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佛经中的“另类”解读
上一篇文章《你知道吗?你的手机号里面也蕴含了佛法》,里面提到了用带数字的佛法概念去解读数字,一旦了解了这个“套路”(规则)以后。就能够去“解读”任何带数字的内容了,比如手机号,生日,身份证,门牌号等。
前一篇文章里面的解读,是用佛法来解读一般性的东西,或日常的东西,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观点新奇 —— 如果以此作为接引的手段,也未尝不可。反之,沉浸其中而忘记了最终的目标,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上面提到的佛法,都是比较常规的。接下来这篇文章想要再介绍一些更加“另类”的解读。
示例一:善生礼六方
《善生经》(在《长阿含经》卷11)在讲了一个善生每天礼拜六方的故事,善生遵照父亲的遗训,作礼的时候,必须先礼六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这位善生并不知道为何要礼六方,而只是遵照他父亲的话去做。
于是佛陀就告诉他,是有一个礼拜六方的做法,但不是礼这六个方向(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而是另外的“六方”。
《长阿含经》卷11:「佛告善生:「当知六方,云何为六方?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CBETA 2024.R1, T01, no. 1, p. 71c5-8)
这就相当于佛陀,重新解读了下这个原本可能是外道的六方。这里用六方分别代表了六种我们需要恭敬的对象:父母、老师、妻子、亲戚朋友、童仆丫鬟以及修行人。
恭敬物理上的六个方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正有必要恭敬的,一定是有意义的人和事。这样的恭敬才有意义,这就是佛陀要重新解读“六方”的原因了。所以,善生之后还要继续礼拜六方,因为这是他父亲的遗训,不遵守就对不起他父亲。但是礼拜六方的时候,就会想到六方所代表的含义,心中对他们充满感激。
这就是佛陀的方便善巧,无需改变对方的形式,而只是通过重新解读,让它具有了更高的意义。
示例二: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CBETA 2024.R1, T48, no. 2008, p. 352b10-12)
如果以常规的方式来介绍观音菩萨(即观世音菩萨),要么从佛经中找出观世音菩萨的各种故事来介绍了,例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相度众生的故事;或者是《悲华经》中不眴太子发愿度众生的故事;或是其他故事。或说介绍《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的修行方法等。要么就是各种民间神话传说了,如妙善公主的故事,不肯去观音的故事。
在《坛经》中,慧能大师并没有以常规的、传统的方式来说观世音菩萨,而是非常直接了当地说 —— 慈悲即是观音。意思是,当你的慈悲现前的这一刻,你就是观音菩萨了。或者说,与其外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不如回归自心,增长自己的慈悲心,慈悲心能够时刻现前的时候,那你不仅是自己的“观音菩萨”,你也是他人的“观音菩萨”了。
因为你慈悲心现前的时候,再加上平常学修累积的智慧和福德,那你就能像观音菩萨那样,求人于危难当中了。虽然无法像各种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那样大显神通,但只要具备了慈悲心,一定可以帮助到他人的,或许是一次燃眉之急,或许只是一句安慰人、鼓励人的话,也一定会让人感受到温暖 —— 而这,正是人世间的“观音菩萨”了。甚至可以说是,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圣严法师在教导观音法门的时候就提倡说:念观音,求观音,学观音,做观音。念和求观音不必多说,学观音时,重点就是学习他的慈悲精神,做观音即是以慈悲心利他了。
《坛经》中的原文提到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上面用观世音菩萨为例进行了说明,以此类推,对于大势至菩萨、释迦摩尼佛和阿弥陀佛也可以做同样的解读了。
示例三:五无间罪的“另类”解读
众所周知,在佛教中的一切恶业,以五无间罪是最重的恶业,造了五无间罪,必定堕入最恐怖的无间地狱。所以,一般的佛经,以断恶行善的角度来说,认识和断除这五无间罪是最首要的。
什么是五无间罪呢?即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和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无需多解释了。杀阿罗汉是指对方是已经断除了一切烦恼的声闻乘圣者,所以杀阿罗汉就是杀害一个圣人,罪当然不小。破和合僧是指因为两舌、妄语而令原本和合的僧团分裂成两个僧团了。最后的出佛身血,即是指在释迦牟尼佛还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想要篡位,想要当佛教的老大,对释迦牟尼佛起了谋害之心,用了各种手段来伤害佛陀,但是因为佛陀智慧和福德,佛陀是不可能被杀害的。所以对佛陀的最大伤害,就让佛受伤出血了。
从上面这段解释来说,不难看出这五无间罪的严重程度。别说佛教了,就是以普通社会来说,杀父、杀母都是罪大恶极了,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了。
但是在《楞伽经》中,佛陀又做了一番“另类”解读。
《大乘入楞伽经》卷4〈3 无常品(四-五)〉:「佛告大慧:「五无间者,所谓: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怀恶逆心出佛身血。大慧!何者为众生母?谓引生爱与贪喜俱,如母养育。何者为父?所谓无明,令生六处聚落中故。断二根本,名杀父母。云何杀阿罗汉?谓随眠为怨如鼠毒发,究竟断彼,是故说名杀阿罗汉。云何破和合僧?谓诸蕴异相和合积聚,究竟断彼名为破僧。云何恶心出佛身血?谓八识身妄生思觉,见自心外自相共相,以三解脱无漏恶心,究竟断彼八识身佛,名为恶心出佛身血。大慧!是为内五无间,若有作者,无间即得现证实法。」(CBETA 2024.R1, T16, no. 672, pp. 607c18-608a1)
在上面这段经文中,佛陀对于父、母、阿罗汉,以及破僧和出佛身血都做出了“另类”的解读,而非常规的解读。
- 母亲:这里的解读是“爱”,“爱”是能生众生的母亲,这里的“爱”是指欲爱、贪爱。
- 父亲:这里的解读是“无明”,即贪嗔痴中的“痴”,表示不明白佛法,尤其是解脱法、菩提法。
- 杀害阿罗汉:解读成断除烦恼。
- 破僧:这里指五蕴,断除了“异相”的五蕴是破僧。
- 出佛身血:这里指八识,破除了因为八识而产生错误的认知,是出佛身血。
然后总结说,如果造了上面这五种另类的“内五无间罪”,不仅不会堕地狱,还会立即证悟,证得诸法实相。不过,因为以上的解读特别“另类”,所以佛陀还是在后面补充地说到,上面的是“内五无间”,另外还有“外五无间”,而这个“外五无间”就是常规所说的了,如果造了“外五无间”,那还是要堕无间地狱的。经文如下:
《大乘入楞伽经》卷4〈3 无常品(四-五)〉:「复次,大慧!今为汝说外五无间,令汝及余菩萨闻是义已,于未来世不生疑惑。云何外五无间?谓余教中所说无间」(CBETA 2024.R1, T16, no. 672, p. 608a1-4)
总结
包括上一篇文章,以及这篇文章中的“另类”解读,我们一共介绍了这样的四种解读:
- 用佛法来解读一般的事物,看起来和佛法没关系,但是用数字作为联系,巧妙地进行解读。比如用佛法来解读手机号。
- 用佛法来解读外道的某种仪式,例如,同样是礼拜六方,外道礼拜的是六个方位而已,而佛陀用来代指六种我们应该恭敬的对象。
- 同样都是佛法,用佛法的内在来解读佛教外在的事物。如用内在的慈悲来解读外在的观音菩萨。
- 同样都是佛法,用佛法来反转一些常规的说法。例如,用内五无间来反转外五无间。
这里其实也隐含了一个可以解读的顺序,即解读的内容要高于被解读的内容,这样解读起来才能顺理成章,顺序分别是:
- 佛法 高于 一般的事物,外道。
- 佛法的内在 高于 佛法的外在(或事项)。
- 佛法的究竟法 高于 佛法的方便法。
正是前者高于后者,才让这个解读更具有意义、内涵。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重点学习佛法的核心教义,其次是佛教的外在(或事项),最后才是一般的知识。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深入教义,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自由自在地、如理如法地进行“解读”,广结善缘。
阿弥陀佛。
愚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