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请搜愚千一或直接输入ID: Yuqianyi1001。
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佛教常見誤解之 —— 有神論和虛無主義

緣起

聖嚴法師有句話在他的自傳中最被強調,最被重複,這句話就是 ——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 —— 此後法師的一生都在以這個為契機,為使命,傳播正信的佛法,正所謂“盡形壽,獻生命”。

回望個人的經歷,在學佛前也聽說過佛教,也聽到過許多別人對它的理解和評論。在學佛後才發現,原來佛教和普通人印象裡面的佛教差異那麼大,有時是完全相反的,有些明明是佛教極其反對的東西,如虛無主義,卻被有人反過來認為佛教就是虛無主義,可見誤解之深廣。

即使是學佛以後,隨著學習的程度不同,也能發現在學佛前幾年的理解還是有不少偏差的。所以從誤解的角度看學佛,其實一個不斷糾正誤解的過程了。或許幾年後,我會再次來糾正自己的偏差……所以請一定以參考的眼光來看我的文章,以謹慎的態度來審視這些觀點,其實這本也是求學應有的態度了,無論所學的是什麼。

誤解之 —— 佛教是有神論的

首先,要明白“有神論”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承認有一個,或多個至高無上的神祇主宰著世間的一切,甚至是世界的創造者。如果是承認只有一個神祇的,就叫做一神教。如果是承認多個神祇的,就叫做多神教。無論是一神還是多神,都是有神主宰論,簡稱為“有神論”。這裡的神祇,都是絕對權威的,至高無上的存在,很像古代的帝王,擁有絕對的統治,絕對的生殺大權。同時或多或少地否定個體的獨立人格和意志,要麼完全否定個體,要麼必須迴歸神祇或神我合一才算是完整的了。

第二種:承認有神祇的存在,但他們是各司其職的,正如社會上的不同角色一樣,但他們並沒有能力去主宰一切,無論是有情的生命還是無情的物質。

如佛經經典裡面有山神,河神等。

《地藏經》卷一:“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如佔山且依賴山來生存的的,就稱為山神,佔河且依賴河流來生存的就是河神,能夠興雲佈雨是龍神,能夠掌管雷電的是雷神。他們都是各司其職的,要麼是自己有福報可以佔山為王,要麼就是受到福報更大的神祇的任命。無論哪種,他們本身也還是眾生,有我執,有自我為中心,會自私自利,自然就會有貪嗔痴,從而有煩惱,繼而生老病死,受到“輪迴”的束縛。

真正瞭解佛教的人一定會知道因緣法,或緣起法,因為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佛教教理。緣起法的意思,就是說一切事物的生住異滅,一切生命的生老病死都離不開因緣。歡迎參考我的文章進一步瞭解 ——《佛教中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理論 —— 緣起和中道 | 佛教哲學中最根本的理論》。

因此佛教其實是第二種,即承認有神祇的存在,但並不認為他們是永恆不變的,更不認為他們有能力掌管一切。所以說,佛教其是無神論的,佛教不承認有能主宰一切的神祇的存在,這個說法也完全契合佛教的根本理論 —— 因緣法。

誤解之 —— 佛教是虛無主義

這樣的觀點很可能是產生對“空”,“空性”的誤解,如說“四大皆空”,就以為什麼都沒有了。事實上,這種看法正是佛教所極為批判的,甚至為此還有一個專有的名詞,叫做“惡取空”。從“惡”字上就可以看到這種誤解的嚴重程度,“取”是“執取”,而這裡的“空”就是什麼都沒有了。

進一步的解釋則可以看佛經原文:

《大寶積經》卷112: “如是迦葉!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大慧。因是故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大慧。無所有增上慢者。是名為壞。”

本來“執著有”是不對的,“執著空”也是不對的,“執著”任何事物其實都是不對的。但在“執著有”和“執著無”兩個都錯誤的情況下,兩權相害取其輕,不如“執著有”還比較好辦一些。如何好辦呢?佛經中接著說: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善男子!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誰有智者服藥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見勝起空見,空治有病,無藥治空。”

以生病為例,如果有人執著(實)有這個病,可以用“空”來對治,但如果這個人執著的是空這種病,那完蛋了,無藥可治。另外前面兩段經文還直接說了這種“惡取空”的人,必定是“增上慢”,增上慢即是傲慢中非常嚴重的那種,而傲慢之人必定無慚無愧,從而放逸、放縱,最終自害害人了。

那麼什麼是對空性的正確理解?以及又該如何調和實際的生活呢?

《古尊宿語錄》卷十二: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

意思是說,在理論上,觀念上不接受一個實有的塵埃,就是連最小的東西都不認為它們是實有的。再次切記,佛法上認為因為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緣起法,因緣所生的,不是固定的、永恆不變的。

在現實生活中,在修行上,一切的佛事都要去做,且要如理如法的去做,而絕不能“因理廢事”。佛事是指出家人該做的事情,對於在家人除了修行上的功課之外,當然還有世俗的責任,這些也都是該做的事情了。 所以另一個版本的後一句說,“萬事門中不捨一法”,萬事就包括了一切出家人該做的事情和在家人該做的事情了。

如果想要對空性有一個進一步理解,可以參考我的文章《我對空性的理解 | 理解空有是打開大乘佛學的金鑰匙》。

以上。 愚夫合十。

歡迎訂閱我的微信公眾號。 鑑於2018年後註冊的微信公眾號無法留言,歡迎通過信箱和我交流,jeffwoo2019@gmail.com

写于 March 1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