛学里面对于有情众生认识自身和世界的方式,佛学以有情为根本,以人为本,所以都是从人和人的六种感觉器官,以及它们的分辨能力的角度而分类的。对于这类知识属于非常“基础”的佛学,如果对此没有了解的话,就很难了解为何这里要说“无”,要说没有这些了。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对此具体阐述了,建议对这些概念不熟悉的朋友们,可以自行查阅的佛学词典,我个人常用的佛学词典是一行佛学词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其他佛学词典也可以,只是这个词典比较方便,汇总了各类佛学词典(如丁福保词典和最新的佛光山词典)。
其他的佛学概念还有:
-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
- 十二因缘是非常核心的基础佛法,这里主要揭示了生命是如何在轮转的。即常见的三世两重因果,或唯识学里面的二世一重因果。
- 十二因缘有相生的关系,众生即是按照顺序所生,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而修学的关键即打破这个循环,打破的关键又在于其中的“爱,取,有”,因为有偏爱喜爱,所以就想要获取更多以满足自己的偏爱喜爱,因为想要获取就不断想要增加储蓄(即有),最终导致了下一次的“生”,有生就有死,于是生命轮转不已。想要打破这个循环,即要从“爱”下手,不再偏爱,不再执爱,就不会有后续的“取、有、生”,直到“老病死”也不再有了,从此就解脱而能够入涅槃了。
- 四圣谛:苦集灭道,即苦谛、集谛、灭道和道谛
核心的佛法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声闻乘(主要是南传上座部,或俗称的小乘),解脱道;另一类是菩萨乘,菩萨道(即北传,包括汉传和藏传)。而声闻乘的佛法核心即是四圣谛和十二因缘,这是佛陀为了度化喜欢修学声闻乘(南传)的众生而讲的佛法,依据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理论修行(八正道),即可获得阿罗汉果,入涅槃了。
从解脱道的字面意思就不难看出,解脱道对于世界和人的核心定位是 —— 苦,一切皆苦,即苦谛,因为苦所以才要断除,才需要远离;而想要断除就必须知道苦的原因 —— 集谛,只有知道原因才能进行对治,应病与药,而这里的药就是 —— 道谛,修行的道路,按照最简略的方式来说是 —— 戒定慧,稍微开展一点就有了 —— 八正道,再做开展则有三十七道品了。最终通过刻苦的修行可以获得了解脱道的最高果位 —— 阿罗汉 —— 即灭谛。(这里先略过缘觉或独觉)
总结一下,第三层即是要去了解基础佛学上的名词,以及解脱道的核心了,因为这是菩萨道的基础和前提。不了解这些“有”的部分,自然就不容易看懂“没有”的部分了。
第四层:解脱道和菩萨道 —— 会通义理
能够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而入涅槃是一件非常困难,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但对于其他还在烦恼和痛苦中的有情众生来说,就无法分享到阿罗汉的成果了,一旦阿罗汉入涅槃了以后,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好像“离开”我们了一样。入涅槃后的阿罗汉们在生命上不会再和我们有任何交集了。所以又好像“彻底离开”我们普通人了,而我们普通人又不得不继续在烦恼和痛苦中轮回不已。
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在开示了声闻的解脱道之后,继续开示了菩萨的菩提道 —— 既要完成自我的解脱(自度),也要帮助一切有情众生,令他们也都能解脱(度他)。除了自己随时能入涅槃以外,还要让所有的一切有情都获得这种涅槃的能力。因此菩萨们,就必须继续待在这个世界不断地分享自己所学的佛法了,直至所有的一切众生都能够解脱。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痛苦”,要怎能才能继续待在这个世界而不入涅槃,而不寻求解脱呢?
这就是般若(空性)的用武之地和宝贵之处了,因为就世界的实质来说,世界是空性的,从真实的相貌来说,就是空相的。而空性里面没有实质的五蕴(色受想行识)—— 即没有真实的万事万物,所谓真实必须符合两个定义才算真实 —— “常”和“一”,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不变化,“一”是指始终保持单一的、一体化的样子,不可分割,不可拆分。
古人想要理解这个不可拆分的确很困难,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有一些“基本粒子”,可以组成万事万物。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基本粒子”的认知在不断地缩小,也可以说是在不断地拆分,才能发现更微细的“粒子”;从分子到原子,再到原子核,以及最新的各种理论,无一不是在更细,更小的道理上不断探索和前进的。
很显然,符合以上“常”和“一”定义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此才说万事万物的实质是空,从自性和特性的角度来说,即是空性,从外在相貌的角度来说,即是空相。(更详细的逻辑推理可以参考前文《理解空、有(空性)是打开大乘佛学的金钥匙》https://mp.weixin.qq.com/s/ssQNk0gTppehzDgpzaQb6g )
理解了空性之后,再来理解其他概念就容易许多了,有势如破竹之感。比如“无苦”,例如生病是苦,而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个真实的疾病在侵害一个真实的我,自然也就没有一个真实的苦受了,记得上面关于真实的定义,这个三者都空的理论也叫 —— 三轮体空。所以就可以说是“无苦”,因为一切苦都离不开它们产生的条件——因缘和合,“受”和“我”也是如此。既然没有真实的“苦”,自然也就无需真实的“灭”了,因为被灭的东西不是真实存在,也就灭无所灭,没有真实的灭了。
有了这样的观念以后,心里面就不会有任何的挂碍 —— 因为一切的人事物都是一种因缘和合的展示。虽然在现象上来说,我们还会看到和经历一些好的事情,坏的事情,但是在本质上来说,这些都是虚假的(相对真实来说)。一切的得与失,也都是暂时的。因此我们不会再在心里挂碍什么了,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没有什么好忧虑的。
就好比大人看小孩子一样,无论是小时候学步时的步履蹒跚,摇摇晃晃,看似危险,但却可以处变不惊,一切自在掌握之中。又好像是小孩子们过家家一样,又哭又笑,又打又闹,但大人们总是从容自若,应对自如。在孩子们玩耍时,大人们在提供必要的保护之后,就放任他们自己玩耍了。除此之外,大人们也要尽责任去教育他们,让小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格和心理素质健全的大人。 行菩萨道的人也是如此,在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之后(自度),还要帮助他人也解决他们的问题(度他)。最终菩萨和大家一起,都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这样就是觉悟的菩提大道了。
第五层:方便法 —— 不舍弃任何一个学生
佛陀真的是一位很可爱、很慈悲的老师,在教学上也是非常兼顾所有人,除了学霸之外还有很多普通学生。对于学霸们来说,听到佛陀讲解的般若空性之后,就能够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度),并知道如何去做了(度人)。
而对于普通学生的我们来说,尤其是对于般若空性还无法彻底了解,全然相信的人来说,佛陀也会广开方便之门,让大家背诵心经最后一句咒语的方式进行 —— 通过经常背诵咒语,不断背诵咒语 —— 只要继续仰仗佛陀的智慧,只要保持对佛陀本人的信服,再上坚持不懈背诵,最终也能够彻底了解,完全信服般若空性的。
最终无论是学霸还是普通学生,都能够走上这条菩提大道了。
总结
除了介绍个人对心经的解读之外,还想要提供的是一种解读佛教经典的通用方法 —— 这里对心经的解读是非常简略的,但这个模式却是可以通用的:
- 第一步:即能够全文读诵原文,有条件时,应该多读诵几遍,甚至背诵原文。读诵本身也是一种方法,尤其是心无旁骛,全身投入时,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禅修了。
- 第二步:依文解意 —— 以最直接,最了当的方式了解经典的字面意思。
- 第三步:扩展和深入 —— 对于原文中的生疏词汇都需要去查阅一下专业词典,而对于经文的背景,也需要有所了解;例如经文是对谁而说,他是什么背景等等。
- 第四步:会通义理 —— 这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了,也是最为核心的一步,也就是了解经典的核心是什么。
前面的两步看似简单,有时也不容易,对于短篇的《心经》来说,不算很难,但是对于篇幅稍长的《金刚经》《大品般若经》等来说,所花的时间就需要更多,难度也就更大了。再到一些大部头的经典,如100卷的《大智度论》,100卷的《瑜伽师地论》等,还有多于100卷的诸多经典,读诵一遍都变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过,内容繁多的经典,往往理解了文字本身,对于其义理也就基本了解了,因为其内容本身就已经包括足够的说明了。反而是简单的经典,需要扩充很多基础和背景才能有所了解。
除此之外,对于常见的、流行的经典,在网络上、书本上已经有很多大德的讲解了,无论是古代的,近代的还是现代的,都可以找得到很多。这些讲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了。
最后祝大家都能 ——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谢谢阅读。
愚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