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请搜愚千一或直接输入ID: Yuqianyi1001。
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如何解读佛教故事? | 用现代的法治观念重新解读“带箭文殊” | 带箭文殊,以及文殊和莲池、文喜的故事

(继程法师画作)

缘起

佛教里面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有佛经里面的故事,有高僧大德们的经历故事,还有一些是用来教育人的故事。如果是佛经里面的故事,也算是“经典”了,对其进行解读和传播还是还算是有理有据的了。而很多高僧大德的事迹,就开始半真半假了,“添油加醋”的成分相当重,有些故事传来传去也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思。这类现象不仅在佛教界如此了,其实换到其他宗教,或其他说教(如儒家故事)也差不多了。

然而第三类故事,就越来越难以求证真假了,大多数人也都是当做一个故事来听,不会计较真假。但是当这类故事传播得越来越多时,甚至用来“教育”他人时,就得不得对他们谨慎对待了。甚至对他们的解读也是非常具有时代性,十分局限,甚至可能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了。

这里就想要尝试下用现代的、法治的、人间的观念重新解读下这样一则故事 —— 带箭文殊。 ​

带箭文殊

乾隆版

“乾隆皇帝经常有这样的奇遇:以前他到五台山的时候,看到一个和尚和女人在水池里共浴,认为这有伤风化,于是张弓射之。和尚中箭后仓皇逃走,乾隆顺着血迹一直追,来到菩萨顶前院的西配殿,和尚就不见了。乾隆进殿一看,发现那支箭竟插在文殊菩萨的右肩上,这就是非常出名的‘带箭文殊’。以前我去五台山的时候也见到过,但据说原来那支箭在文革期间被毁坏了,现在这支是后来重新做的。”

康熙版

“相传康熙皇帝从北台进香归来经过澡浴池,见妇女们在池边洗衣,却有一和尚在池内裸体而浴甚为不雅。康熙一箭射中其右肩,和尚带箭逃走,康熙追至菩萨顶后发现箭插在文殊菩萨右肩上,方才醒悟:‘文殊幻像与民共乐。’遂敕封该菩萨像为‘带箭文殊’。”

李靖版

清涼山志.李靖射圣传

“唐鴈门太守李靖,其在京时,先亦尚释。后见僧犯非法,即怒,志灭其教。及任代,大废佛寺。因猎,纵马中台之野,见僧与妇共浴于池,靖大怒,援弓射之。望之,袒一肩,东南而去。追之数步,不及,追至真容院,见文殊、普贤二像,带其箭。靖乃悔泣,礼谢而去。”

通常的“解读”和局限性

这里先要印证下前面的“半真半假”,“以讹传讹”的观点了,相同的故事换了三个主人。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呢?—— 其实这些都无从考察也无从求证的“传说”而已,但很显然,它的说教意义还在,于是现代人讲法时,还会时不时地引用这个故事。前两段故事,就是从他人的“说法”里面原文“引用”的。

通常在讲完这个故事之后,都免不了对信众教育一番,不可以去评论出家人的过失,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哪个出家人就是佛菩萨的化现。更进一步的还会把“过失”具体化,比如破坏戒律,喝酒吃肉,娶妻生子等,这些都是佛菩萨的化现,信众不该对他们评头论足等。希望以此来对治信众的“慢心”。

这样的解读在皇权时代或许是合理的,毕竟连皇帝都认错了,普通老百姓还能高过皇帝吗?但是社会早已进步了,大清也早已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社会,法治社会,那这样的解读还合理吗?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呢?不会让世人误解以为这是要让信众一起包庇这些“坏和尚”呢?那岂不是和腐败的官官相护一样了吗?

所以这里先修改一下故事的结尾,还以乾隆皇帝来说好了,乾隆皇帝虽然信奉藏传佛教,但同时也深知活佛转世的腐败之严重,特意提出“金瓶掣籤”以便改进转世的认定方式,希望杜绝腐败。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并非是一个“唯唯诺诺”之人,以为是菩萨来了就立马“低头认错”了,要真是这样,如何胆敢改进“菩萨们”的认证方式呢?估计连个插话的想法都没有了吧。所以说,把这个故事按在乾隆头上实在是“张冠李戴”了。

故事的新结尾

话说乾隆皇帝追到菩萨顶,一看殿里面的“文殊”身上居然有自己射的“箭”,稍微沉思了片刻,心领神会地先笑了一笑 —— 既然是文殊菩萨导演的这场戏,那我何不配合菩萨把这场戏演下去呢?于是便对随从说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先是要求这位“带箭出家人”出示戒牒和度牒,很显然,一个塑像是没有度牒和戒牒。这里先说明一下,度牒是政府机关发给出家人的身份证明,而戒牒是佛教内部发给受具足戒的证明,两个证明都有,才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如果还未受具足戒时,也至少会有一个度牒了。所以两个都没有的话,按照当时的法律,那就是“非法”的了。

于是乾隆皇帝的随从就把“塑像”带走,打入大牢,依法审判,最后定罪,定罪之后就坐牢了。于是,就在某某牢房里面出现了一个菩萨的塑像了,碰巧,同牢房的几位罪犯非常惊诧,为何“菩萨”也要来坐牢,那平时求神拜佛还有用吗?旁边正好有狱卒,听到罪犯们讨论后,便说了一句 —— 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业报个人了,菩萨畏因,众人畏果啊 —— 听完之后,几位罪犯终于明白了,只要犯了罪,就必须受报,只要犯了错误,必须承担责任,这样良心才会安。几位罪犯从此以后洗心革面,很快就因为表现良好提前出狱了,出狱之后重新做人,最终成为了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才了。

乾隆了解到此事之后,便知道“菩萨”度化的任务完成了,也就命人将“菩萨塑像”送回寺院了,并由此提了一个匾,用来纪念此事 —— “带箭文殊度罪人”。

新结尾的新解读

第一个层次:世间法 —— 法治社会,依法行事

法治社会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依法行事,无论他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都应该如此。即便是古代,也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说法,类似“包青天”那样不畏强权,敢对皇权办案的态度,才是振奋人心,才是大众所期盼的公平和公正。回到现代的法治社会来说,更是如此。不做犯法的事,是对一个普通人最最基本的要求,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这是社会对一个“好人”的要求,这是对社会“名人”,“公众人物”的基本要求,而佛教戒律,其实比道德还严格,那么对修行人的要求,尤其是一些所谓“大师、高僧”们的要求难道要颠倒过来低于一个普通人吗?

显然不是的,以《高僧传》为例,绝大多数高僧都是极其正向的,遇到逆境不低头,坚韧挺拔的人格,克服重重困难,即使是脱离宗教师的身份,也是世间上的伟人了。只有少数的个别的“奇僧”,如济公,在传说中才会有点“非主流”,而真实的道济法师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这种历史人物和戏曲文化的差异,大概和西游记里面的唐僧也差不多了吧 —— 和真实历史中的玄奘大师完全是两码事了。

第二个层次:出世间法 —— 无我相,无人相

《金刚经》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修行上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更深层地学习和实践佛法的指南。如果以“无相”的态度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那就是菩萨非菩萨,文殊非文殊,更没有一个高高在上,受人敬仰的菩萨,当然也没有一个伤风败俗的出家人了,既然如此,就可以无烦无恼了。无烦无恼之后该如何,那就是该如何就如何。

以皇帝来说,看到有人违法,当然要治罪了。以一个“伤风败俗”,“败坏出家人”形象的“和尚”,当然要受到佛教内部的处罚(如摒除),然后再受到国家的“处罚”了。正是基于此,才有了上面的“新结尾”。

佛法不破世间也不坏世间,佛法上最主要就是纠正自身错误的观点并树立正确的观点。之后,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了。并不需要通过标新立异甚至改造世间的既定规则。换句话说,就会遵从社会上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做事习惯进行了。

从这点出发,就不得不赞叹禅宗的文殊故事了 —— 更符合人间佛教的宗旨,各就各位,不偏不倚。

禅宗的文殊故事

莲池大师

文殊菩萨曾化现为童子来参大师。大师问童子:“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童子说:“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大师说:“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童子说:“两手攀虚空,一脚踏到底。”二人对答,妙义隽永,大师道行境界于斯可见一斑。

这里先不说境界的问题,先说态度问题 —— 莲池大师对“文殊菩萨”说“不怕淹死你”,这对于一般人来说,该是多么地“大逆不道”啊,但这个故事显然没有降低大家对莲池大师的尊敬,并尊奉莲池大师为净土宗的八祖。

文喜禅师

有一天文喜禅师在做饭的时候,文殊菩萨在饭锅上现身,还是骑他那只狮子,在饭锅上跑圈。文喜看到文殊菩萨,就是当年在五台山金刚窟看到的那个老头子,他拿起锅铲一边就打过去,一边嘴里说: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你跑来这里干什么?你是你,我是我。文殊菩萨的那个化身飞到空中一笑,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

同样是“文殊菩萨”,上面被说“不怕被淹死”,这里又被锅铲打,所以还真是“不受待见”啊。

其实禅师们对于一般人都是非常慈悲,非常有耐心的,禅宗常常用“老婆心切”来形容,表示像老婆婆一样关切。然而当他们面对来“考验”的菩萨时,反而是一副不吭不卑的心态,言辞之激烈,态度之严厉,甚至连菩萨都感叹“被嫌弃”了。

其实原本就是如此,“文喜是文喜”,“文殊是文殊”,你是你,我是我,我们都做自己的本分事,就是最好的修行了。

祝平安自在。

愚夫合十。

写于 February 1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