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如來藏要當心印度教的梵我一如,因為它們太相似了!

備註:這個是梵語Om(漢字用唵,發音ōng),即是印度教的標誌,也是佛教諸多咒語的首字,更是藏傳佛教中的種子字。

如來藏思想在漢傳佛教中特別流行,不僅被禪宗所接納和採用,就是漢傳佛教的其他宗派,如天臺,華嚴和淨土等也不免受到影響。勉強說來,只有玄奘大師後的新唯識才算是和如來藏保持了畢竟清晰的邊界,證據可參考《成唯識論》和《瑜伽師地論》,這兩者都不涉及如來藏,甚至還批評了“本來清淨”一類的觀點。

然而,如來藏思想從佛教史發展來看,是後期才比較流行的思想,再後期一點就是秘密大乘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密教。根據很多人的說法,密教的思想又是延續了的如來藏思想。關於密教和印度教的討論已經足夠多,總結來說,無非是極其相似,不僅思想上的內容很相似,就是外在的形式,事項上的修煉都是極其相似的。不過,這點就不在這裏展開了。

回到如來藏和印度教來說,這兩者也有很多觀點是非常相似的。難怪有人說,學習如來藏者,要警惕下,仟萬不要最終變成了印度教神我的信徒。如果那樣的話,那真是非常可惜了。

實際上,很多人學習如來藏的朋友,都不太關註和了解印度教的神我思想,甚至從來冇有去了解過印度教的神我思想。經常有人開玩笑說,如果不註意區分的話,哪一天遇到了印度教的信徒,可能會有一種相見恨晚的相似感。

如來藏和印度教神我思想的對比

有鑒於此,在chatGPT4.0的幫助下[1],總結了如下的相似之處:

  1. 人人都有佛性/Brahman
    • 如來藏強調人人都有佛性,這一佛性是純淨無瑕(本來清淨)的,只是被無明和煩惱所遮蔽。
    • 印度教的觀點是每個生命體都有ātman,都是Brahman的一部分。人的真我(ātman)被視為神聖的、永恆的,並與宇宙的自我(Brahman)相一緻。
  2. 修行是淨化的過程
    • 如來藏思想中,通過修行和實踐,衆生可以去除遮蔽佛性中的染汙(煩惱和無明),最終達到覺悟。
    • 在印度教中,通過內觀、瑜伽和冥想來淨化自己,個體可以認識到自我與Brahman的一緻性,從而超越生死輪回,達到解脫。(Brahman很多人翻譯為是“梵”,即“梵我一如”是其根本思想)
  3. 不二教義
    • 如來藏思想中的佛性與一切衆生之間冇有本質的區別,只是在現象上出現了差異。經常強調“不二”或“一如”的觀念,即萬物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皆為佛性或如來藏的體現。
    • 印度教的Advaita Vedanta(非二教義)也強調一切皆是Brahman,所有的區分和差異都是表面的、相對的。
  4. 佛性與神我
    • 雖然強調無我,但也認為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真理或本質,即如來藏或佛性。
    • 印度教認為,雖然世界是多樣的,但背後有一個統一的原則或本質,即Brahman(宇宙自我)。
  5. 佛性與神我都是永恆的
    • 在佛教中,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只有如來藏,即佛性,是不變的,是衆生最終的歸宿。
    • 在印度教中,整個宇宙、物質世界(prakriti)都是變化的,而唯一不變的是真我(ātman)和宇宙自我(Brahman)。
  6. 悲心與普渡
    • 如來藏思想中強調,因為每個衆生都有佛性,所以每個衆生都值得被憐憫、被救渡。
    • 印度教中也有對所有生命的尊重,因為每個生命體都有神聖的ātman。所以印度教中吃素的人非常多,甚至比佛教徒中吃素的還多。
  7. 覺性(內在指引)
    • 在佛教中,如來藏或佛性是一個內在的、固有的潛力或本質,它可以指引衆生走嚮覺醒。
    • 在印度教中,內在的ātman是個體真實的自我,也是指引個體走嚮靈性覺醒的核心力量。
  8. 真實本質
    • 佛教中的法(Dharma)表示宇宙的法則或真理,與之相應的如來藏是每個衆生內在的真實本質。
    • 印度教中的Dharma也指代宇宙的秩序和法則,與之相應的ātman則是每個生命體的真實本質。
  9. 對真實的追求
    • 佛教中,真實的本性(如來藏)被遮擋,但修行可以揭示其真實。
    • 印度教中,真我(ātman)被無知(avidya)所遮擋,但通過修行和知識,人們可以認識其真實本質。
  10. 不可說——非語言的真理體驗
    • 如來藏或佛性的真實體驗被描述為超越言語的,是一種直接、非概念的體驗。
    • 印度教的神秘主義者也經常描述Brahman的體驗是超越言語和思想的。
  11. 無明
    • 如來藏思想中,衆生之所以未能認識到自己的佛性,是因為被煩惱、無明和妄想所迷惑。
    • 印度教描述,衆生之所以身處苦難,是因為avidya(無知)遮擋了他們對ātman和Brahman的認識。
  12. 智慧與慈悲
    • 在佛教中,智慧和慈悲是兩個不可或缺的品質。智慧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到如來藏,而慈悲則是佛性的體現。
    • 在印度教中,jnana(知識或智慧)和bhakti(奉獻或虔誠)是兩個重要的修行途徑,它們幫助修行者認識到ātman與Brahman的關係。
  13. 對神秘體驗的追求
    • 如來藏思想中,(指某些宗派)某些修煉和冥想的目標是達到神秘的體驗或覺悟,這是直接體驗佛性的一種。
    • 印度教的某些傳統,特別是與瑜伽和冥想相關的,也追求神秘的體驗,作為與Brahman連接的直接證據。

通過以上的對比可知,兩者的相似程度實在是太高了,有些地方只要把名詞一換,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為什麼佛陀要講“如來藏”?

可能有人會問了,那為什麼佛要給大家講如來藏呢?如來藏相關的經典非常之多,常見的就有如《楞嚴經》《如來藏經》等。在《如來藏經》,佛陀用了九個比喻來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藏。這九個比喻分別是:

  1. 金藏比喻:如同在砂石之中藏有純金,雖被砂石掩蓋,但金的本質仍然純淨。
  2. 稻穗比喻:如同稻穗中有稻粒,但需要去殼才能看到。
  3. 蜜藏比喻:如同蜜被蜜蜂窩掩蓋,需要打開才能取到甜蜜。
  4. 油藏比喻:如同芝麻中有油,但需要壓榨才能提取油。
  5. 火藏比喻:如同木頭中存在火,但需要摩擦才能點燃。
  6. 牛乳藏比喻:如同在牛乳中存在黃油,但需要經過處理才能提取。
  7. 寶藏比喻:如同在地下藏有寶物,但需要挖掘才能找到。
  8. 芽藏比喻:如同在種子中存在芽苗,但需要適當的條件才能生長。
  9. 水藏比喻:如同在源泉中存在清水,但需要挖掘才能流出。

不過在這些經典中,佛陀並冇有說明為何要講如來藏?直到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中,“一切佛語心品之二”: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衆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複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汙,一切諸佛之所演說。雲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於求那,周遍不滅。世尊!彼說有我。」

直譯: 當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問佛:「世尊,您說過,如來藏的本性是純淨的,具有三十二的特徵,存在於所有生命體內,就像一件被骯髒的衣物包裹的珍貴寶石。如來藏始終是恆定不變的,但被五蘊、六界、十二入等的骯髒衣物所覆蓋,也被貪心、瞋恨、無知和虛假的想法所玷汙。所有的佛都這麼說過。那麼,世尊,為什麼您和外道一樣也說有「我」存在,認為這個「我」是永恆、創造者、獨立的如來藏,且永不消失?」

評論: 這段經文中,大慧菩薩摩訶薩詢問佛關於如來藏的教義與外道(異教徒)的觀念之間是否有區別,尤其是在“我”的存在概念上。其中有兩個重點值得關註:

  • 第一:外道也說有我,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永恆不變的、不會消失的“我”。
  • 第二:世尊也說有我,且這個我就是如來藏,它的本性是純淨的。並且用了“髒衣服包裹著的寶貝”來比喻,這個比喻和《如來藏經》的比喻類似。

然後佛陀就回答了大慧菩薩的這個提問。

經文: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

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複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是名說如來藏。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所說之我。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直譯: 佛對大慧菩薩摩訶薩說:「我所說的“如來藏”與外道說的“我”是不一樣的。大慧,我有時候會用“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這些語句來描述如來藏。而如來、應供、等正覺之所以這樣說,是為了幫助那些害怕“無我”觀念的人理解,並指出真正的如來藏是超越妄想和任何事物的。

未來和現在的菩薩摩訶薩,不應該執著於“我”的觀念。就像陶工用泥和各種工具製作各種器皿,我也用各種智慧和方法,或說有如來藏,或說無我。主要是因為這些原因,我談論如來藏,這與外道的“我”是有區別的。我談論如來藏,是為了引導那些抱有“我”觀念的外道(異教徒或不同宗教的信徒),希望人們能遠離錯誤的、虛妄的“我”的觀念,進入三種解脫的境界,迅速實現最高的覺悟,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不是這樣,那麼我的說法就會和外道說的“我”一樣。因此,大慧,為了遠離外道的觀念,你應該依賴無我的如來藏。」

評論: 這段經文主要是佛陀解釋“如來藏”的概念,強調其與外道所說的“我”有所不同,並鼓勵大慧菩薩摩訶薩遠離“我”的執著。同時,這裏點出來了佛陀說如來藏的兩個原因:

  • 第一:“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是為了幫助那些害怕“無我”觀念的人理解,並指出真正的如來藏是超越妄想和任何事物的。其中“無我”是基礎佛法和般若係的重要思想。
  • 第二:“開引計我諸外道故”,白話為,是為了引導那些抱有“我”觀念的外道(異教徒或不同宗教的信徒)。意思,用“如來藏”這樣近似外道“我”(ātman)的概念吸引外道,這樣外道更容易相信佛法,然後再把外道引導進入“三解脫門”。而三解脫門的內容即是空、無相、無願。這樣就能迅速獲得最高的覺悟 —— 即是成佛了。

而三解脫門正是基礎佛法和般若係(或中觀)的重要思想,這樣兩次都回歸到了基礎佛法和般若法門了。

總結

換句話說,如果你能夠接納“無我”的思想,並不會害怕。同時又知道三解脫門是成佛的快速途徑,那麼其實是冇有必要額外再去學習一個和外道相近的“我”的“如來藏”思想的。

而如果你害怕“無我”,總覺得那就是一種虛無的感覺,要有一個“我”才覺得踏實。那麼你就可以學習下如來藏了,因為如來藏裡面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們有一個本來清淨的自性,一個本來清淨的如來藏。

只是為了避免這個如來藏和外道的“神我”(ātman),一定要記得多多學習無我和三解脫門,而無我和三解脫門的講解,多在阿含經和般若係經典中。

祖師大德們肯定也註意到這點,所以,在講解如來藏時,一定要搭配講“空如來藏”,這樣才不至於墮入外道的“神我”上而認為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無論那個東西叫什麼 —— “我,如來藏,自性。這也是“如來藏”思想的中道: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以及空不空如來藏。

再補充一點,當年禪宗達摩祖師來漢地弘傳禪宗時,最早用的正是這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來“以心印心”。直到五祖弘忍大師時,才開始用《金剛經》,不僅因為它更簡練、還因為它說無我更加直接。結果使用《金剛經》的年代也不多,禪宗又開始推崇起《楞嚴經》來了,而且幾乎不提《楞伽經》中,佛陀對大慧說的,佛陀說如來藏是說給那些害怕“無我”,以及外道中執著有我的兩點重要原因了。而重心也從無我之如來藏,變成了有我之如來藏(把如來藏當自性就是有我之如來藏,這裏的“自性=我”),這實在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了。

對於如來藏的發展感興趣朋友,不妨可以參考下:

  1. 印順法師的《如來藏之研究》。 https://deerpark.app/reader/Y0037/1
  2.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華嚴心詮》中的第四章:直顯真源——佛了義實教。https://ddc.shengyen.org/?doc=07-14-008&tree_id=j1_3828 。

其他參考:

  1. chatGPT4.0對於如來藏和印度教相似性的的回答 https://chat.openai.com/share/3cf8ed4d-374a-4758-bd30-482a2a4fe775
  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 https://deerpark.app/reader/T0670/2
  3. 我之前的文章:嘗試對比中觀、唯識和如來藏 https://mp.weixin.qq.com/s/n1RfPHv65iJtp1WmARvSNQ
写于 September 3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