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上的教科書和課外書

在學校學習時,我們可以將書籍分為兩類:教科書和課外書。這兩種書籍在內容和作用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課外書通常更加引人入勝,充滿故事情節,易於閱讀。然而,它們無法提供係統的知識學習。相對而言,教科書可能顯得冗長晦澀,讀起來睏難重重,甚至可能需要完成相關作業。然而,通過學習和研究教科書,我們可以有機會有係統地積纍知識,獲得學位,培養專業技能,最終成為領域專家,甚至進一步深造。

佛學領域也可以劃分為這兩類書籍:教科書和課外書。教科書明顯是佛教的經典,例如三藏經典。然而,我們不必局限於古代經典,因為現今也有許多優秀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性質類似於古代論著。課外書則大多為初學者編寫,內容較易理解,可以幫助推廣佛學。

舉例來說,《西遊記》就是一本優秀的“課外書”,廣泛流傳,是一部神話小說經典,深受80後和90後一代的喜愛。然而,明顯地,《西遊記》並不是傳統佛學老師會推薦的課外書。許多暢銷的佛學書籍實際上是課外書,例如《佛陀傳》和《了凡四訓》等。 然而,就像學生畢業不能僅僅依賴課外書一樣,佛學也不能僅僅依賴課外書。可惜的是,很多人在佛學上僅僅停留在閱讀課外書的層面。

那是否僅僅閱讀流行的佛經就足夠呢?如果一個人只閱讀課外書而從未涉足教科書,那通常意味著他們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冇有深入的佛教信仰。他們可能是潛在的信仰者,或者正在探索信仰的階段。而真正的佛教徒通常會涉足“教科書”,如《心經》、《金剛經》、《法華經》和《楞嚴經》等經典。這些經典非常熱門,許多人都會閱讀。但這是否可以被視為教科書呢?

在學佛過程中,有一個重要問題是:你是追求信仰還是追求真理?如果你追求信仰,那麼閱讀一本經典如《阿彌陀經》可能足夠了,甚至連經典都可以不看,只需持續念誦佛號即可。然而,對於那些追求真理、認真研究佛學、關心佛法的人來說,僅僅閱讀暢銷佛經(如《心經》)等可能不足夠。

類比學生的學習過程,教科書通常具有嚴密的組織和邏輯。必須先上小學,然後才能進入中學,再上完中學才能進入大學,然後是研究生和博士階段。冇有人會跳過小學和中學直接進入大學。但是,在佛教領域,我們卻經常看到一些人直接閱讀大學級別的教科書,這種情況可以被視為信仰和佛學的混合。他們將佛經視為信仰的工具而非學習和研究的對象。

課外書雖然適合廣大無信仰或初學者,因為它們的內容通常易懂,用語現代化。然而,為了普及佛法,有時候這些書籍可能會模棱兩可或者含糊其辭,甚至可能與佛教正理相矛盾。很多人對佛教的誤解正是源自這類低質量的書籍,或者是別有用心者的斷章取義。對於這種情況,應該回歸到教科書,研究佛經原文,了解語境和上下文,以消除誤解,回歸到佛教正理。

對於那些有誌於研究佛學和佛法的人,我提出以下建議:

  • 可以閱讀課外書,但不要停留在此,應逐漸深入體係。
  • 流行的佛經可以閱讀,但不應將其視為教科書,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太適合。
  • 應按照體係有序地學習,即使已經閱讀了熱門佛經也要回歸到基礎內容。

最後,我推薦閱讀我之前撰寫的幾篇舊文,供參考:

  • 《寫給年輕人學佛的建議 學佛的框架和順序 現代佛學的教學大綱》 https://mp.weixin.qq.com/s/LFvv6Xs-ANdJf-SXjL6czw
  • 《以結構化的五個層次解讀<心經>》https://mp.weixin.qq.com/s/mzAc0Rn26G7Wd0CuqteebQ
写于 September 2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