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利根和钝根 | 随法行和随信行 | 《俱舍论颂疏讲记》中的利根和钝根对比汇总
利根和钝根的故事
说到利根,总会提起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因为慧能大师在出家前,大字不识一个,却可以在听到他人诵《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突然有所“悟”。然后决定出家求道,遇到五祖询问来意时,直接了当地要“作佛”,后来便成为了禅宗六祖。
那钝根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也有一个例子,那就是周利槃陀伽的故事了。在故事中,周利槃陀伽极其愚笨,连一首完整的偈语都记不住,记住了前面忘记了后面,记住了后面忘记了前面。后来佛陀只教他念六个字:“我拂尘、我除垢”,结果连这也记不住。后来佛陀再教他去清理其他僧众的鞋子,这才让他得以清除业障,然后他才能记住上面这六个字,深思它的含义后,证悟成阿罗汉了。(完整故事请参考《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31。)
两个故事的开头可谓是天壤之别,一个是最利根的例子,一句话就有所悟,并成为禅宗六祖。另一个是“最钝根”的例子(其实是业障的关系),一句偈语都记不住,最终却因为佛陀的善巧方便,以及他的依教奉行,最终成为了阿罗汉。所以,无论是利根还是钝根,只要遇到善知识,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都会证悟成就的。
但是,利根和钝根的核心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随法行和随信行
释曰:名随信法行,由根钝利别者,见道位中,圣者有二:一随信行,二随法行。由根钝利,立此二名。若钝根者,名随信行,彼于先时,随信他言,而行义故。若利根者,名随法行,彼于先时,由自披阅契经等法,随行义故。(《俱舍论颂疏》)
这里是说,在见道位中,有两种圣者,一是随信行,二是随法行。这两种圣者就是从根上立名的。钝根的人,叫做随信行。利根的人,叫做随法行。后面有简单的解释。在《大毗婆沙论》中的解释更为详细,补充如下。
什么是随信行?
问:何故名随信行?答:由彼依信随信行故,名随信行。谓依有漏信随无漏信行,依有缚信随解脱信行,依有系信随离系信行,由信为先得入圣道。如是种类补特伽罗从本以来性多信故,若闻他劝汝应务农以自存活,彼不思察,我为应作为不应作,我为能作为不能作,为有宜便为无宜便,闻已便作。或闻他劝汝应商贾,或应事王,或应习学书算印等种种伎艺以自存活,亦不思察,广说乃至闻已便作。或闻他劝汝应出家,亦不思察,为应出家不应出家,为能出家不能出家,为能持戒不能持戒,为有宜便为无宜便,闻他劝已即便出家。既出家已,若闻他劝汝应诵习,彼不思察,为应诵习不应诵习,为能诵习不能诵习,为有宜便为无宜便,为素怛缆,为毗柰耶,为阿毗达磨,闻他劝已即便诵习。或闻他劝营理僧事,亦不思察,我为应作为不应作,我为能作为不能作,为有宜便为无宜便,闻已便作。或闻他劝住阿练若,亦不思察,我为应住为不应住,我为能住为不能住,为有宜便为无宜便,闻已便住。彼渐次修圣道加行,展转引起世第一法,无间引生苦法智忍,从此见道十五刹那名随信行。(《大毗婆沙论》卷五四)
什么是随信行呢?简单来说,就是非常听信别人的话,听别人的劝,别人说好,他就信了,然后就去做了,自己不会思考(思察),不会去判断该做不该做,是否适合自己。(部分白话解释。)
什么是随法行?
问:何故名随法行?答:由彼依法随法行故,名随法行。谓依有漏法随无漏法行,依有缚法随解脱法行,依有系法随离系法行,由慧为先得入圣道。如是种类补特伽罗从本以来性多慧故,若闻他劝汝应务农以自存活,彼便思察,我为应作为不应作,我为能作为不能作,为有宜便为无宜便,审思察已然后作之,余广如前随信行说。彼渐次修圣道加行,展转引起世第一法,无间引生苦法智忍,从此见道十五刹那名随法行。 (《大毗婆沙论》卷五四)
什么是随法行呢?简单来说,就是人比较聪明,有思考能力,能够自己判断,什么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适合什么不合适。(部分白话解释。)
利根和钝根在时间上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是时间 —— “声闻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意思是说,以证阿罗汉来说,最快的话是三生,最慢的话,是六十劫。这里是虽然没说是小劫还是大劫,就算是以小劫来说,1680万年,60小劫也是10亿年了。想想这是多少生了,就是以劫数的平均寿命42000岁来说(依据佛教理论,人寿最高 84000岁,最低10岁),那也是6000生了。这还是以小劫来说的,如果是以大劫来说,那么还要乘以80,那就是48000生了。
所以,利根和钝根在阿罗汉的时间区别,至少是2000倍,当然,也可能是16000倍。
只“随信行”的风险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区别?虽然经典里面没有明说,但是不难推测出来。最重要的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这种有点“盲从”的“信”就很有风险了。比如说:
别人说一神教很好,应该信仰那些一神教。
于是就信了,也学习他们了。这样的结果对于佛教来说,就很糟糕了,甚至可能是南辕北辙的。
别人说修苦行很好,比如把一只手举起来,一辈子不放下。
于是就跟着做了,把手举了一辈子。
别人说某“大师”很厉害,有神通,是“佛菩萨”再来人。
于是就跟着这位“大师”了,成为了这位“大师”的弟子。当别人揭露他是假大师的时候,非但不醒悟,还去维护这位假大师。这样的事例在当今社会也太常见了。
所有的这些都是“盲信”的结果,因为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别人劝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道路”,必定是非常曲折的,必定会走很多弯路,最终能否到达目的都很难说,就算可以到达目的,那时间上来说,也要多出几千倍的。
除了时间上的巨大差异外,还要多吃更多的“苦”。就像上面那些无意义的“苦行”一样,所吃的苦没有意义。不仅不能帮助解脱。反而会因此更加沉迷于这些“苦行”。
狭义和广义,以及实际情况
依据《俱舍论颂疏讲记》来说,随信行和随法行是在见道位上的圣者的两种类别,意思是说,没到见道位的时候,是不能称呼一个凡夫是随信行或者是随法行的,这是依据严格的定义来说的。也可以算是狭义上的随信行和随法行吧。
广义上来说,就是把适用范围扩大。不仅这里介绍的两个概念如此,其实佛教里面很多概念也是如此的。从原本的狭义定义、严格定义演变成了广义的、宽松上的定义的。比如学佛中的“学”字,严格的“有学”定义也是指见道位后的圣人,“无学”是指证阿罗汉或成佛的圣人。凡夫只能称呼为“非有学非无学”。但是后来的“学”字也变成了广义的了,跟上学一样,只要是在学习佛法,都称呼为“学佛”的人了。
随信行和随法行在广义上也是如此。虽然我们都是凡夫,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自我审视一下,看看自己的学佛是随信行多,还是随法行多。客观来说,很难说一个人是完全的随信行,因为他多多少少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只是思考程度的深浅问题。同样地,随法行里面,也有随信行的成分,因为在证悟之前,只能依靠佛和佛经来学习(先排除缘觉和成佛的情况而言)。
因此,随法行和随信行并不是二选一,并不是排斥性的。看到了随法行的好处后(时间短,吃苦少等),我们应该多多提高“随法行”的成分,多多思考,谨慎选择,这样必定可以缩短最终所需要的时间,并可以更早地见道而证悟了。相信学佛的人,都想要早点证悟吧。
《俱舍论颂疏讲记》中的利根和钝根对比汇总(简略版本)
利根 | 钝根 | 说明 | |
---|---|---|---|
1 | 随法行 | 随信行 | 见道位上的名字差别 |
2 | 见至 | 信解 | 修道位上的名字差别 |
3 | 不时解脱 | 时解脱 | 时解脱表示需要满足6个条件时才能解脱 |
4 | 不动 | 退法、思法、护法、安住、堪达 | 阿罗汉位上的名字差别 |
5 | 不退 | 退法:证阿罗汉后有退 | 虽然会退,但会在此生一定会再次证阿罗汉 |
6 | 尽智、无生智 | 只有尽智,没有无生智 | 证阿罗汉后 |
7 | 俱解脱 | 慧解脱 | 区别:是否有灭尽定,有就是俱,没有就是慧。 |
8 | 灭尽定 | 无灭尽定,有定障 | “要修灭尽定的,起码是三果” |
9 | 三明六通 | 只有漏尽通,其他不一定有 | |
10 | 无 | 可以修成利根(练根、转根) | |
11 | 修超等至 | 无 | “要修超等至的, 起码是四果、利根” |
12 | 最快三生 | 最慢60劫 | 证阿罗汉的时间长度 |
时解脱的六个条件:
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 得好卧具,四、得好处,五、得好说法,六、得好同学也。
阿弥陀佛。
愚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