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请搜愚千一或直接输入ID: Yuqianyi1001。
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什么是人间佛教 | 为什么推崇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的提出 —— 人间性

“人间佛教”这个概念是由近代的太虚大师首先提出的,首先在海外的汉传佛教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推广,反观大陆地区,这个概念虽有提及,但并不多,更谈不上主要推广了。结合本人在大陆的经历,也可以印证这点,当然,个人经历可能存在偏颇,欢迎读者们指正和补充。

太虚大师(1890年1月8日-1947年3月17日)提出“人间佛教”时,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当时正处民国时期,内忧外患,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苦难,当时的佛教也被严重地冲击了,甚至可以说是奄奄一息。僧人们不仅无法学习佛法,甚至连生存都很有问题,不得不依靠做佛事(经忏)来“糊口”,这样的背景下,被当时的知识分子批评为“为死人服务的佛教”。

太虚大师有鉴于此,于是提出“人间佛教”,“人生佛教”的口号,呼吁僧众和信徒们应该把重心放到现实的“人生”,和实际的“人间”来,并进一步提出了“人成即佛成”,即希望从人格的角度提升自我和他人,而最完美的人格莫过于佛陀了,因为只有佛陀才有最圆满的智慧和慈悲,所以佛陀是最完美的人格榜样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人间佛教”的第一条原则 —— 即是重视现实人生,实际生活等人间世的佛教,而非仅为超度亡灵,或一味诵经拜忏等做佛事的佛教。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佛教有超度亡灵的功能,而是重心不在于此而已。

朴素的教义和教理 vs 过度神格化和神秘化的故事

据学者分析,早期的佛教传播,大多走的是上层路线,相当于是在“贵族”和“知识分子”中传播为主的,这样的群众基础当然可以直接了当地说教义和教理。信众们不仅能够接受这样的说法,还能够付诸实践,甚至在说法的当下就证果了。然而,群众基础本身也是无常,也是因缘法,后面的群众主体发生了变化,慢慢地,普罗大众才是主要的信众。而普罗大众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分子们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正因为此,佛教的传播就不得不借助大量的“故事”才能弘传了。毕竟,义理晦涩难懂,而故事则是老少皆宜,尤其是“神话”故事,内容则更加丰富了,更容易传播了。于是“佛经”里面的“神话”色彩也逐渐变得浓厚了起来。

这就很容易地解释了部派佛教时期为主的四部阿含,大多是非常朴素的教义和哲理,和现实的人生,实际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到了大乘佛教时期,经典里面的“神话”色彩变得越来越浓,经典的开头,场面变得越来越宏大,漫天“神佛”了。然而,只要是佛经,只要是“真经”,里面的核心依旧是教义,只是“包装”越来越豪华了。甚至有时候会给人一种“错觉”,让人只看到了“包装”而非内涵了,尤其是当有人买株还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地说,他只是喜欢这个“包装”而已,而非里面的“东西”。

因此,比起佛教里面许许多多的神话色彩而言,其佛教的教义才是永恒的核心和根本。一切神化的故事,无论多么传奇,多么精彩,最终都是为了这个根本教义而存在的。而这个根本和核心即是佛教基础(四圣谛,十二缘起,八正道),以及大乘的三个体系(中观、唯识和如来藏)。

从这里不难看出“人间佛教”的第二条原则 —— 重视核心教义,而非神格、神秘化的“外壳”。同样,这里并不是彻底否定这些神格化,神秘化的存在,而是说他们不是佛教的核心和实质,教义和教理才是。

最融洽的相处 VS 被视为“迷信”

作为一个佛教徒而言,身边不仅会有兴趣相投的金刚道友,也必定少不了很多无信仰人士,而这些无信仰人士不仅有同事,朋友,甚至还有我们最亲近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伴侣等。因为亲近的关系,时常在一起相处,如果一方经常提及灵异、灵感、神奇、神秘之事,不可避免地会让其他人产生“迷信”的印象。在佛教的范围内,灵异、灵感、神奇、神秘之事当然是习以为常的。但在佛教之外,在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之中,这些事情却是没有的,也很难相信这类的事情。无形之中,无信仰人士便会不自觉地远离这种“迷信”之人,乃至远离了佛学和佛法。按理来说,佛教徒都应该“接引”他人来亲近佛法,学习佛教,可事实上,却常常因为我们自己不恰当的言谈令人远离,这不得不说令人十分遗憾了。

如果可以回到佛教根本的核心,学会用佛法的角度看待世间的问题,多从因缘的角度去分析,这样的心态甚至会比一般人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不仅有助于自己调伏烦恼,而且可以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地处理事情。因为更加冷静和更全面的考虑,事情的处理结果也往往更好了。能做到这样,也就可以称得上佛教中的“智者”了。

对于高等教育都非常普及的今天来说,做到上面这点并不困难,只要多闻多思学习佛法的核心和根本即可达成。毕竟如因缘法这样的道理,并不难理解,用起来,也不会很困难。很多时候做不到,也只是因为我们对这个思维方式不太习惯而已,稍多练习,持续练习,便很容易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不仅因缘法,其他的佛教教理也是类似的。

又因为这些道理是普遍成立的,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不依赖任何外在的条件,也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古今中外,无一不含,也没有任何一件事物不遵守这样的规律 —— 所以当我们谈论这些核心教理的时候,尤其是可以不用特定的佛教名词也可以讲述这些道理时,那个时候不仅不会被视为“迷信”,甚至连“佛里佛气”的印象也不会有了。这样的言谈举止,也更加符合“人间”性的特质,相处必定更加融洽了。

我所总结的“人间佛教”

最后我想总结下我所理解的“人间佛教”,虽然这个概念已经被广泛地认可并被接受,可是“人间佛教”却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与特征说明。当我查阅“人间佛教”的维基百科时,它只是引用了24年前的《台湾大百科全书》而已。之后我对这个词条做了增补,补充了几位延续此思想的高僧大德们的总结,但他们之间也有一些差异。基于维基百科的写作限制,无法补充更多的个人思考,因此在这里大概总结一下,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最终有一个统一的认知。

什么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以人为本,以人间为道场,不脱离现实人生和实际生活,积极造福于全体人类的觉悟教育。以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觉悟在人间,教化在人间的佛陀和他的教法作为该概念的理论依据。简略解释如下:

  • 以人为本: 即以人类为主要的教化对象,而非鬼神,非天,非旁生(动物),也非往生者。
  • 以人间为道场:即重视在人间的修行,不遁世、不避世。恰如六祖慧能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 不脱离现实人生和实际生活:更具体一点,还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实践所学,不仅仅寄托于来生。当然也不会否定来生,只是重心在于此生 —— 对此时,此地,此人都有现世意义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 造福全体人类:积极入世,重视慈善,以修行感化他人,利益他人(利他心),净化人心,建设“人间净土”。最终乃至对全社会,全人类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佛教几乎不讲“异教徒”,更不会从根本上去区分什么人是“异教徒”,只要任何人,任何时候需要佛法,它就会在那,不离不弃。
  • 觉悟教育:这是佛法的终极目标。按照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来说,佛法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通常来说,“求神拜佛”是最低层次的需求(民间信仰大多算此类),其次是修行五戒十善的“人天善法”,接下来是声闻,缘觉和菩萨。后三者才是佛法的终极目标,总结来说就是觉悟 —— 解脱和菩提。铭记于此,就不会把“人间佛教”等同于“人间善法”,或等同于一般的做好事了。

人间佛教应该提倡什么?

  • 重视教理:包括基础教理,即四圣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最常见的是四念住和八正道),缘起中道的基础理论。其次才是大乘三大体系的般若(中观)、唯识和如来藏。
  • 了解教史:佛教是全世界,全体人类的,已经是全球化的时代,作为知识分子,佛教青年来说,了解佛教史应该是必修功课了。只有了解佛教史,才会懂得为何会有南传,汉传和藏传三大体系,了解佛教史形成的原因不离因缘,也就会对未来的佛教格局充满想象的空间,并为之努力和奋斗。
  • 重视自我的修行,或说重视自力的修行:这也是佛学和佛法的本质区别,佛学本身只是知识,只有实践佛学才会对佛法有更深的体悟,只有实践,才会由内而外,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感染他人,真正弘扬佛法。
  • 简约朴素:简洁大方,质朴,这是目前最符合全球化视角,现代人类的修行方式。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珍惜环境 —— 佛教徒们当然也不例外。反对铺张浪费,豪华奢靡的“形式主义”。
  • 积极向上,阳光自信:从外人的视角来看,佛教里面看似有很多消极的言论,比如对“苦”的强调,对“末世”的“悲观”态度,对于“末世人性”的“否定”,所有的这些都容易被外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对于佛法稍有深入了解的人便会知道,这些说法要么是错误的,要么就是偏颇的。不可否认,佛教有时也会把这些当做劝谏的工具(方便),但我们更应该了解其目的和核心 —— 不离开解脱和菩提。越是对“究竟“的佛法了解越深,越能够自信 ——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这是何等的豪迈之情。这也是劝谏大家,不要满足于在“方便法”上,多找“月亮”,而不是天天去研究“手指”。
  • 真正的普世价值:以佛法来说,是最有资格谈论自由与平等的,因为佛教的理论所支持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没有条件的自由,不受约束的自由,而不仅仅是他人赐予的自由。而佛教理论所支持的平等,也是绝对的平等,一切的平等,没有例外。佛陀和普通人,乃至地狱道的众生,都是绝对平等的。这些都不是靠别人赐予或施舍的,也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与平等。

人间佛教不提倡什么?

这里仅仅说的是“不提倡”,并不表示要否定他们,也不表示他们没有意义,只是从人间的多数人的角度出发,现代人的角度出发,不应该作为“主要”的内容以及不应该过于强调。但凡事都有例外,也会有少数派,也要允许他们的存在,肯定他们的意义。少数人依旧可以从这些“不提倡”的事情中获益,甚至“成就”,但对于绝大多数来说,还是应该采取保守的,稳妥的“正路” —— 举例说明,以教育为例,因为佛教的本质还是教育,所以教育的例子最为贴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去学校(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读书是最稳妥的学习方式,虽然我们都知道很多杰出的人士甚至都没有上过学,或者很早就退学了,但他们终归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合适,而且,即使是他们,依旧会选择把后代们送去学校学习,原因就在于此 —— 主路和旁路。

  • 不提倡过度神化 —— 包括佛陀、菩萨乃至高僧大德们的“神异”事迹。
  • 不追求神异经验,神通,感应,或其他神秘力量 —— 这些都是普通人体验之外的事情,很容易被视为“迷信”,误解佛教。
  • 不过多谈论鬼神之事(哪怕是护法神) —— 理由同上。
  • 不过分渲染末法,恶世 —— 这原本是净土宗的劝谏,目的是劝谏大家抓紧时间休息,时日不多了。但处理不当,就会被当做是“消极”的了,而且禅宗说“日日是好日”,哪有不好的日子呢。
  • 不过分否定自己和他人的人格 —— 这依旧是净土宗的方便之法,目的在于把净土宗当做唯一的“出路”。但处理不当,就会变得非常不自信,甚至懦弱,这也会和强调个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 不过分依赖他人、他力 —— 这依旧是净土宗的方便之法,目的在于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往生净土,但他力中也有自力,若没有自己的努力(自力),往生决难成功。
  • 不算命,不预测灾祸(非末日论)—— 个别“大德”或个别“教派”也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劝谏大家努力修行。副作用也很明显,时间太短的预言容易被“反转”,结果成为他人的笑柄。时间太长的预言又起不到“激将”的目的。
  • 不与现代社会,科技,文明相对立,不过分“怀古” —— 很多“大德”甚至会批评现代发展的发展导致物质泛滥,精神缺乏,物欲横流,远不如古代的“放牛娃”,或偏远地区的人一样有“清净”的生活。这种的言论在佛教内部还真是不少见,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来讲法,一方面却批评现代科技的发展。这真是非常不客观的,非常不理性的,未免会有“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非议。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方方面面都有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好处 —— 以佛教来说,现在可以远程上课,远程共修,音频视频听闻佛法,以及互联网上丰富的佛教资源,经律论唾手可得,各种讲解百花齐放,形式丰富多彩。可以说任何一个普通人所能访问到的资源,都要超过过去任何一个古代的“藏经阁”了。这些都是科技带来的现成的好处了,所以我们不应该站在对立面,对此横加批判,反而应该更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新技术,用来更好地弘扬佛法,传播佛法才对。

人间佛教不离因缘

以上所列举的很多内容都和当下的环境有关,尤其是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从因缘的角度来说,人间佛教的提出和推广,也属于因缘的范畴,并未超脱与此。换句话说,当时空因缘再度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个人间佛教的概念和提倡等,也应该做出那个时候的调整才行,并非一成不变。

祝新年快乐,平安自在。

愚夫合十。

写于 January 1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