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蓮友和蓮友家屬的臨終手冊 —— 臨終準備、助念和關懷

以淨土學人(也叫蓮友)來說,對於臨終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視的。筆者即有完整地學習過相關的課程,也有一些實踐,再加上一些所見所聞,因此打算做一些梳理和分享,供蓮友們參考。以理論學習來說,我有參加過兩個組織的,一個是民間的,另一個是正規寺院的,除此之外,也在網上收集到其他組織的一些公開資料。以實踐來說,即包括現場的,也包括遠程的,即有規範流程的,也有家屬臨時組織的。所有的這些綜合起來,就是我的信息輸入了。

最重要的是參加培訓和實踐(適用於:蓮友和蓮友家屬)

  1. 參加臨終助念和關懷方面的培訓

這可能是最最重要的了,如果參加過這方面的培訓,就會對此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也可以說,這篇文章就是參加過培訓後的總結和筆記分享了。不過,並不是每個道場都會提供這方面的培訓了,所以,還需要多方打聽下,哪裏會有這類培訓,然後再參加下。

  1. 參與臨終助念和關懷方面的實踐

對於蓮友來說,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們可以幫助其他蓮友順利往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中學習和纍積福德。等到我們自己往生,對於助念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了,這樣往生就會更加有把握了。

臨終準備(適用於:蓮友和蓮友家屬)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身體很好,或很年輕等而無需準備。事實上,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能會發生生命的無常。雖然我們不必因此就惶恐不安,導緻無法正常生活。但也不要過於盲目樂觀,從而忽略了準備工作。雖然以淨土學人來說 —— 自知時至(意思是自己知道往生的日期和時間了)——可能是最好的準備,但這樣的狀態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達到的。更現實一點來說,大多數人就達不到的。因此,事先的準備就更加重要了。

事先的準備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財産的交代,第二部分是後事的交代。財産的交代自不必多說,如果能在身前處理的就放到身前處理,如果不能處理的,或需要等到事後的,那麼務必要交代好。第二部分則是後事的交代,即需要指定負責人,也需要指定後事的處理方式 —— 並且需要確保被指定的負責人有能力處理,或有人協助。

以筆者所在的美國來說,立遺囑其實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無論年齡或身體狀況,很多人都會立好遺囑。遺囑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還有可以修改的,或定期複核,看看是否需要變更的。

指定後事的負責人和處理方式同樣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宗教多元化的地區,或一個家庭內部有多種宗教信仰。以後者來說,最好還要徵得家庭主要成員的同意,這樣才能保證後事的順利進行。

以淨土學人來說,後事的部分還應該包括臨終助念的部分,如指定哪個助念團體主導助念流程。尤其當事人參加了多個宗教團體時,這點尤其重要。避免臨時出現狀況。比如某個團隊正在助念時,另一個團隊到來,如果兩邊助念流程、方式不同,則很難相互協助和配合。當然了,如果一方為主,另一方可以配合也是可以的。

再簡單總結下需要準備的事項:

  1. 立好遺囑,交代好後事 —— 後事中應該包括臨終助念的部分,甚至還有祭奠形式等。
  2. 指定後事的負責人 —— 並確保他/她知道怎麼做,如果他/她不知道,那麼還需要告訴她可以找誰協助。
  3. 指定助念和關懷的負責團體 —— 尤其是參與了多個團體的情況下,事先指定,可以避免沖突。有些團體的助念還需要申請,就更需要提前準備了。
  4. 準備相關的物品,如西方三聖的佛像,往生被,念佛機等 —— 有條件時,可以準備,不過一般助念的團體或許也會提供這些,所以問題不大。
  5. 定期參與團體的活動,無論哪種 —— 這樣有助於聯絡感情,增進了解,雖然助念不必是熟人,但若依因緣來說,“熟人”之間的助念因緣更容易成就。

最後有一點提醒,無論準備得多麼妥當,是否用得上還要另說。俗話說,冇人可以預料無常的到來,時間,地點和方式,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未知的。所以該準備的要準備,但是不要指望一定用得上。比如無常可以能發生在旅遊時,人生地不熟,想要臨時找助念恐怕是很難的。所以,以蓮友來說,還是需要有平常念佛的功夫,要能做到,遇到任何事情的第一念是“阿彌陀佛”。這樣即使遭遇意外,即使無人助念,憑借自己的力量還是可以往生的。

其次,介紹下一位前輩的經驗,他隨身帶了一張卡片,上面寫到(大意如此):我是一個佛教徒,淨土宗修行者,蓮友。如果我遭遇意外無生還的可能,請你這樣對我說,一共說三遍:某某某,你已經往生了,趕緊念佛往生。之後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前輩是一位非常資深的蓮友,助念過的人可能有幾百人之多。即便這樣,前輩依然冇有指望自己往生時,就一定會有人來助念,所以還是自己準備一張小卡片 —— 任何人遇到了,都可以幫忙達成“提醒”的目的。再加上是一位資深的蓮友,平日裡面必定有“信願行”,稍微一提醒就應該可以往生了。

臨終助念(適用於:蓮友家屬)

當生命進入彌留之際時,就應該做臨終助念的最後準備了。如果前期準備了往生被、佛像、念佛機等,這時就可以找出來了。彌留之際,可以讓念佛機播放佛號,或讓家人,好友隨緣助念。很少會有團體會在彌留之際就啓動正式的助念。但彌留之際時,應該及時聯絡助念的負責人。有些團隊還需要事先申請,就更需要提前聯絡了。

不同的團體對於啓動助念的時間有所不同,但大多都是在捨報(斷氣後)開始啓動助念的。助念負責人會啓動排班,協調蓮友來助念。雖然助念的主力會是有經驗的蓮友,但如果家人可以參與助念,效果往往是更好的。即使冇有經驗,只要跟隨大衆的念佛聲一起念佛就行了。

對於助念的家屬來說,一定要控製好情緒,然後再參與助念。助念需要在肅靜,莊嚴中進行,效果才好。如果家屬,或新來的蓮友無法控製情緒時,應該立即退出現場,轉移到其他房間或地方,等待情緒安撫好以後,再來助念。

要把助念當作往生者的一件大事來處理 —— 以世俗人來說,對於親人的往生總是抱有遺憾的,覺得無法再報恩了,或者覺得對於結果無能為力。若以淨土中來說,臨終助念就是最好的報恩形式了,也是對往生者最有利益的事情。

助念一般是8小時或24小時,不同的團體有不同的做法。無論是8小時還是24小時,都是很好的。現實情況下,有時連8個小時都很難滿足的。

在美國時,出於對宗教信仰的尊重,一般允許在捨報後,還可以停留在病房幾個小時。具體情況則需要提前和醫院溝通妥當,醫院會盡量滿足的。

但是在國內,在一線城市的醫院裡面,助念的因緣就比較難實現。病床太緊張了,一旦捨報後,往生者就要立即轉移到停屍間了。反而是養老院的,或農村的,或在家中捨報的情況下,往往是可以成就助念因緣的。如果有條件,也可以提前和家人商量這些。

這裏僅僅涉及的助念部分。除了助念外,家屬還需要了解其他法律程序,不同的地區,要求也會不一樣,所以還需要綜合考慮,最終才能成就助念的因緣,同時不給家屬添加太多的麻煩。

佛化祭奠、告別式(適用於:蓮友家屬)

有團體還提供了佛化祭奠,以佛教的形式舉辦告別式。在國內還冇有聽過有類似的佛教儀式,在臺灣和美國這邊,都是有佛化的告別式的。如果所聯絡的團體有這項儀式,建議是申請下。如果往生者是佛教徒,那麼他們必定是會非常喜歡這類佛教儀式的。曾經有人問法師,如果在法會中突然離世該怎麼辦。法師微笑地回答,那會是最吉祥的往生方式了。反過來說,又有多少人可以在法會中離世時。所以,以佛教法會的形式來送別一位佛教徒,也一定是最圓滿的告別式了。

備註:佛化祭奠儀式中一般會包含一小段簡化版的儀式,類似於法會。

持續的關懷(適用於:蓮友家屬)

以世俗人來說,對於親人的往生總是感覺很無助、很無奈的。因為不知道如何才能幫助到他。以佛教的視角來說,往生之後的七七四十九天內依然可以做功德回向往生者的。

《地藏經》卷二中說: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衆善,能使是諸衆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直譯:如果可以在捨報之後,七七四十九天內,做很大、很多的功德,可以幫助往生者,永遠不墮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可以再生在人道,或天道,感受到無法描述的快樂,現在的眷屬(家屬、朋友們),也可以獲得無數的利益。

經中說得非常清楚了,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多做功德的話回向給往生者的話,可以幫助往生者不墮惡道,且可以再生為人,或天人,享受到美妙的快樂。那如何是多做功德呢?其實也很簡單的。有條件的話,可以去正規的寺院登記超度,有需要花錢的,也有不需要花錢的。

或自己做功德回向。如果是對佛教不太了解的家屬來說,或新佛教徒來說 ——

  • 可以吃素,如果無法七七四十九天內完全吃素,如果選擇幾天吃素也可以,甚至選擇幾頓也行。
  • 可以念經回向 —— 常見的佛經都可以,如《心經》(篇幅短,5分鍾內可以讀完),或《金剛經》(篇幅中等),《地藏經》(篇幅略長,需要2-3個小時,可以分多次讀誦)。或其他經典。即可以選擇往生者喜愛的佛經,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佛經。一遍或多遍。
  • 佈施 —— 捐錢捐物到寺院,或公益機構。若以超度為目的,寺院最好。如寺院不方便,公益機構可以。
  • 念佛號、菩薩名號、咒語等 —— 一遍或多遍。

上面僅僅列舉了幾種形式而已,其他的形式,只要符合佛法也是可以的。最後記得回向往生者即可。回向的意思是,將所做的功德“贈送”給往生者的意思。按照《地藏經》卷二說:“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往生者可以獲得七分之一的功德。七分之六的功德還是本人獲得的。

經曆過助念之後,很多人都會選擇繼續學習佛法,甚至成為蓮友為其他人開始助念了。這也是佛教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因為經曆過,自己獲益了,並且願意分享並幫助其他人。

寫在最後

懷著對親人的摯愛,且相信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的人,總有人擔心他們在過得好不好。又或者,久久生活在悲痛之中,無法自拔,難以忘懷。其實,這樣的擔心不僅不利於在世的人,對於往生者也會有所牽絆,因為我們在擔心他們的同時,他們同樣會擔心我們。我們難以割捨他們的離開,他們也會難以割捨對我們的牽掛,最終雙方都在不安中度日。

聖嚴法師說 —— 唯有生者安,死者才會安。唯有我們先安住自己的身心後,才可能讓往生者走得放心、安心,才能以更好的姿態迎接新的生命到來。若相信佛法,相信淨土中,相信《地藏經》所說的“世尊!一切衆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一個佛名,一個菩薩名號都會有如此之大的力量,更何況是我們虔誠的助念呢。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放心,往生者必定可以仰仗三寶的加持,往生善處了。既然如此,何必再掛懷呢。

擴展閱讀

上面非常簡略地總結了一下自己的所學所見所聞,寥寥數語實在是無法替代一個完整的培訓,更無法替代任何實踐。其實每個環節都可以展開成一篇文章,如果考慮到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意外,那就更加難以枚舉了。所以,請對此有興趣,有誌於此的蓮友們,多多學習,多多益善。

附上更多參考資料:

《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 https://mp.weixin.qq.com/mp/homepage?__biz=MzAxODc1MjI1MQ==&hid=6&sn=6713737150ce5c850fc53c324a9583c3

《生命的終極關懷》 - 信願法師,epub電子書 https://github.com/yuqianyi1001/awesome-buddhist-dharma/raw/main/%E7%94%9F%E5%91%BD%E7%9A%84%E7%B5%82%E6%A5%B5%E9%97%9C%E6%87%B7%20-%20%E4%BF%A1%E9%A1%98%E6%B3%95%E5%B8%AB/%E7%94%9F%E5%91%BD%E7%9A%84%E7%B5%82%E6%A5%B5%E9%97%9C%E6%87%B7%20-%20%E4%BF%A1%E9%A1%98%E6%B3%95%E5%B8%AB.epub

《生死50問》 https://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4593 (無電子書)

写于 January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