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菩提樹下的覺悟之十二因緣 | 十二因緣的四種解說

上篇文章裡面,我從佛經中查找了許多關於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的直接說法。從數量上來說,十二因緣是最多的。為加深影響,並指出佛經來源,請參考下表。

分類 佛經 內容
南傳三藏 長部14經,大品第二,譬喻大經
(備註:此處說的是毘婆屍如來)
十二因緣
南傳三藏 自說經,第一品菩提品 十二因緣
北傳阿含部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369經 十二因緣
北傳經集部 佛說分別緣生經 十二因緣
北傳本緣部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九,成正覺品 十二因緣
北傳本緣部 佛本行集經,成無上道品 十二因緣
北傳本緣部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三 十二因緣
北傳律部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五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簡介

在進行十二因緣的解說之前,我先用現代語言,簡單地介紹下十二因緣分別是什麼。注意,佛教術語,名字,概念,經常會有很多不同的含義。我這裡只會介紹下最常用的一種或兩種。如果想要完全瞭解每一項的完整含義,還請參考佛學辭典,以及查找佛經中的原文(這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的)。

十二因緣分別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

  • 無明:即無知,即愚痴。 對於什麼無知呢,即佛法,最關鍵的哪些佛法呢?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如果是大乘,再加上般若(空性),唯識(真如),如來藏等。
  • 行:即造作。 因為無知,所做的事情,所做的事情也叫業。業的分類方法非常多,最常見的莫過於:善業、惡業,不善不惡業(也叫無記業)。其次是:身業(殺、盜、淫),口業(妄語、惡口、兩舌、綺語),意業(貪、嗔、痴),合起來就是十善業或十不善業了。
  • 識:第六意識。或唯識裡面的第八識
  • 名色:名,就是名詞。色就是物質。 五蘊中的色蘊,現代來說,就是物質。
  • 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可以感受的器官,也有人說是感受器官對應的神經系統。
  • 觸:接觸。 比如眼睛,在有光,有距離的情況下,看到外面的物體。這個過程就是“觸”。(備註下,眼睛可以看到東西,嚴格來說,需要具備9個條件的。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唯識對此的解說。)
  • 受:感受。有三受:苦,樂,不苦不樂。 再進一步有五受,三受的基礎上,再加上憂,喜。
  • 愛:喜愛,貪愛。
  • 取: 因為貪愛,所以想要獲取更多。
  • 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分別對應欲界,色界,無色界。貪愛男女之樂,就希望生在欲界。厭惡男女之慾,又有禪定之力,就希望生在色界。厭惡色身,禪定之力更強,就希望生在無色界。(備註,三界依舊在輪迴中,不是解脫)
  • 生: 有了投生的願望,因緣具足後,就會投生對應的欲界,色界,無色界
  • 老病死:有生就會有死。 無論生在欲界,色界,還是無色界,最終都會有死。老和病,即變老和生病,則是不一定,比如嬰兒出生就夭折,就不存在”變老“。“生病”也不一定,欲界的眾生,很難絕對的無疾而終,但是色界,從出生,變老,到死亡,無疾而終的情況應該有很多。無色界就更不用說了,不會變老,也不會生病,連物質的身體都沒有了,哪裡來的變老和生病呢。只有投生和死亡了。

如何深入佛法? 學會展開,進一步瞭解各種概念和理論。

對於佛教名詞,有兩個步驟可以參考。

  1. 理解定義,含義。從最常見的開始,最通用的開始。
  2. 展開。比如說“受”,直接的定義和解釋就是“感受”,再展開一點就有“三受”和“五受”了,然後再去分別理解他們即可。

對於理論也是如此。比如十二因緣,先了解其含義,每一項的含義,然後再去了解它的解說。含義上面已經簡單介紹了。下面介紹對它四種解說,也從最常見的解說開始。

十二因緣:解釋生命的現象

這是用十二因緣來解釋生命的不常不斷,生死流轉,生命的這種不常不斷的現象,經常被稱為輪迴。輪迴的說法有點“氾濫”了,導致對它的誤解越來越多了。依照佛法來說,更準確的說法其實是不常不斷,流轉不停。那麼為何會不常不斷,流轉不停呢?

先解釋基本定義,基本含義:

  • 不常:不會永恆固定不變。
  • 不斷:生命不會斷滅,生命是連續的,一段又一段。死後會再生。生後終會死。依此循環。但循環中,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靈魂或神識。
  • 流傳不停:生死流轉,即生死生死生死,以此重複。直到解脫。

三世兩重因果

alt text

如圖所示:

  • 三世:因為有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
  • 二重:過去世和現在世是第一重因果。現在世和未來世是第二重因果。
  • 因為過去世的無明和行,即無知和造作,由此產生了現在世的生命。無明和行,就是過去二因,過去世。
  • 現在世的生命(現在五果,即現在世),就是從識,名色,六入,觸,受。在這個解說裡面,識是神識,或第六意識。名色是卵子受精後的胚胎。六入,是從胚胎慢慢發育出器官,頭,眼,手等。觸,就是器官成熟,對於子宮中的環境有接觸感了。受,就是繼續發育,有感受了。出生前的胎兒也可以和大人互動,就是因為有感受,有苦樂了。
  • 胎兒出生之後,再繼續長大,過程中就會有自己的喜好。進而想要獲取更多,以便滿足自己的喜好。以欲界的眾生來說,最大的喜好和貪求莫過於男女之慾了。這就是愛、取、有三支。(現在三因,即現在世)
  • “有”就希望出生和存在於這樣的世間(大多是欲界)。這種希望就引發下一次的生命。從而為下一次的投生播下了種子。(未來二果,即未來世)

過去世的無明和行,導致了這一世的果(識,名色,六入,觸,受)。而這一世的繼續造作(愛、取、有),又會種下下一世投生的因,進而會有後世的生命現象(生,老病死)。從此,生命不停流轉,不常也不斷。

聰明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了。這一世的愛、取、有。在下一世的生命中,也即是無明和行了。這樣,生命就進入無限循環當中了。要打破這個循環,解脫”輪迴“,正是需要從這一世的愛、取、有作為入手處。改變這一世的愛、取、有。讓他們不成為下一世生命產生的原因,即不等於無明和行。

具體點如何操作呢?見到喜歡的東西,不貪求。見到不喜歡的東西,不厭惡。因為這個不貪求,就不會想要獲取更多。不想要獲取更多,就不會想要擁有了,進而就不會再”生“出新的生命,從而可能解脫輪迴之苦了。甚至可以進入涅槃了。(注意,涅槃不是生命的斷滅,而是另有解釋,限於篇幅,暫時不展開了。)

二世一重因果

這個解說是唯識學的獨特解說。

alt text

  • 二世:只有現在世和未來世。
  • 一重:現在世和未來世組成了一重因果。
  • 因此,也可以畫成是過去世和現在世。

alt text

唯識學的這個二世一重因果是想要簡化的。畢竟比三世一重簡單了三分之一。奈何唯識學在傳承中有中斷,且在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古代,的確是門檻高的。反過來說,進入現代教育的新時代,文盲率在逐年降低的背景下,唯識學也在復興當中。因此唯識學上的解說,或許也會逐漸流行開來。

玄奘大師組織翻譯和彙集的《成唯識論》中說: “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施設兩重,實為無用,或應過此,便致無窮。”

大意:十二因緣構成了一重因果關係,足以說明輪迴流轉的現象,並且能夠破除對於生死現象過於極端的看法,既不是斷滅論也不是常見。他認為,如果設定兩重以上的因果關係,實際上是不必要的;否則,如果不斷添加更多的因果層次,理論上會導致無窮無盡的遞歸,這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看得出來,玄奘大師對於三世二重因果的態度極其明顯,批判起來一點都不客氣。不過這是題外話了,我個人覺得,覺得哪個容易理解就先用哪個。能理解的就是好的。不能理解的,擱置一邊,以後再說嘍。

十二因緣:解釋一切現象

在佛經中,提及十二因緣時,經常會有一個“前綴”,一個“後綴”。比如:

《雜阿含經》卷第十三,335經: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

這個“前綴”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這個後綴就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四句話,也經常被單獨提起,合併為: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這四句話就是 —— 緣起法,不僅可以用來解釋生命的生死流轉。也可以用來解釋一切現象、一切事物的生命週期(成住壞空)。例如,一個蘋果樹種子,可以發芽生根,從小樹長成大樹,結果實。蘋果掉落地上,腐爛後,種子進入泥土,又發芽生根,長出新的小樹。週而復始。

和生命不同現象不同的是,其他東西,如蘋果樹,不是“有情”,沒有“感受器官”,不會感覺“苦樂”,也不會造業(善惡業),所以,十二因緣不能一一對照。但是,此有故彼有這四句,卻可以解釋一切事物,甚至包括有情眾生。

用現代話來解釋緣起大意如下:

  • 一切人事物(現象)的產生和存在,都依賴其它人事物的產生和存在。
  •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一個人事物,可以絕對地、孤立地存在。

十二因緣:解釋心理現象

十二因緣還可以解釋心理現象,例如煩惱的生起。舉個例子:

有一位男士正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漫步,突然一位美女朝他走來。

  1. 因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無明)。
  2. 男人總愛看美女(行)。
  3. 突然看到美女朝他走來(識──眼識)。
  4. 身心就立即緊張起來(名色)。
  5. 美女走得越來越近,他開始注意到美女的衣著打扮(六入──眼及意念)。
  6. 美女瞧來他一眼。兩人眼神對碰了一下。(接觸)
  7. 他感覺彷彿有一股電流在體內流竄。(受)。
  8. 如果美女對他微笑,他會有滿足的感覺(愛);反之,若美女反應平平,他可能會感到失落或遺憾(愛的反面)。
  9. 如果美女確實表現出對他感興趣的樣子,他會認為這是對自己魅力的一種肯定(取)。
  10. 在內心深處產生自我陶醉的情緒(有)。
  11. 開始想象談戀愛,結婚生子,把孩子名字都起好了(生)。
  12. 然而,這些美好的幻想往往轉瞬即逝,隨著美女逐漸走遠,現實情境將他拉回(死)。

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十二因緣,其實也可以貫穿在每一次的心理活動當中。處理不當,就會生起煩惱,處理得當,就可以泰然自若。還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其實,每個環節,都可以改變,從而從情緒的跌宕起伏,變成泰然自若了。略說幾個作為例子:

  1. 無明:知道美醜只是一種現象,心理美醜更加關鍵。
  2. 行:平常不會去關注美女。
  3. 偶爾看到了,也只是看到了,不會多想,這就是不愛,不取。 後面的有,生,老死就都沒有了。

總結

從提問“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作為開始,蒐集了相關的佛經,並統計了,其中數量最多是“十二因緣”。然後介紹了“十二因緣”的基本概念後,進一步介紹了四種解說。深入理解十二因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生命不常不斷的流轉,也可以幫助理解一切事物的產生和滅亡,還介紹了煩惱是如何生起,以及如何對治。希望大家都能早日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

写于 February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