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请搜愚千一或直接输入ID: Yuqianyi1001。
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利根和鈍根 | 隨法行和隨信行 | 《俱舍論頌疏講記》中的利根和鈍根對比彙總

利根和鈍根的故事

說到利根,總會提起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因為慧能大師在出家前,大字不識一個,卻可以在聽到他人誦《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突然有所“悟”。然後決定出家求道,遇到五祖詢問來意時,直接了當地要“作佛”,後來便成為了禪宗六祖。

那鈍根是什麼樣子的呢?可能也有一個例子,那就是周利槃陀伽的故事了。在故事中,周利槃陀伽極其愚笨,連一首完整的偈語都記不住,記住了前面忘記了後面,記住了後面忘記了前面。後來佛陀只教他念六個字:“我拂塵、我除垢”,結果連這也記不住。後來佛陀再教他去清理其他僧眾的鞋子,這才讓他得以清除業障,然後他才能記住上面這六個字,深思它的含義後,證悟成阿羅漢了。(完整故事請參考《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31。)

兩個故事的開頭可謂是天壤之別,一個是最利根的例子,一句話就有所悟,併成為禪宗六祖。另一個是“最鈍根”的例子(其實是業障的關係),一句偈語都記不住,最終卻因為佛陀的善巧方便,以及他的依教奉行,最終成為了阿羅漢。所以,無論是利根還是鈍根,只要遇到善知識,並通過自身的努力,最終都會證悟成就的。

但是,利根和鈍根的核心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隨法行和隨信行

釋曰:名隨信法行,由根鈍利別者,見道位中,聖者有二:一隨信行,二隨法行。由根鈍利,立此二名。若鈍根者,名隨信行,彼於先時,隨信他言,而行義故。若利根者,名隨法行,彼於先時,由自披閱契經等法,隨行義故。(《俱舍論頌疏》)

這裡是說,在見道位中,有兩種聖者,一是隨信行,二是隨法行。這兩種聖者就是從根上立名的。鈍根的人,叫做隨信行。利根的人,叫做隨法行。後面有簡單的解釋。在《大毗婆沙論》中的解釋更為詳細,補充如下。

什麼是隨信行?

問:何故名隨信行?答:由彼依信隨信行故,名隨信行。謂依有漏信隨無漏信行,依有縛信隨解脫信行,依有系信隨離系信行,由信為先得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以來性多信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不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作。或聞他勸汝應商賈,或應事王,或應習學書算印等種種伎藝以自存活,亦不思察,廣說乃至聞已便作。或聞他勸汝應出家,亦不思察,為應出家不應出家,為能出家不能出家,為能持戒不能持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他勸已即便出家。既出家已,若聞他勸汝應誦習,彼不思察,為應誦習不應誦習,為能誦習不能誦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為素怛纜,為毗柰耶,為阿毗達磨,聞他勸已即便誦習。或聞他勸營理僧事,亦不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作。或聞他勸住阿練若,亦不思察,我為應住為不應住,我為能住為不能住,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住。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信行。(《大毗婆沙論》卷五四)

什麼是隨信行呢?簡單來說,就是非常聽信別人的話,聽別人的勸,別人說好,他就信了,然後就去做了,自己不會思考(思察),不會去判斷該做不該做,是否適合自己。(部分白話解釋。)

什麼是隨法行?

問:何故名隨法行?答:由彼依法隨法行故,名隨法行。謂依有漏法隨無漏法行,依有縛法隨解脫法行,依有系法隨離系法行,由慧為先得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以來性多慧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便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審思察已然後作之,餘廣如前隨信行說。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法行。 (《大毗婆沙論》卷五四)

什麼是隨法行呢?簡單來說,就是人比較聰明,有思考能力,能夠自己判斷,什麼是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適合什麼不合適。(部分白話解釋。)

利根和鈍根在時間上的區別

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我覺得可能是時間 —— “聲聞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意思是說,以證阿羅漢來說,最快的話是三生,最慢的話,是六十劫。這裡是雖然沒說是小劫還是大劫,就算是以小劫來說,1680萬年,60小劫也是10億年了。想想這是多少生了,就是以劫數的平均壽命42000歲來說(依據佛教理論,人壽最高 84000歲,最低10歲),那也是6000生了。這還是以小劫來說的,如果是以大劫來說,那麼還要乘以80,那就是48000生了。

所以,利根和鈍根在阿羅漢的時間區別,至少是2000倍,當然,也可能是16000倍。

只“隨信行”的風險

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區別?雖然經典裡面沒有明說,但是不難推測出來。最重要的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這種有點“盲從”的“信”就很有風險了。比如說:

別人說一神教很好,應該信仰那些一神教。
於是就信了,也學習他們了。這樣的結果對於佛教來說,就很糟糕了,甚至可能是南轅北轍的。

別人說修苦行很好,比如把一隻手舉起來,一輩子不放下。
於是就跟著做了,把手舉了一輩子。

別人說某“大師”很厲害,有神通,是“佛菩薩”再來人。
於是就跟著這位“大師”了,成為了這位“大師”的弟子。當別人揭露他是假大師的時候,非但不醒悟,還去維護這位假大師。這樣的事例在當今社會也太常見了。

所有的這些都是“盲信”的結果,因為缺乏獨立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別人勸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樣的“道路”,必定是非常曲折的,必定會走很多彎路,最終能否到達目的都很難說,就算可以到達目的,那時間上來說,也要多出幾千倍的。

除了時間上的巨大差異外,還要多吃更多的“苦”。就像上面那些無意義的“苦行”一樣,所吃的苦沒有意義。不僅不能幫助解脫。反而會因此更加沉迷於這些“苦行”。

狹義和廣義,以及實際情況

依據《俱舍論頌疏講記》來說,隨信行和隨法行是在見道位上的聖者的兩種類別,意思是說,沒到見道位的時候,是不能稱呼一個凡夫是隨信行或者是隨法行的,這是依據嚴格的定義來說的。也可以算是狹義上的隨信行和隨法行吧。

廣義上來說,就是把適用範圍擴大。不僅這裡介紹的兩個概念如此,其實佛教裡面很多概念也是如此的。從原本的狹義定義、嚴格定義演變成了廣義的、寬鬆上的定義的。比如學佛中的“學”字,嚴格的“有學”定義也是指見道位後的聖人,“無學”是指證阿羅漢或成佛的聖人。凡夫只能稱呼為“非有學非無學”。但是後來的“學”字也變成了廣義的了,跟上學一樣,只要是在學習佛法,都稱呼為“學佛”的人了。

隨信行和隨法行在廣義上也是如此。雖然我們都是凡夫,但是我們依然可以自我審視一下,看看自己的學佛是隨信行多,還是隨法行多。客觀來說,很難說一個人是完全的隨信行,因為他多多少少也會有自己的思考,只是思考程度的深淺問題。同樣地,隨法行裡面,也有隨信行的成分,因為在證悟之前,只能依靠佛和佛經來學習(先排除緣覺和成佛的情況而言)。

因此,隨法行和隨信行並不是二選一,並不是排斥性的。看到了隨法行的好處後(時間短,吃苦少等),我們應該多多提高“隨法行”的成分,多多思考,謹慎選擇,這樣必定可以縮短最終所需要的時間,並可以更早地見道而證悟了。相信學佛的人,都想要早點證悟吧。

《俱舍論頌疏講記》中的利根和鈍根對比彙總(簡略版本)

  利根 鈍根 說明
1 隨法行 隨信行 見道位上的名字差別
2 見至 信解 修道位上的名字差別
3 不時解脫 時解脫 時解脫表示需要滿足6個條件時才能解脫
4 不動 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 阿羅漢位上的名字差別
5 不退 退法:證阿羅漢後有退 雖然會退,但會在此生一定會再次證阿羅漢
6 盡智、無生智 只有盡智,沒有無生智 證阿羅漢後
7 俱解脫 慧解脫 區別:是否有滅盡定,有就是俱,沒有就是慧。
8 滅盡定 無滅盡定,有定障 “要修滅盡定的,起碼是三果”
9 三明六通 只有漏盡通,其他不一定有  
10 可以修成利根(練根、轉根)  
11 修超等至 “要修超等至的, 起碼是四果、利根”
12 最快三生 最慢60劫 證阿羅漢的時間長度

時解脫的六個條件:
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 得好臥具,四、得好處,五、得好說法,六、得好同學也。

俱舍論-九種無學

阿彌陀佛。
愚千一。

写于 August 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