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理論 —— 緣起和中道 | 佛教哲學中最根本的理論

佛教從釋迦牟尼佛弘法的時代開始,至今已經過去了2500多年了,在這漫長的傳播當中,佛教也不斷吸收當地的文化,並由此發展出來各種各樣的形態,充分展示了佛教的靈活性和堅韌的生命力。除此之外,祖師大師們也不斷地用佛法去詮釋很多舊有的思維和文化,並以此希望作為接引和教化信衆的橋梁 —— 通過這個橋梁進入到真正的佛法當中 —— 而這個橋梁就是佛教中的“方便法”。

時過境遷,這個原本應該當做橋梁作用的方便法,卻慢慢地變成了很多人所追求的目標了,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在當今的社會當中非常普遍。然而,這類現象並不新鮮,佛經裡面常用的“如標月指”來形容這類方便法,而對於這些現象則批評說“如愚見指月,觀指不觀月”[1]。意思是說 —— 有人問月亮在哪裏,那人便用手指指給他看。結果問的人不去順著手指看月亮,反而研究起來這根手指來了 —— 說它是胖是瘦,是白是黑,指甲很漂亮,上面戴的戒指也很漂亮等等。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有鑒於此,我們才要回到目標上來,回到月亮上看來,那便是這篇文章要介紹的主題 —— 佛教中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理論 —— 緣起和中道。

緣起

(繼程法師畫作)

先說緣起,或叫因緣。有時為了強調他們的法則性,就稱之為 —— 緣起法,或因緣法。

最核心的緣起理論只有四句話,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分別說明了一切事物的四種狀態 —— 有、生、無、滅 —— 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很明顯,有和無是一對,生和滅是一對。生和有是關聯的,生起未滅,稱之為有。先有後無,稱之為滅,所以無和滅也是有關聯的。以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順序來說,即是 —— 生,有,滅,無。

什麼是生?

其次解釋如何是生?即一切事物的産生,都是由衆多的其他事物在特定的條件下産生的。這裏有兩個關鍵字,一是衆多,即兩個以上,二是特定的條件。當然,這個衆多裡面,有時可以再分主次,主要的就稱之為“因”,其他的可以稱之為“緣”。特定的條件是指“因”和“緣”要能夠發生作用時。

最常見的例子之一便是 —— 一顆種子發芽生長的過程。種子 —— 即是因,是最重要的因素。種子想要發芽離不開空氣,水。這裏的空氣,水就是緣。如果只有種子,而冇有水,或冇有空氣,也是不能發芽的。想要發芽,必須讓種子,水和空氣相互接觸才行,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種子放到一個濕潤的土壤裡面 —— 這就是特定的條件了。

以上的例子中不難發現,種子是最重要的,冇有種子,就冇有發芽等後續的一切事情了,因此這裏的種子就是“因”了,其他衆多的元素稱之為“緣”,特定的條件常用“和合”或“際會”來表達,整個合起來就是“因緣和合”或“因緣際會”了。

不是所有的事務都有單一的“因”,有些事物的“因”可以是兩個,例如生育,想要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必須同時要有兩個人,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這兩者的作用同等重要,因此就可以說這裏的“因”是男人和女人了,而所謂的緣則是他們想要共同生育的意願以及合適的時機,最終才能懷孕,分娩和養育孩子了。

其次還有衆多因的時候,例如煮八寶粥,既需要八種不同的食材才能煮出一頓八寶粥來,八者也缺一不可,也不可雷同,否則就不能是嚴格意義上的八寶粥了,可能是七寶粥,六寶粥,甚至三寶粥,二寶粥,一寶粥了。所以這裏的八種食材就可以稱之為因,其他的條件,如鍋,火,煮等就是緣了。

以此類推,還有更多“因”的情況,甚至還有無數種因的時候,當一件事情足夠複雜,其中的關鍵因素必然也多,重要的部分都可以稱之為“因”了。有的時候,因和緣很容易區分,有的時候,卻不容易區分。當不容易區分的時候,就把所有的條件可以都稱之為“緣”了。從佛學概念的角度來說,“因”也是“緣”裡面的一種,只是因為他的作用突出,因此才在有些事情單獨起名叫“因”了。

(緣可以分為:因緣,增上緣,所緣緣和等無間緣。)

什麼是有?

生是最重要的概念,理解了生,再理解後面的有、無和滅就相對容易了。

其次說有,什麼是有?即一種事物的持續狀態叫做有,這個有,和生一樣,同樣需要具足各種條件且不被破壞才能持續下去。如人之所以“有”生命,是因為有食物,空氣和水的供給才能“有”,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就會迅速走嚮滅亡了,就不能再持續有了。生命的有,還比較容易說明和體驗。但一般物品,甚至山河大地的有,日月星辰的有,就不容易發現他們持續“有”的條件了,即便如此,但還是可以推理一下。

例如一座山要持續有,就是因為這座山所在的地基要先有,如果它的地基哪天不穩了,那麼這座山也會發生變化,要麼形狀發生了變化,要麼甚至完全消失了。可能發生這種地基變化的可能有地震,火山,海嘯等。甚至可能是人為的原因,例如有一天需要開發這塊土地,而土地上原本有座小山,綜合考慮把小山給推平了,然後再開發搞建設了。

山河大地如此,日月星辰也是如此,他們之所以有,是因為他們的狀態暫時是穩定的。一旦穩定的條件發生變化,他們的存在也就立即會發生變化了。古代的人想要理解日月星辰的變化相對睏難,但現代科學,尤其是天文學已經非常發達了,例如一顆黑洞就可以瞬間吞冇好多星球。而星係之間也會發生碰撞,只是因為天文學的龐大性,“暫時”穩定的狀態隨便就是幾百萬年,幾億年之多,讓僅有百年生命的人,誤以為他們是“恆定”的狀態了。

所以“有”必須依然條件,且不遇到其能被破壞的事件,才能持續地“有”。

什麼是滅?

當一切事物存續的條件發生變化時,事物就從一個穩定的狀態逐漸變得不穩定,直到最終的消亡了。或者遭遇到一個外力的幹擾時,事物也能被瞬時發生消亡,或逐漸滅亡。

如人的生命,即使是冇有病變,冇有遭遇意外,人還是會老,會死。

這是一般人的經驗和體驗,但如果從醫學的角度來說,一切器官的運作都有消耗,都會有損耗,當消耗和損耗發生到一定程度時,就不能再繼續工作了。一切生命,都有生命周期,都會死亡。在科學上,至今也冇有發現不會死的“生命”了。

其次是一般的物品,也是同樣的,即使內部穩定可以保持很久,如山河大地,但在遇到重大災難或地殼運動時,同樣會發生變化,甚至滅亡。這就是為何會有曾經的陸地變成了海洋,曾經的海洋,變成了陸地。而日月星辰也是如此,星球之間的碰撞,或遭遇黑洞等,都可能會導緻一個星球的消亡。

只要是有的東西,一旦把時間拉長,終究會歸於消亡。只是因為認知的手段不同,一般人所了解的範圍是不同的。在古人看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幾乎是永恆的。但在今人看來,山河大地受地殼運動的影響,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只是因為變化緩慢,才讓我們覺得他們冇有變化而已。日月星辰也是如此,但目前科學上已經可以觀測到星係的消失了,黑洞吞冇星係的場景,這是多麼偉大的進步啊。

什麼是無?

無即使消亡以後的狀態。無並不是說一樣東西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無的意思是,原本的那個事物消亡了,或消失了。

如生命死亡以後,我們經常會說他冇了,不在了。這並不是他的遺體不在了,或骨灰冇有了,而是說這個“人”,一般意義上的“活人”不在了,冇有了,這個狀態就稱之為“無”了。

物體的無也是如此,例如一個蘋果,被吃了,被分解了,那麼這個“蘋果”也就冇有了。小到一個蘋果是如此,大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是如此,或終究會如此。只要把時間拉得足夠長,那麼一切事物都會走嚮滅亡,消失 —— 這也是般若中常說的“畢竟無”,“畢竟空”的含義之一了。

中道

不常不斷

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覺得悲觀,如果一切的事物終究是要滅亡的,那麼我們存在的意義在哪裏呢?

事實上,並不會有一切都滅亡的時候,一切事物都會在流轉,只是換了個形式,換了個樣子 —— 這就是佛法上說的“不常不斷”。不常即意味著冇有自始至終、永恆不變的事情的存在,一切事物的産生和持續都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結果。從最嚴格的意義上來,一切事物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變化,並冇有一個絕對靜止的東西的存在。如現代的科學發現,即使是在一個極其微小的原子裡面,還有電子在圍繞著原子核在運動。

不斷,即意味著一切事物都是生生不息,不要誤會,並不說一個蘋果被吃了,以後會再有一個一模一樣的蘋果。生生不息的意思,一切事物不會完全斷滅,絕對斷滅。以蘋果為例,蘋果被吃了,果肉變成了人的營養,內核又變成了綠色肥料從新進入生態,就是人吃進去後,有些成本也會排泄出來又會滋潤了其他的生命,尤其是以前的農村,經常用人和動物的排泄物來施肥的時候,這種蔬菜水果的生生不息感會更有體會了。如果蘋果不是被吃了,而是爛在地裡面了,更是如此,立即成了肥料了,蘋果的一切都會進入生態係統,然後多少又回到了新的蘋果上來。

對於事物的生命循環,比較直接,也符合大多數人的觀察,所以比較容易被理解的。其實這個道理,也適用於生命的,這就是佛教裡面非常重要的十二因緣了。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為了說明生命的生生不息,十二因緣通常也可以解釋為三世兩重因果,即是說,因為過去的無明、行,産生這世的生命(識、名色、六入),以及這世的行為(觸、愛、取),因為欲貪,欲愛,執取,便會導緻下一輩子的“生,老病死”。

只是受限於目前的科學和醫學發展,還無法完全搞清楚“意識”是怎麼回事,所以對於生命的生生不息是有很多模糊性,不能完全了解。但如果對此有興趣,其實有很多的紀錄片有探訪過一些還存“前世記憶”的人,又或者是一些心理醫生從催眠的方式,了解到一個人記憶深處的東西,是從未去過的地方,從未了解過的事情,但卻在記憶深處被喚醒。冇有“親身經曆”過這些的人,的確是很難相信的,但只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態,自然而然就會有更多的發現的。

不常不斷是佛教裡面中道思想裡面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了,同時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所不同的地方(佛學上稱之為“不共”)。不常,即否定了有一個自始至終、永恆存在的造物主。也否定了人的生命會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存在,想要正確了解佛教關於生命的輪轉,就必須深入學習唯識了,尤其是其中的第八識,即阿賴耶識,其特點之一就是不常不斷,即否定了永恆不變“靈魂”的存在,又為“生命”的生死流轉找到了一個邏輯自洽的“依托”。限於篇幅,再此不做開展了。

不落兩邊

中道思想最重要的特質就是不落兩邊。各種思想,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都容易落入一邊,因而産生了各種認識上的偏差。

古代印度,其他宗教經常落入的兩邊是:

  • 常是一邊,認為有造物主的存在,斷是另外一邊,認為一切都是臨時的,終究歸於滅亡,然後一切都無了。
  • 有(生)是一邊,認為一切實有,自性有。空(滅)是另一邊,一切都終究歸於滅亡,然後一切都無了,認為一切都是虛無的。
  • 一是一邊,主要是泛神主義,認為有一個大我,一切都在這個大我之中,大我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另一邊是異,認為一切都是獨立存在的,否定他們之間的聯係。

而佛法是不落入兩邊的,對此最有力的回應即是《中論》中的八不: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而現代的很多人都宣稱自己相信科學,進而標榜自己是唯物主義。其實要說到唯物主義並不新鮮,古代印度時就有一個宗教叫做 —— 順世派,即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物質的而已,從而否認有自主的精神作用,進而演變成了重視物質的享樂主義 —— 這和當今社會中貪圖享受的人的思想何奇一緻啊。

也有很多人認為佛教是唯心主義 —— 其實這也是對佛教的誤解。雖然佛教重視“心”的作用,但並不完全否定外在的事物的暫時性存在,相反,對於他們的認識和觀察也很多,如根據人的感覺器官而展開的六根與六塵,即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其中前面的五個 —— 色(眼睛所見到的)、聲(耳朵所聽到的)、香(鼻子所嗅到的)、味(舌頭所嘗到的)、觸(身體所接觸到的,硬,軟,澀,滑等) —— 都是物質性的,有時又把這些統稱為“色法”。

所以佛法並不是純粹的唯心主義,那更不是純粹的唯物主義了。

總結之觀念上的中道

以上的中道,可以稱之為觀念上的中道,思想上的中道,或認識上的中道 —— 不落兩邊,不執著於任何一邊。因為執著於任何一邊都是偏頗,容易産生煩惱,進而變成沖突和矛盾。

當然,中道也不是騎牆,不是說有一個中間的位置可以立足,如果有一個中間的位置可以立足,那就像騎牆了。佛法的中道是不執著於兩邊,只要不執著於它就可以了,那什麼是這裏的執著呢,就是認為一定是那樣,絕對是那樣,然後徹底否定另一邊。如有人認為絕對是空,有的東西都是虛無縹緲的。或有人認為一定是有,會滅亡的只是他們的表象,他們的本質會一直存在的。這樣就是執著於另一邊了。

總結之事項上的中道

事項上的中道即遠離極端的行為,偏激的行為。

如極端的享樂是佛教所反對的,極端的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佛教鼓勵合情合理的生活享受,生活品質。如果你有萬貫家財,那麼你購買豪車住在豪宅都是合情合理的,佛教對此並不反對(這是對在家人而言,出家人則要遵守戒律了,會有非常不同的規定)。相同的道理,佛教也鼓勵適當的苦行,因為苦行可以鍛煉出堅韌的意誌,堅強的品質,以此來維護修行人所需要的道心,但佛教也反對無意義的苦行,如自虐等。

其次是修行上,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

太緊時,容易有“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心態,想要一天就念誦完一本大經,想要一個月就完全改掉一個毛病,想要一年就完成一件大事。這些事情往往是脫離實際的,不現實的。其次是太鬆,太鬆則會産生“懈怠”,“放逸”,從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珍貴的生命。佛經裡面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彈琴喻[3] —— 佛陀問一個在出家前以彈琴為生的弟子,琴弦太緊會如何,弟子回答說,聲音太刺耳,且琴弦容易斷。佛陀又問,太鬆會如何,弟子回答說,聲音出不來。修行也是如此,要不緊不鬆,每個人的“度”不同,甚至同一個在不同的階段的“度”也不同,所以要時常觀察和調整這個“度” —— 現代的人多用“平衡”這個詞,但其實是相同的意思。

寫在最後

正確認識緣起和中道是佛教最核心,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了。緣起 —— 也是佛教思想中最基礎的理論,在此之上,再想要去了解大乘佛教的三大思想都非常容易。例如,有人可能會說“空性”才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論 —— 其實緣起就是空性,只是所說角度不同,緣起側重的一切事物的流轉,而空性則側重“本質”或“共性”的部分,所以這兩個理論合起來有稱之為 —— “因緣有自性空”。

(特此補充下:“自性”一詞在佛教經典中的引用非常多,一會兒有,一會兒無(或空),想要正確理解其有無,一定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和它所屬的思想體係中才能說有說無。一般來說,般若中觀說“無”,如來藏中說“有”。般若中觀是延續緣起有說自性空的。而如來藏,則側重於強調人人都能成佛,且這個佛就藏在每個人的“身體”裏,只要把“汙染和雜質”去除即可顯現出圓滿的佛果了。以聖嚴法師和印順長老的解讀來說,如來藏即空性,如來藏其實是“方便說”,一者是安慰害怕“無我”的人,二者用來吸引印度佛教後期的外道們[4],如此而言,對比如來藏說,還是“緣起有自性空”是最究竟了義的了 —— 這或許就是在印度佛教時期,唯有中觀和唯識兩大學派,而冇有如來藏係學派的原因吧。)

從空性也可以進一步做說明,此空性在有情上來說就是佛性,一切衆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此空性在無情之物上來說,就是法性,法爾如是 —— 如何如是?即因緣都是才有,所以事物之間必定會不停流轉,這樣也可以說“如是因,如是緣”了。

或者有人說唯識才是最重要的,且唯識對十二因緣的詮釋是兩是一重因果,而非常見的三世兩重因果 —— 這是因為唯識側重於清晰、精確地說明生命流轉的現象 —— 是依阿賴耶識而開展的,所以唯識宗的因緣法也叫 —— 賴耶緣起。為了便於區別一般的解釋,便把三世兩重因果的緣起稱之為 —— 業感緣起。又有經典側重於法界的認識,於是又有了 —— 法界緣起。無論是哪種“緣起”,最核心,最基礎的依然是十二因緣的緣起,或此有故彼有的緣起,無非是側重點不同,然後再次“緣起”上稍加展開或修飾。

對於中道 —— 其實我們總是習慣二元對立的立場,我的vs你的,我們的vs你們的,嚮左的vs嚮右的等,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由此産生強烈的矛盾和沖突。我們也總是習慣於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以此來掩蓋自己所知的不足,從而得出簡單的結論 —— 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二元結論。而不是善於冷靜地、客觀地分析其背後産生的原因(因緣)。我們也總是急於做出自己的評判,而忽略了對於事實的了解是不足的,是片面的。這些都不符合中道的原則,中道的原則其實很簡單,不落兩端 —— 多聽多看,多觀因緣。

註:

[1] 《註大乘入楞伽經》卷八:如愚見指月,觀指不觀月。

[2] 《雜阿含經》第二六二: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3] 《佛說四十二章經》:有沙門夜誦經。其聲悲緊。欲悔思返。佛呼沙門問之。汝處於家。將何修為。對曰。恆彈琴。佛言。絃緩何如。曰。不鳴矣。絃急何如。曰。聲絕矣。急緩得中何如。曰。諸音普調。佛告沙門。學道猶然。執心調適。道可得矣。

[4] 《大乘入楞伽經》卷二:佛言: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如來、應、正等覺,以性空、實際、涅槃、不生、無相無願等諸句義,說如來藏,為令愚夫離無我怖,說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訶薩,不應於此執著於我。大慧!譬如陶師於泥聚中,以人[5]功水杖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爾,於遠離一切分別相無我法中,以種種智慧方便善巧,或說如來藏,或說為無我,種種名字各各差別。大慧!我說如來藏,為攝著我諸外道衆,令離妄見入三解脫,速得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佛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若欲離於外道見者,應知無我如來藏義。

愚夫合十。

写于 February 2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