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什么是执着?| 一文说清楚佛教的执着是什么 | 我执和法执
经常在学佛群里面听别人提起“执着”,尤其是说别人执着的特别常见。可是认真地问对方,什么是执着时,又通常得不到正面的回应。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说执着,却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执着。更糟糕的是,甚至有人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了,被人说这也是执着,那也是执着,仿佛就没有不是执着的东西了。如果是这样,那真的很有必要来讨论下,到底什么是执着了。
世人的执着
先来看看一些例子吧。
- 有人说:必须去海外留学,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
- 有人说:必须考上985,211(指排名靠前的大学),人生才是圆满的。
- 有人说:必须学会AI,才会有前途。
- 有人说:必须去国外旅游几次,人生才有意义。
- 有人说:必须学会一项乐器,才能考上好的大学。
- 有人说:女人若不学会化妆,将来就没人愿意娶。
- 有人说:女儿大了就得嫁人,嫁人了才会幸福,才有归宿。
- 有人说:除非用上了xxx品牌的包包,否则人生就是缺憾。
- 有人说:非某某不嫁,如果错过他,我会后悔一辈子。
- 有人说:我非某某品牌的coffee不喝。
- 有人说:只有某某茶才是真正的茶。
- 有人说:只有考上公务员才有出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要留意下,几乎每天都会听到类似的言论了。这些都是“执着”,而且都是普通人的执着。仔细看看这些例子,不难总结出来这里的规律 —— 那就是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才是圆满的,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有价值的。“只有这样”是指单一选择,单一因素,才能有最好的结果。肯定这“单一选项”的同时,也否定了其他选择了。我们不妨把个规律叫做“一因一果”。
事实上,这种“一因一果”正是诸多执着的本质,即对前因后果的错误认知,产出了执着。通常来说,想要达到某种结果,一般都是有很多种选择的,所谓 ——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状元。如果你的目标是想要成为一个状元,那么任何一个行业里面都有状元,都是可以成为其状元的。至于你要选择哪个行业,应该综合考虑,尤其是结合自身的优点、特长来说。这样选择一个合适的行业,才最有可能成为其状元了。
学佛人的执着
不仅世人会有很多执着。其实学佛人,也是有很多执着的。比如说:
- 有人说:必须拜地藏菩萨忏才能清除罪障。
- 有人说:必须念佛这一门,才有解脱的可能。
- 有人说:只有某某师父,才是真正的老师(指善知识,下同)。
- 有人说:只有某某宗派,才是真正的佛法。
- 有人说:没有神通作为证明,就不能认定老师的证量。
- 有人说:必须穿破衣服,用旧东西,过得像乞丐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 有人说:瞧,那和尚还用iPhone呢,还坐大品牌轿车,算什么出家人啊。
- 有人说:必须每天念《楞严经》100遍,否则无法开悟。
- 有人说:必须修习密宗法门,其他流派都太浅薄。
- 有人说:数息打坐就是修行,研读经论纯属多余。
- 有人说:只有在深山老林闭关,城市里的修行都不算数。
除了“一因一果”的例子之外,这里又多了一些不同的“执着”的例子。那就是只有这样,才是那样。比如,只有打坐才是修行,这不仅把打坐和修行划上了等号,还直接排除了其他的选择。否定了持戒、念佛等其他方式也是修行。这显然违背了大多数人的认知。
什么是执着?
先不讨论佛教的核心,先看对执着的定义和描述,ChatGPT的这个总结相当到位了。摘录文字如下:
在佛教中,”执着”是一个核心概念,通常指对物质、想法、情感等的过分依赖或固执。以下是佛教对执着的几种描述:
- 物质执着:对物质财富、身体或感官享受的过分依恋。
- 观念执着:固守某些观点、信仰或思想,不愿意接受新的或不同的理念。
- 情感执着:对特定情感状态(如快乐、爱情或悲伤)的过度追求或回避。
- 自我执着:对“我”或“自我”身份的强烈认同,这包括对自我的成就、外貌或社会地位的执着。
- 仪式执着:盲目遵守宗教或社会仪式而忽视了其背后的精神意义。
再用这个定义和描述来看上面的例子,可谓是一目了然了。如:
- 物质执着的例子:“除非用上了xxx品牌的包包,否则人生就是缺憾。”
- 仪式执着的例子:“必须拜地藏忏”,“必须在深山里”,“必须打坐”等。
- 情感执着的例子:“非某某不嫁”,“只爱她、他一人”。
- 观念执着的例子:“必须去国外旅游几次,人生才有意义。” —— 很多例子都属于此类。
- 自我执着的例子:这个是核心,后文再剖析下。
虽然“执着”可能是佛教里面出来的词汇,在佛教里面使用也最频繁。但很显然,上面的例子,即包括了普通人的执着,也包括学佛人的执着,所以就这个执着而言,并非是只有学佛人才有的了。
那么执着的危害是什么?很显然,那就是导致痛苦。盲目的追求和判断,必然导致身心上的涟漪反应。如果碰巧心愿得到了满足,这种反应会暂时隐藏起来。一旦没有得到满足,心与愿违,那必然会产生痛苦了,而且,执着得越深,痛苦越剧烈。
佛学上的我执
若再进一步分析为何会有各种各样的执着,一步步分析下去,必定都会到“自我认知”的这个根本点来。可以这样说,一切的错误认知,都是以“我的看法”,“我的观念”,“我的经验”,“我的立场、视角”等为前提的。若没有固执于此,那么就不容易产生执着了。
而“我的看法”,“我的观念”,“我的经验”,“我的立场、视角”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呢?那就是“我”了,或现代所说的“自我”,“自我意识”了。这也是佛教中的“我执” —— 认为有我。一个什么样的我呢?一个实有的“我”,一个拥有永恒灵魂的“我”,或是一个永恒固定的“我”。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解释“我执”: (术语)认有我身之执念为我执,亦云人执。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俱舍论二十九曰:「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俱舍光记二曰:「我执谓我见。」梵Ātma-grāha。
ChatGPT翻译的白话如下(有修改):
“(佛教术语)我们坚信自己身体就是自己 —— 那种想法称为‘我执’,也叫做‘人执’。《唯识述记》中说:‘烦恼有很多种,但我执是它们的根源,它产生了所有的烦恼。如果不执着于自我,就不会有烦恼。’《俱舍论》第二十九卷说:‘由于我执的影响,各种烦恼就产生了。这样就会困在生死轮回中,无法解脱。’《俱舍光记》第二卷里说:‘我执就是对自我的看法。’用梵文说,这叫做Ātma-grāha。”
破除我执的根本方法
正如刚才ChatGPT中提到的一样,破除我执的根本方法就是梳理对于“我”的正确认识,那就是“无我”。破除对物质过分依赖,或固执的想法,那就需要对“无常”和“苦”(指不安)有正确的认识。这里的“苦”不只是“痛苦”的意思,更是指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任何物质(乃至意识)都是“无常”的,所以是“苦”的(只是起名为“苦”)。
为何无常?那就要对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形成和存在有一定的了解了,这便是佛教的根本理论了 —— 因缘法。即一切的人事物都不会绝对地、孤立地产生和存在。它们的产出和存在都是相互依存。正因为如此,所以没有任何永恒的人事物,它们所以依赖的东西(因缘)也一直在发生变化…… 所以,我们会看到春夏秋冬,花谢花开,人会生老病死。
总结来说,就是要明白因缘法,就会懂得“无常”和“苦”的道理,不仅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也如此,自我意识当然也是如此,所以最后也就没有了“我”,即“无我”。没有了“我”,就没有“我所”,即没有以我为中心的各种观念,想法,偏见,立场等。这样就可以破除“我执”了。
贪瞋痴根本的也是我执
佛教里面经常提起“贪瞋痴”的危害,但却很少提及“贪瞋痴”的根本其实在于“我执”。不了解“我执”,不直接破除“我执”,虽然也能够减少贪瞋痴,但其效果肯定不如先破“我执”之后,再去减少贪嗔痴来得效果好。因为产生“贪瞋痴”的根本,在于有“我”。所以其实是“我贪”,“我嗔”,“我痴”。如果把其中的“我”破除掉了以后,“贪瞋痴”就没有可以依赖了,没有“依赖”就不会产生新的“贪瞋痴”。
以《百法明门论》中的分类来说,有六个核心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不正见又分为:身见、边见、见取见、禁戒取见和邪见。
- 身见:是最常见的错误认知,即是把身体当成“我”,称之为身见。
- 边见:是常见的两种错误认知,一种是断灭论,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另一种是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
- 见取见:非果计果 —— 不是佛教中所承认的证果,但是被当做证果了,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神通和证果混为一谈。
- 禁戒取见:非因计因 —— 古印度时期就有的牛戒,狗戒等,印度之外的地方不太多见。
- 邪见:就是其他一切不正确的认知 —— 比如把能量、维度、量子和证果联系起来的,稀里糊涂,不清不楚,但是可以糊弄人的。
破除我执才是证果的开始
以修行来说,证果是目标。无论是解脱果——阿罗汉,还是菩提果——成佛。这两者都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第一个证果的阶位,都是从破除我执开始的 —— 见道位。
声闻的见道位:见四谛之真理,即体悟到了苦、集、灭、道。这个真理是涵盖了一切物质和生命的,从生命的角度来说,就是“无我”。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就是“苦”(无常)。所以在基础佛法(《阿含经》等)中,苦,无常,无我和空,经常会一起出现,意思相同,只是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菩萨的见道位:见真如之真理,不仅要证人无我,还要证法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其实是无我的细分了。只是在菩提道中,会进一步推导“无我”的个概念,因为“无我”,所以也是“无自性”,即是“空性”的。有时只是为了突出菩萨需要救度众生的需求,才会更加强调“法无我”。尤其是对“涅槃”的解读上,和声闻有所区别。
法执
和我执对应的概念还有一个法执,这里也简略补充下。
我执 —— 就是认为有我,要么把身体当我,要么认为有一个永生的灵魂。
法执 —— 就是认为实有物质,或实有世界,这是粗略地说,再细的来说,就是要区别涅槃是否有无了。
我执 = 烦恼障,认为实有我,所以起烦恼。烦恼障碍涅槃。不息灭烦恼不能成阿罗汉。
法执 = 所知障,认为物质等是实有的,所以不能对物质等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就无法认识真如。所知障碍菩提。不证真如不能觉悟佛智。
上面其实也说了,其实“无我”即可以指生命,也可以指物质。但也可以区分成“人无我”和“法无我”。其中,对于“法无我”的部分,又分为有区分的和无区分的,比如对于苹果的认知,各个体系都认为是“无我”的。但是对于更加高级的概念,如涅槃,在不同的体系中就会有不同的认知了。暂且不展开了。
先从我执(烦恼障)下手一定没错
不过要记住一定,从实际修行中的角度来说,可以先把这些高级的概念放一边。涅槃是什么,佛性是什么,如来藏是什么,是有是无?这些概念不仅在普通人之间存在广泛的争议,就是在很多高僧大德之间,也并未有统一的认知。有统一认识的部分,反而是我执的部分,就是烦恼障的部分 —— 即我执,和贪瞋痴。
所以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完全可以先努力破除我执为先,然后再去减少和对治贪瞋痴。但如果对于破除我执等还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完全理解。也是没有关系,那就从日常中对治贪瞋痴开始。贪瞋痴减少了,对于破除我执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若以解脱道来说,先破除我执,体证无我,自然而然就能熄灭贪瞋痴了,也就达成了解脱的目标了。
若以菩萨道来说,先破除了我执,也就是法执中最重要、最迫切的部分先处理掉了,剩下的法执,是初地菩萨以后要对治的。所以如果以初地菩萨为目标,这样就和解脱道一样了 —— 那就是先破除我执。
最后祝大家都能早日破除我执。 阿弥陀佛。
愚夫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