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1):有关净土宗

问:有没有方法在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往生净土?

答:往生故事中有提前舍报走的。不过,不太推荐,怕有人水平不到随便效仿,结果造成自杀就不好了。所以近代净土大师印光大师说:老实念佛,敦伦尽分。就是提醒大家,别忘记了我们的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等)。

问:五逆十恶之人,可否往生极乐净土?

答:可以的,请参考: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当花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CBETA 2024.R2, T12, no. 365, p. 346a12-26)

问:经中有说过「临终一念十念」也能往生净土,而经中亦有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样的说法有冲突吗?

答:不冲突,善根福德因缘很少的人,根本没有机会在临终念佛,要么自己昏迷,要么没有助念。 这样的情况非常多,仔细观察就可知道。

问:维摩经观如来前中后际不来不去不住。金刚经讲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观经则讲有佛来迎接往生。是否矛盾如何解释?

答:不矛盾。前面两个是从胜义谛的角度解释如来。也可以说是法身。法身通常就是胜义谛的意思。 最后一个只是从世俗谛的角度说明了一件事。在往生时如何如何。

问:往生净土之前累世所做恶业,会因为往生净土这一次而缘缺不生了吗?如果从此而过去的恶业不受生恶道报,那不就是类似如须陀洹那样初果圣人?是见道位的菩萨?还是十住位菩萨?修净土必须发愿要从净土还要再回娑婆世界修菩萨道的。

答:净土有凡夫,有阿罗汉,有菩萨,有一生补处。凡夫不堕恶道是因为缘缺不生。因为净土的特殊环境,无法作恶行恶。 “修净土必须发愿要从净土还要再回娑婆世界修菩萨道的。” 不一定的,佛陀也可以在净土度化众生的。比如阿弥陀佛。一生补处就是候补佛位了。至于要不要回秽土,取决于他的发愿,但不是必须的。

问:“净土”中的众生们,会有个体的意识吗?

答:当然会有。每个众生乃至佛的第八识都是相互独立的。第七,第六识都是从各自独立的第八识所生。

问:如果第八识业力的种子依旧存在,那么他们怎么摆脱“轮回”?怎么达到“无生法忍”呢?这和“涅槃”会不会有矛盾呢?

答:往生净土是一个方便法,意思是凡夫也可以往生,带业往生。凡夫即没有见道了。依靠净土,依靠阿弥陀佛的特殊愿力,往生净土后,就不会再堕入恶道,而且一生补处(就是可以修到佛的候补位)。 这样,虽然是凡夫,但是往生了净土后,相当于脱离了“六道轮回”。所以,净土法门很特殊。

问:所以用通俗点的话说,“往生净土”是一种“先上车再补票”的方法,虽然不是很规范,但是也能让我们到达目的地。我可以这么理解么?

答:往生净土是很规范的啊。如果用一个比喻的话,试试这个。假如我们的小目标是“一个亿”,那么普通人要非常努力,多少辈子累计,才可能成功。而如果有一个人,可以投胎到富贵人家,那么一下子就可以成功了。往生净土 —— 就像是这样的投胎了。其实,比喻很难完全一致的,只能比喻个别角度。

阿弥陀佛
愚千一

写于 August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