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请搜愚千一或直接输入ID: Yuqianyi1001。
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佛教空的六個層次 | 《空之探究》之讀書筆記

空的第一層含義 —— 和“有”相對

empty-box

這個含義非常直接明瞭,就是指“空間”沒有被佔 —— 如空位,沒有內容 —— 空白的紙,空盒子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在使用這個含義。比如說,“給我一個空碗”,“這個車位是空的”,“空杯子”等等。佛經裡面,也有類似含義的使用,如:

《相應部》(五四)〈入出息相應〉(南傳一六下.一八一)說:「比丘!往阿練若,往樹下,往空屋,結跏趺坐,正身,修普前念,正念入息,正念出息」。

直譯:”比丘!前往禪林,前往樹下,前往空屋,跏趺坐,端正身體,修普前念,吸氣時保持正念,呼氣時保持正念。”

其中的“修普前念” - 不太清楚意思,保留原文好了。跏趺坐就是打坐🧘🏻的姿勢。打坐要安靜的環境,所以要在空屋子裡面,以免被人打擾。

空的第二層含義 —— 空掉,清空

empty-it

這個含義也很簡單明瞭,就是把佔據空間的東西拿掉、去除。從有一個被佔據的狀態,轉變成一個空的狀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使用這個含義,如:“在賣房子之前,我們需要清空房間裡所有的傢俱和雜物”,“應該定期清空冰箱裡過期的食物,以保持食物的新鮮和衛生”,“清空瀏覽器的歷史記錄,可以保護個人隱私”。相同地,佛經裡面,同樣有這個含義的“空”:

《相應部經典》:「居士!以何為已空諸欲者?居士!此處有人,於諸欲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熱煩、離渴愛。居士!如是為已空諸欲者。」 (CBETA 2023.Q3, N15, no. 6, p. 14a7-8)

直譯:”居士!什麼被稱為已經空掉了所有慾望?對於所有的慾望已經遠離了貪婪、遠離慾望、遠離愛慕、遠離渴望、遠離熱惱、遠離渴愛。居士!像這樣的人就被稱為已經空掉了所有慾望。”

對於修行人來說,需要空掉慾望,以及對慾望的貪愛,渴望,渴求等 —— 因為這些慾望會引起煩惱,容易引發惡業,所以需要空掉,需要被清空。這個道理,就算是沒有學佛的人,也是知道的。

空的第三層含義 —— 無常,苦,空,無我

bubble

無常,苦,空,無我 —— 是基礎佛法(阿含經)的核心概念,而這些核心概念都是可以從最核心的理論 —— 因緣法一一進行推導的。理論上理解了以後,就可以在日常中對照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了。

因緣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相應部經典》)

直譯是:“因為這個存在所以那個存在,因為這個生起所以那個生起,因為這個不存在所以那個不存在,因為這個滅去所以那個滅去。”

用現代的話來表達就是說,一切人事物的產生和存在都依賴其他人事物的存在。即,沒有一樣人事物可以絕對地、孤立地存在。

無常:由於所有事物都是基於因緣關係存在的,這就意味著它們的存在是不穩定的、不持久的。一旦構成它們存在的條件發生變化或消失,這些事物也會隨之變化或消失。這就是無常的本質——一切事物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

:苦的意思不只是痛苦,從哲理上來說,是指不安定的狀態。因為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在不停地變化當中的,而沒有一個恆定的(安定的)狀態,所以起名為“苦”。

:這裡的空是指沒有實有的東西,實有的定義(在佛教裡面),是指永恆的存在,固定的存在,無論什麼條件下都不會發生變化。很顯然,無論是生活經驗,還是現代科學,物理學上的認知,都是不存在這樣的“東西”的。不僅微觀如此,宏觀也如此。所以一切都是“空”,不是“實有”的。

無我:“我”的定義多指人的自我意識。不僅物質是無常的,就是意識觀念也是無常的 —— 你仔細去觀察下自己的觀點(念頭),比如前一秒想吃火鍋,下一秒可能就想吃燒烤了。沒有一個觀點是”實有“的(記住前面對實有的定義)。既然所有的念頭(意識)也是不是實有的,那麼這種“自我意識”的認知,也不是實有的 —— 這樣就被稱之為“無我”了。 這是從生命的角度進行解讀,如果從物質的角度進行解讀,就可以推導出物質也是沒有任何一個固定的特性的 —— 所以物質也是無我的,或說是“無自性”的。這裡的“自”和“我”是一個意思。

《相應部》(三五)〈六處相應〉(南傳一五.八七——八八)說:「阿難!眼,我我所空;色,我我所空;眼識,我我所空; 眼觸,我我所空;眼觸因緣所生受,若苦若樂若非苦非樂,我我所空。……意觸因緣所生受,若樂若苦若非苦非樂,我我所空。阿難!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間」。

這段文字不太好直譯,不如簡單解釋下:如果理解了一切人事物都是空、無我的之後,只要把“人事物”再展開即可,以佛教對人如何接觸外界的認知來說,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以及六觸(眼觸色,耳觸聲,鼻觸香,舌觸味,身觸觸,意觸法),有時也說十二處,即六根六塵組合,也說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和六識(即六個感受器官的能力和作用範圍)的組合。以及因此產生的感受(苦,樂,不苦不樂)。這些也都是空、無我的。因為他們沒有一樣不會發生變化,沒有一樣是固定永恆不變的。

空的第四層含義 —— 空、空性、空相

- 就是否定了事物的實有存在。既然沒有一件事物是實有的存在,那麼我們看到的一切的一切,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等都是空的了。人也不例外。

空性 —— 是從“自性”,“特性”,“性質”的角度來說的。比如金屬有導電的特性。液態水有流動的特性。但這些特性依然不是實有的。還記得實有的定義嗎?實有的定義就是必須滿足一切條件不發生變化。而水變成冰了就不再流動了。金屬如果被腐蝕了,就可能失去了導電性。甚至水和金屬本身也都不是“實有”的,他們都可以被分解,或被轉化。從這個道理上來說,任何事物都不會有一個實有的特性。這個概念就稱之為“無自性”,或”空性“。

空相 —— 是從“相貌”,“外相”上來說。無明對於事物的認識裡面,除了特性外,就會關注它的相狀了(相貌、外相)。比如蘋果是圓的,桌子是方的,黃銅是黃色的,等等。這些相貌也都不是實有的(請務必記住其定義)。蘋果會被切掉就不再是圓的了,桌子會也被拆掉,就不再是方的了,就是黃銅如果被腐蝕掉,變成綠色。

用現代物理學的概念,其實很容易理解這些,比如物質都有三種形態:固態,液態和氣態。這三者的轉變只需要不同的溫度即可。如果進入到微觀世界,連原子都是可以轉變的,因為原子有裂變和聚變。這樣就容易理解,任何事物的相貌都不會是實有的了。這個概念就稱之為“無相”,或“空相”。

空的第五層含義 —— 空有不二

前兩層的空,都是和有對應的。這裡的有是指一般意義上的有(現象有,臨時有)。

從第三層的空開始,空是和“實有”對應的。

有時為了區分前兩層的有和“實有”,就把前兩層的有稱之為“假有”,或“臨時有”,或“現象有”,反正都不是“實有”。如果理解到這一層,其實大多數的佛經,尤其是基礎佛法(阿含系)和般若系的經典(如《心經》《金剛經》等)都是比較容易看懂的。

但佛法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進一步說明空和(假)有之間的關係 —— 空有不二。這其實說,我們對於空性的討論,其實是基於“假有”才推導出來的。如果事物不是假有的,就不空了。如果連假有的事物都沒有,那麼世界是完全的空白的,連人也沒有,就不存在空性的概念和認知了。所以,空性的推導也離不開“假有”的事物。相同地,因為一切事物是空性的,所以一切事物才會隨著因緣的變化而在特性,外相上有所變化。

對於這種相互無法離開,不能孤立存在的關係,就稱之“不二”。當做“不二”的一種解釋就好,不二當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其實佛教詞彙,大多數都存在許多詮釋的,就算是佛經和佛經之見,也不見得完全相同。

空的第六層含義 —— 離言空性

speechless

雖然我們可以用語言來表達這種空性,可以進行說明。但要是語言本身並不等於“事物”本身。語言本身的描述也容易有侷限性,甚至會令人產生誤解。而且語言本身也是在發展中的。比如古人用繁體,(很多地方的)今人都用簡體。甚至相同概念的含義在發展當中,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如民國時期的“小姐”等。

為了隔絕語言上的這些種種弊病,用來代指真正意義上的那個“東西”,於是還有離言空性的說法了。

其實不僅佛教上有這種超越語言的表達,其實現實上生活中,一般人也會有類似的體會 —— 比如你吃到了一道美食,讓你形容這個味道給沒有吃過的人吃,無論你的語文多好,無論你的表達多厲害,都無法把真實的味道傳到給對方。這就是語言的侷限性。這也是佛教“不可說”的一種詮釋。

再比如,你看到一幅畫,一幅美景(但沒有照相的情況下),你要分享你看到的景象給其他人 —— 一樣地,無論如何,你都無法把景色的真實情況完整地表達出來,並讓對方真實地身臨其境。

從寫文章的角度來說,能說明的地方,以我的能力也就到此為止了。不過在最後,還是想要做一些補充。

對空的誤解 —— 惡取空

惡取空 —— 就是完全否認假有的作用,任何一切事情都是無意義的,人生是虛無的,世界是虛無的,做什麼都是無意義的。這就是惡取空,或“頑空”。這是學佛人尤其要警惕的。

另一類誤解就好像認為世界最終有一天,會有大爆炸,然後一切的東西會同時消失,然後進入一種絕對的虛無當中了。事實上,這也是不正確的解讀。佛教說空,是指針對單個事物而言的,或所有的事物的共性而言的,但並不是說,它們會在同一時間同時滅亡。

其實,稍微有點物理學常識的人,也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了,因為物質能量磁場(或其他未知的一個領域)等,這些的總量是守恆的。他們只會相互轉化,而不會徹底消失。以佛教來說,就是用“業”這個概念來綜合代指了,所以可以把業理解為物質,能量,磁場等的綜合。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大寶積經》)

般若中的畢竟空

如果以《大智度論》作為般若系的教科書,那麼裡面有一個名詞可能是被重複了最多次 —— 畢竟空。

智度論三十一曰:「畢竟空者,以有為空無為空破諸法無有遺餘,是名畢竟空。」

仁王經良賁疏中一曰:「畢竟空者,謂諸法究竟不可得。」

這裡的不可得的意思是,因為任何東西都不是實有的,所以就沒有可以“實得”的東西了。以般若思想來說,成佛也是不可得的。佛也是畢竟空的。而沒有一個固定的佛的樣貌。實際上,各個佛的報身都是有不同的。比如說阿彌陀佛的報身巨大無比,壽命極其長久(無量劫)。但有些佛的報身不過幾十由旬,壽命不過幾十劫長。關於壽命這點可以參考《法華經》的授記部分。

般若中對空的詮釋有十八空

其實對於般若空的詮釋也有多種多樣,比如有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詳細可以參考《空之探究》的對比表格。這裡摘錄《空之探究》中十八空和解釋如下。

備註:依舊要記得實有的定義。沒有任何東西是實有的。所以從實有存在的角度來說。一切都是空的。即一切法空(下面的第14空)。

  1. 內空:內是眼、耳、鼻、舌、身、意——六 內處,為眾生的身心自體。六內處是空的,名為內空。
  2. 外空:外是色、聲、香、味、觸、法——六 外處,是眼等所取的境。六外處空,名為外空。
  3. 內外空:內外是內六處與外六處, 內外處都是空的,名為內外空。
  4. 空空:空是一切法空,空也是空的,名為空空。(備註:這是否定有一種實有的、絕對的空的存在。要是有絕對的實空存在,那麼一切東西都不會出現了)
  5. 大空:大是十方,十方是無限的廣大,廣大的十方是空 的,名為大空。
  6. 勝義空:勝義就是涅槃,涅槃是空的,名為勝義空。(備註:聲聞經典中對於涅槃的詮釋角度於此不同,多是從苦,滅苦的角度而詮釋的涅槃)
  7. 有為空:有為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生死流轉的三界是空 的,名有為空。
  8. 無為空:無為是沒有 生住滅相的,不生不滅的無為是空的,名無為空。(備註:無為只是相對有為而說的,不存在絕對的、孤立的無為)
  9. 畢竟空:畢竟是到達究竟徹底處,所以或譯作「至竟空」。究竟是空的,名為畢竟空。
  10. 無際空:際是邊際。佛說:「眾生無始以來」,沒有最初際,所以名無際(或譯作「無始空」,「不可得原空」)。依此初際而進說中際、後際,沒有時間的三際,所以是空的,名無際空。
  11. 散無散空:《摩訶 般若波羅蜜經》雖譯為「散空」,解說也還是「散名諸法無滅」。《大般若波羅蜜經.第三分》說:「若法無放、棄、舍可得,說名無散」。
  12. 本性空:本性是有為法性、無為法 性,本性如此,名為本性。有為、無為法性是空的,名本性空。
  13. 自共相空:如惱壞是色自相,領納是受 自相等;自相是空的,名自相空。
  14. 一切法空:一切法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等;一切法是空的,名一切法空。
  15. 不可得空:不可得,是求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空,名不 可得空。
  16. 無性空:無性,是「無少許可 得」;無性是空的,名無性空。
  17. 自性空:自性是「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或作「諸法能和 合自性」。自性是不可得的,名自性空。
  18. 無性自性空:玄奘譯本說:「無性自性, 謂諸法無能和合者性,有所和合自性」;無性自性是空的,名無性 自性空。然依鳩摩羅什(Kumārajīva)所譯,這是無性空與自性 空合說,與內外空的意義一樣。

總結

以上介紹了很多的空的概念,總結來說無非是 —— 緣起性空,或說,因緣有自性空

真正理解因緣,就能理解空性。真正理解了空性,就能理解因緣。如果暫時還不能理解,也沒有關係,回到因緣,多學因緣法。因緣法是一切佛法,各個體系,各個宗派的共同基礎。相比較而言,學習因緣最不容易有誤會,最不容易產生誤解。所以也是最安全的。等到時機成熟時,自然就會懂的。不要著急,學佛可不只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了。

阿彌陀佛

愚夫合十

写于 December 15,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