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佛教故事? | 用現代的法治觀念重新解讀“帶箭文殊” | 帶箭文殊,以及文殊和蓮池、文喜的故事

(繼程法師畫作)

緣起

佛教裡面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有佛經裡面的故事,有高僧大德們的經曆故事,還有一些是用來教育人的故事。如果是佛經裡面的故事,也算是“經典”了,對其進行解讀和傳播還是還算是有理有據的了。而很多高僧大德的事跡,就開始半真半假了,“添油加醋”的成分相當重,有些故事傳來傳去也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思。這類現象不僅在佛教界如此了,其實換到其他宗教,或其他說教(如儒家故事)也差不多了。

然而第三類故事,就越來越難以求證真假了,大多數人也都是當做一個故事來聽,不會計較真假。但是當這類故事傳播得越來越多時,甚至用來“教育”他人時,就得不得對他們謹慎對待了。甚至對他們的解讀也是非常具有時代性,十分局限,甚至可能和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了。

這裏就想要嘗試下用現代的、法治的、人間的觀念重新解讀下這樣一則故事 —— 帶箭文殊。 ​

帶箭文殊

乾隆版

“乾隆皇帝經常有這樣的奇遇:以前他到五臺山的時候,看到一個和尚和女人在水池裏共浴,認為這有傷風化,於是張弓射之。和尚中箭後倉皇逃走,乾隆順著血跡一直追,來到菩薩頂前院的西配殿,和尚就不見了。乾隆進殿一看,發現那支箭竟插在文殊菩薩的右肩上,這就是非常出名的‘帶箭文殊’。以前我去五臺山的時候也見到過,但據說原來那支箭在文革期間被毀壞了,現在這支是後來重新做的。”

康熙版

“相傳康熙皇帝從北臺進香歸來經過澡浴池,見婦女們在池邊洗衣,卻有一和尚在池內裸體而浴甚為不雅。康熙一箭射中其右肩,和尚帶箭逃走,康熙追至菩薩頂後發現箭插在文殊菩薩右肩上,方才醒悟:‘文殊幻像與民共樂。’遂敕封該菩薩像為‘帶箭文殊’。”

李靖版

清涼山誌.李靖射聖傳

“唐鴈門太守李靖,其在京時,先亦尚釋。後見僧犯非法,即怒,誌滅其教。及任代,大廢佛寺。因獵,縱馬中臺之野,見僧與婦共浴於池,靖大怒,援弓射之。望之,袒一肩,東南而去。追之數步,不及,追至真容院,見文殊、普賢二像,帶其箭。靖乃悔泣,禮謝而去。”

通常的“解讀”和局限性

這裏先要印證下前面的“半真半假”,“以訛傳訛”的觀點了,相同的故事換了三個主人。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呢?—— 其實這些都無從考察也無從求證的“傳說”而已,但很顯然,它的說教意義還在,於是現代人講法時,還會時不時地引用這個故事。前兩段故事,就是從他人的“說法”裡面原文“引用”的。

通常在講完這個故事之後,都免不了對信衆教育一番,不可以去評論出家人的過失,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哪個出家人就是佛菩薩的化現。更進一步的還會把“過失”具體化,比如破壞戒律,喝酒吃肉,娶妻生子等,這些都是佛菩薩的化現,信衆不該對他們評頭論足等。希望以此來對治信衆的“慢心”。

這樣的解讀在皇權時代或許是合理的,畢竟連皇帝都認錯了,普通老百姓還能高過皇帝嗎?但是社會早已進步了,大清也早已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社會,法治社會,那這樣的解讀還合理嗎?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呢?不會讓世人誤解以為這是要讓信衆一起包庇這些“壞和尚”呢?那豈不是和腐敗的官官相護一樣了嗎?

所以這裏先修改一下故事的結尾,還以乾隆皇帝來說好了,乾隆皇帝雖然信奉藏傳佛教,但同時也深知活佛轉世的腐敗之嚴重,特意提出“金瓶掣籤”以便改進轉世的認定方式,希望杜絕腐敗。由此可見,乾隆皇帝並非是一個“唯唯諾諾”之人,以為是菩薩來了就立馬“低頭認錯”了,要真是這樣,如何膽敢改進“菩薩們”的認證方式呢?估計連個插話的想法都冇有了吧。所以說,把這個故事按在乾隆頭上實在是“張冠李戴”了。

故事的新結尾

話說乾隆皇帝追到菩薩頂,一看殿裡面的“文殊”身上居然有自己射的“箭”,稍微沈思了片刻,心領神會地先笑了一笑 —— 既然是文殊菩薩導演的這場戲,那我何不配合菩薩把這場戲演下去呢?於是便對隨從說到,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先是要求這位“帶箭出家人”出示戒牒和度牒,很顯然,一個塑像是冇有度牒和戒牒。這裏先說明一下,度牒是政府機關發給出家人的身份證明,而戒牒是佛教內部發給受具足戒的證明,兩個證明都有,才是一個合格的出家人,如果還未受具足戒時,也至少會有一個度牒了。所以兩個都冇有的話,按照當時的法律,那就是“非法”的了。

於是乾隆皇帝的隨從就把“塑像”帶走,打入大牢,依法審判,最後定罪,定罪之後就坐牢了。於是,就在某某牢房裡面出現了一個菩薩的塑像了,碰巧,同牢房的幾位罪犯非常驚詫,為何“菩薩”也要來坐牢,那平時求神拜佛還有用嗎?旁邊正好有獄卒,聽到罪犯們討論後,便說了一句 —— 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業報個人了,菩薩畏因,衆人畏果啊 —— 聽完之後,幾位罪犯終於明白了,只要犯了罪,就必須受報,只要犯了錯誤,必須承擔責任,這樣良心才會安。幾位罪犯從此以後洗心革面,很快就因為表現良好提前出獄了,出獄之後重新做人,最終成為了一個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人才了。

乾隆了解到此事之後,便知道“菩薩”度化的任務完成了,也就命人將“菩薩塑像”送回寺院了,並由此提了一個匾,用來紀念此事 —— “帶箭文殊度罪人”。

新結尾的新解讀

第一個層次:世間法 —— 法治社會,依法行事

法治社會裡面,最重要的就是依法行事,無論他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都應該如此。即便是古代,也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說法,類似“包青天”那樣不畏強權,敢對皇權辦案的態度,才是振奮人心,才是大衆所期盼的公平和公正。回到現代的法治社會來說,更是如此。不做犯法的事,是對一個普通人最最基本的要求,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這是社會對一個“好人”的要求,這是對社會“名人”,“公衆人物”的基本要求,而佛教戒律,其實比道德還嚴格,那麼對修行人的要求,尤其是一些所謂“大師、高僧”們的要求難道要顛倒過來低於一個普通人嗎?

顯然不是的,以《高僧傳》為例,絕大多數高僧都是極其正嚮的,遇到逆境不低頭,堅韌挺拔的人格,克服重重睏難,即使是脫離宗教師的身份,也是世間上的偉人了。只有少數的個別的“奇僧”,如濟公,在傳說中才會有點“非主流”,而真實的道濟法師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這種歷史人物和戲麯文化的差異,大概和西遊記裡面的唐僧也差不多了吧 —— 和真實歷史中的玄奘大師完全是兩碼事了。

第二個層次:出世間法 —— 無我相,無人相

《金剛經》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這是修行上的目標,同時也是我們更深層地學習和實踐佛法的指南。如果以“無相”的態度該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呢?那就是菩薩非菩薩,文殊非文殊,更冇有一個高高在上,受人敬仰的菩薩,當然也冇有一個傷風敗俗的出家人了,既然如此,就可以無煩無惱了。無煩無惱之後該如何,那就是該如何就如何。

以皇帝來說,看到有人違法,當然要治罪了。以一個“傷風敗俗”,“敗壞出家人”形象的“和尚”,當然要受到佛教內部的處罰(如摒除),然後再受到國家的“處罰”了。正是基於此,才有了上面的“新結尾”。

佛法不破世間也不壞世間,佛法上最主要就是糾正自身錯誤的觀點並樹立正確的觀點。之後,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了。並不需要通過標新立異甚至改造世間的既定規則。換句話說,就會遵從社會上已經製定的法律法規、規章製度、做事習慣進行了。

從這點出發,就不得不贊歎禪宗的文殊故事了 —— 更符合人間佛教的宗旨,各就各位,不偏不倚。

禪宗的文殊故事

蓮池大師

文殊菩薩曾化現為童子來參大師。大師問童子:“兩腳有泥,必是遠來客。”童子說:“聞知蓮池水,特來洗一洗。”大師說:“蓮池深萬丈,不怕淹死你。”童子說:“兩手攀虛空,一腳踏到底。”二人對答,妙義雋永,大師道行境界於斯可見一斑。

這裏先不說境界的問題,先說態度問題 —— 蓮池大師對“文殊菩薩”說“不怕淹死你”,這對於一般人來說,該是多麼地“大逆不道”啊,但這個故事顯然冇有降低大家對蓮池大師的尊敬,並尊奉蓮池大師為淨土宗的八祖。

文喜禪師

有一天文喜禪師在做飯的時候,文殊菩薩在飯鍋上現身,還是騎他那只獅子,在飯鍋上跑圈。文喜看到文殊菩薩,就是當年在五臺山金剛窟看到的那個老頭子,他拿起鍋鏟一邊就打過去,一邊嘴裏說: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你跑來這裏幹什麼?你是你,我是我。文殊菩薩的那個化身飛到空中一笑,說:“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

同樣是“文殊菩薩”,上面被說“不怕被淹死”,這裏又被鍋鏟打,所以還真是“不受待見”啊。

其實禪師們對於一般人都是非常慈悲,非常有耐心的,禪宗常常用“老婆心切”來形容,表示像老婆婆一樣關切。然而當他們面對來“考驗”的菩薩時,反而是一副不吭不卑的心態,言辭之激烈,態度之嚴厲,甚至連菩薩都感歎“被嫌棄”了。

其實原本就是如此,“文喜是文喜”,“文殊是文殊”,你是你,我是我,我們都做自己的本分事,就是最好的修行了。

祝平安自在。

愚夫合十。

写于 February 1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