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请搜愚千一或直接输入ID: Yuqianyi1001。
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以結構化的五個層次解讀《心經》

(圖片來源:繼程法師 chernart.com)

版本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最常見的版本是玄奘大師翻譯的版本,全文僅260字,文字優美,朗朗上口,也是最被唱誦和最流行的版本了。除此之外,還有鳩摩羅什大師的版本,藏文心經的版本,和諸多英文的版本,都可以當做擴展材料,交叉學習和對比。為了簡述的方便,後文還以玄奘大師的版本開展本文寫作,但是這裡介紹的結構化、分層化的方法則是通用的,既可以用於學習其他版本的心經,也可以用來學習其他經典。

第一層:閱讀全文。

即能夠全文閱讀心經,遇到不認識的字需要查詢讀音,尤其是咒語梵語的部分。現代有很多的佛經都是包括拚音,這對於不熟悉的經典,不熟悉的咒語、梵語的閱讀非常有幫助。

第二層:依文解意

即依據文字本身的意思進行理解 —— 這往往是經典第一層意思,但即使是依文解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經典裡面往往蘊含了古印度的文化背景,古印度的哲學背景,翻譯時的背景以及翻譯者的取捨,這些都會影響到最終的閱讀。繼續以心經舉例,對於心經的字面解釋如下:

​括號()裡面的文字是為了使解釋更為通順,或更為容易理解。

原文 字面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到彼岸的大智慧的重心
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在實踐和體驗這種大智慧的時候
照見五蘊皆空 觀察到(組成一切人事物)的五種合集都是空性的
度一切苦厄 即可治癒一切痛苦
舍利子 (便對舍利弗說:)舍利弗啊
色不異空 (組成萬物的)色法並不和空性不同
空不異色 空性也不是和色法不同
色即是空 色法就是空性
空即是色 空性就是色法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組成精神層面的其他四種集合的)受,想,行,識,也是這樣啊
舍利子 舍利弗啊
是諸法空相 萬事萬物的空相
不生不滅 是不會被生出來的,也不會被滅掉的
不垢不淨 是不會被汙染的,也不會被清淨的
不增不減 不會被增加,也不會被減少
是故空中無色 所以說,空相中不會有(真實的)色法
無受、想、行、識 也沒有(真實的)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沒有(真實的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也可以說沒有真實的六識:眼識、耳識等意識)
無色、聲、香、味、觸、法 沒有(真實的被六根所認識的六塵:)色法,聲音,(聞的)氣味,(吃的)味道、(身體)上的觸感和意識中的念頭(、觀念和想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也沒有眼識和色法組成的(真實的)界限,也沒有耳根和聲音組成的(真實的)界限,以此類推,也沒有意識和念頭(、觀念和想法)所組成的(真實的)界限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沒有(十二因緣中第一位的)“無明”,也不需要除盡“無明”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也沒有(十二因緣法的中間十個: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也沒有十二因緣中最後一個的)“老病死”,也不需要除盡“老病死”
無苦集滅道 沒有四聖諦的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
無智亦無得 沒有一個(真實的)智慧,也沒有一個(真實的)“得到”(或“得道”)
以無所得故 這都是因為沒有一個(真實的)“得到”
菩提薩埵 立志於覺悟大眾的有情們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根據這樣可以到達彼岸的大智慧(即空性)
心無掛礙 內心裡面就不會再掛礙(、擔心、擔憂)任何人事物了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因為內心再也不會掛礙(、擔心、擔憂)的緣故,就不會再害怕任何事情了
遠離顛倒夢想 這樣也可以丟棄一切錯誤的觀點(、認知)
究竟涅槃 最終會獲得最圓滿,最徹底的“大涅槃”
三世諸佛 過過身的,現在世的,未來世的佛陀們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就是根據這樣可以到達彼岸的大智慧(即空性、空相)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而成就無上的正等正覺的佛道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這種可以到達彼岸的大智慧
是大神咒 是最有力量的道理
是大明咒 是最光明的道理
是無上咒 是最上最上,沒有更上的道理
是無等等咒 是沒有之一 的道理,(也沒有可以與之相等的其他道理)
能除一切苦 可以消除一切的痛苦
真實不虛 這是真實的,不虛假的道理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所以,(知道了)這種可以到達彼岸的大智慧的道理後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就)去吧,去吧,大家一起去吧
波羅僧揭諦 大家一起到彼岸去
菩提薩婆訶 這樣才是覺悟的大道啊

對於瞭解過心經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原文其實可以包含很多意思,不同的講解會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角度也會有不同的意思,但是當在直譯的時候,其實就有選擇取捨的過程,需要在一個詞的眾多意思中,選擇其中的一個,用來連貫全文,或表達譯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如果對比多人的翻譯和講解,就更容易交叉參考,可以更加全面地瞭解原文的意思了。

第三層:擴充和深入 —— 解脫道

對於剛接觸心經的人來說,可能已經發現,這裡有許多的基礎佛學詞彙,例如:

  • 五蘊:色法、受法、想法、行法、識法。
    • 色法:指一切物質,包括身體。
    • 受法:一切感受。常見的三種分類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 想法:一切精神上的認知和觀念。
    • 識法:主要是指意識上的分別,思考和決策能力。
    • 行法:一切已做的行為(包括外在的身體活動和內在的心理活動),或等於佛學上的造業,根據性質可以分為善行,惡行,不善不惡行(或善業,惡業和不善不惡業),不善不惡也叫“無記”。
  •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 可以簡單理解為六種感覺機制,即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上的觸覺(如皮膚等)和意識。
  •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以上六根表示器官本身,物質層面的,那這裡的識就是表示它們的分辨能力,如眼睛,可以分辨是否看見東西,看見了什麼東西。耳朵可以分辨是否有聲音,是什麼聲音等。鼻子可以分辨是否有氣味,是什麼氣味。舌頭可以分辨是否有味道,有什麼味道。身體可以分辨是否有觸覺,是軟還是硬。意識可以分辨是否有念頭,是什麼念頭。
  •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 即六種感覺機制所認識的對象,眼睛所認識的對象即物質,耳朵所認識的對象即聲音,鼻子所認識的對象即氣味,舌頭所認識的對象即味道,身體所認識的對象即身體的觸感,意識所認識的對象即念頭,觀念和想法。
  • 六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或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 眼界和眼識界:即眼睛和其分辨能力的作用範圍。
    • 耳界和耳識界:即耳朵和其分辨能力的作用範圍。
    • 其他的以此類推,這裡略過。

以上這些屬於佛學裡面對於有情眾生認識自身和世界的方式,佛學以有情為根本,以人為本,所以都是從人和人的六種感覺器官,以及它們的分辨能力的角度而分類的。對於這類知識屬於非常“基礎”的佛學,如果對此沒有了解的話,就很難了解為何這裡要說“無”,要說沒有這些了。限於篇幅,這裡不再對此具體闡述了,建議對這些概念不熟悉的朋友們,可以自行查閱的佛學詞典,我個人常用的佛學詞典是一行佛學詞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其他佛學詞典也可以,只是這個詞典比較方便,彙總了各類佛學詞典(如丁福保詞典和最新的佛光山詞典)。

其他的佛學概念還有:

  •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
    • 十二因緣是非常核心的基礎佛法,這裡主要揭示了生命是如何在輪轉的。即常見的三世兩重因果,或唯識學裡面的二世一重​因果。
    • 十二因緣有相生的關係,眾生即是按照順序所生,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而修學的關鍵即打破這個循環,打破的關鍵又在於其中的“愛,取,有”,因為有偏愛喜愛,所以就想要獲取更多以滿足自己的偏愛喜愛,因為想要獲取就不斷想要增加儲蓄(即有),最終導致了下一次的“生”,有生就有死,於是生命輪轉不已。想要打破這個循環,即要從“愛”下手,不再偏愛,不再執愛,就不會有後續的“取、有、生”,直到“老病死”也不再有了,從此就解脫而能夠入涅槃了。
  • 四聖諦:苦集滅道,即苦諦、集諦、滅道和道諦

核心的佛法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聲聞乘(主要是南傳上座部,或俗稱的小乘),解脫道;另一類是菩薩乘,菩薩道(即北傳,包括漢傳和藏傳)。而聲聞乘的佛法核心即是四聖諦和十二因緣,這是佛陀為了度化喜歡修學聲聞乘(南傳)的眾生而講的佛法,依據四聖諦和十二因緣的理論修行(八正道),即可獲得阿羅漢果,入涅槃了。

從解脫道的字面意思就不難看出,解脫道對於世界和人的核心定位是 —— 苦,一切皆苦,即苦諦,因為苦所以才要斷除,才需要遠離;而想要斷除就必須知道苦的原因 —— 集諦,只有知道原因才能進行對治,應病與藥,而這裡的藥就是 —— 道諦,修行的道路,按照最簡略的方式來說是 —— 戒定慧,稍微開展一點就有了 —— 八正道,再做開展則有三十七道品了。最終通過刻苦的修行可以獲得瞭解脫道的最高果位 —— 阿羅漢 —— 即滅諦。(這裡先略過緣覺或獨覺)

總結一下,第三層即是要去了解基礎佛學上的名詞,以及解脫道的核心了,因為這是菩薩道的基礎和前提。不瞭解這些“有”的部分,自然就不容易看懂“沒有”的部分了。

第四層:解脫道和菩薩道 —— 會通義理

能夠斷盡一切煩惱和痛苦而入涅槃是一件非常困難,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但對於其他還在煩惱和痛苦中的有情眾生來說,就無法分享到阿羅漢的成果了,一旦阿羅漢入涅槃了以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就好像“離開”我們了一樣。入涅槃後的阿羅漢們在生命上不會再和我們有任何交集了。所以又好像“徹底離開”我們普通人了,而我們普通人又不得不繼續在煩惱和痛苦中輪迴不已。

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在開示了聲聞的解脫道之後,繼續開示了菩薩的菩提道 —— 既要完成自我的解脫(自度),也要幫助一切有情眾生,令他們也都能解脫(度他)。除了自己隨時能入涅槃以外,還要讓所有的一切有情都獲得這種涅槃的能力。因此菩薩們,就必須繼續待在這個世界不斷地分享自己所學的佛法了,直至所有的一切眾生都能夠解脫。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痛苦”,要怎能才能繼續待在這個世界而不入涅槃,而不尋求解脫呢?

這就是般若(空性)的用武之地和寶貴之處了,因為就世界的實質來說,世界是空性的,從真實的相貌來說,就是空相的。而空性裡面沒有實質的五蘊(色受想行識)—— 即沒有真實的萬事萬物,所謂真實必須符合兩個定義才算真實 —— “常”和“一”,常是恆常不變的意思,即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條件下都不變化,“一”是指始終保持單一的、一體化的樣子,不可分割,不可拆分。

古人想要理解這個不可拆分的確很困難,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有一些“基本粒子”,可以組成萬事萬物。隨著科學的發展,這種“基本粒子”的認知在不斷地縮小,也可以說是在不斷地拆分,才能發現更微細的“粒子”;從分子到原子,再到原子核,以及最新的各種理論,無一不是在更細,更小的道理上不斷探索和前進的。

很顯然,符合以上“常”和“一”定義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因此才說萬事萬物的實質是空,從自性和特性的角度來說,即是空性,從外在相貌的角度來說,即是空相。(更詳細的邏輯推理可以參考前文《理解空、有(空性)是打開大乘佛學的金鎖匙》https://mp.weixin.qq.com/s/ssQNk0gTppehzDgpzaQb6g )

理解了空性之後,再來理解其他概念就容易許多了,有勢如破竹之感。比如“無苦”,例如生病是苦,而從空性的角度來說,並沒有一個真實的疾病在侵害一個真實的我,自然也就沒有一個真實的苦受了,記得上面關於真實的定義,這個三者都空的理論也叫 —— 三輪體空。所以就可以說是“無苦”,因為一切苦都離不開它們產生的條件——因緣和合,“受”和“我”也是如此。既然沒有真實的“苦”,自然也就無需真實的“滅”了,因為被滅的東西不是真實存在,也就滅無所滅,沒有真實的滅了。

有了這樣的觀念以後,心裡面就不會有任何的掛礙 —— 因為一切的人事物都是一種因緣和合的展示。雖然在現象上來說,我們還會看到和經歷一些好的事情,壞的事情,但是在本質上來說,這些都是虛假的(相對真實來說)。一切的得與失,也都是暫時的。因此我們不會再在心裡掛礙什麼了,沒有什麼好擔心的,沒有什麼好憂慮的。

就好比大人看小孩子一樣,無論是小時候學步時的步履蹣跚,搖搖晃晃,看似危險,但卻可以處變不驚,一切自在掌握之中。又好像是小孩子們過家家一樣,又哭又笑,又打又哄,但大人們總是從容自若,應對自如。在孩子們玩耍時,大人們在提供必要的保護之後,就放任他們自己玩耍了。除此之外,大人們也要盡責任去教育他們,讓小孩子們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品格和心理素質健全的大人。 行菩薩道的人也是如此,在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之後(自度),還要幫助他人也解決他們的問題(度他)。最終菩薩和大家一起,都從生死的此岸到達解脫的彼岸。這樣就是​覺悟的菩提大道了。

第五層:方便法 —— 不捨棄任何一個學生

佛陀真的是一位很可愛、很慈悲的老師,在教學上也是非常兼顧所有人,除了學霸之外還有很多普通學生。對於學霸們來說,聽到佛陀講解的般若空性之後,就能夠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度),並知道如何去做了(度人)。

而對於普通學生的我們來說,尤其是對於般若空性還無法徹底瞭解,全然相信的人來說,佛陀也會廣開方便之門,讓大家背誦心經最後一句咒語的方式進行 —— 通過經常背誦咒語,不斷背誦咒語 —— 只要繼續仰仗佛陀的智慧,只要保持對佛陀本人的信服,再上堅持不懈背誦,最終也能夠徹底瞭解,完全信服般若空性的。

最終無論是學霸還是普通學生,都能夠走上這條菩提大道了。

總結

除了介紹個人對心經的解讀之外,還想要提供的是一種解讀佛教經典的通用方法 —— 這裡對心經的解讀是非常簡略的,但這個模式卻是可以通用的:

  • 第一步:即能夠全文讀誦原文,有條件時,應該多讀誦幾遍,甚至背誦原文。讀誦本身也是一種方法,尤其是心無旁騖,全身投入時,這種方法本身就是一種禪修了。
  • 第二步:依文解意 —— 以最直接,最了當的方式瞭解經典的字面意思。
  • 第三步:擴展和深入 —— 對於原文中的生疏詞彙都需要去查閱一下專業詞典,而對於經文的背景,也需要有所瞭解;例如經文是對誰而說,他是什麼背景等等。
  • 第四步:會通義理 —— 這應該是最為重要的一步了,也是最為核心的一步,也就是了解經典的核心是什麼。

前面的兩步看似簡單,有時也不容易,對於短篇的《心經》來說,不算很難,但是對於篇幅稍長的《金剛經》《大品般若經》等來說,所花的時間就需要更多,難度也就更大了。再到一些大部頭的經典,如100卷的《大智度論》,100卷的《瑜伽師地論》等,還有多於100卷的諸多經典,讀誦一遍都變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過,內容繁多的經典,往往理解了文字本身,對於其義理也就基本瞭解了,因為其內容本身就已經包括足夠的說明了。反而是簡單的經典,需要擴充很多基礎和背景才能有所瞭解。

除此之外,對於常見的、流行的經典,在網路上、書本上已經有很多大德的講解了,無論是古代的,近代的還是現代的,都可以找得到很多。這些講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了。

最後祝大家都能 ——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謝謝閱讀。
愚夫合十。

写于 October 16,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