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普通人也可以通达佛法 | 如何判定是否通达佛法
分享一个判定自己是否通达佛法的方法
找一本没有读过的“比较常见”佛经,或论,或忏仪等。然后可以直接阅读原文,并且可以通读下来,基本不会有疑问。或者找一本不太熟悉的佛经,论,忏仪,方法也是一样的,可以通读下来,不会有什么疑问。第一遍读下来,就可以读懂了,不用再去读别人的讲解了。更进一步,如果有机会,让你来解释原文,你可以通篇解释下来。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通读和通释),那就算是通达了。
例如我最近在读《宝性论》,就无需看别人的讲解,即可通达下来。如果要我来解释,也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番,这本书是如来藏体系的,所以用如来藏体系解读即可。再比如,我之前参加过《梁皇宝忏》,里面不仅文字优美,义理也十分丰富。因为梁皇忏是很多天的法事,我只随缘参加一部分,对于已经读诵的内容来说。我可以直接通读下来,无需再看他人的解释了。
而我自己写文章分享佛法,就是用我自己的话来解释各种佛教的理论了。也算是一个解释的过程了。
有一个前提条件,通达必须是要有基础的,什么是基础?那就是对于佛教词汇,术语,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和清晰的了解。而很多人,无法通达佛法,并不是大经大论听少了,反而是缺乏这些基础,才导致所听的大经大论如同空中楼阁,或觉得是有道理,但是实践起来似有似无,非常不坚固了。其实,这非常可能是因为缺少基础所导致的,如果可以尽快弥补基础,或许可以快速提高。最后补充一句,弥补基础最简单、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学习《百法明门论》。原文虽短,但读懂它就非常够用了(这个可以看下讲解)。
同时,还有一个“例外”情况,这个留到最后再说。
通达可以分层次
当然,通达也是有很多层次的。
见道前的通达,和见道后通达肯定是不一样的。见道后的通达肯定会比之前更加深入。这是显而易见的。
就像菩萨阶位,见道后的菩萨还有十地,十地菩萨对于佛法的通达程度都有不同,第十地的菩萨和佛,还有通达程度的不同。
可能有人会怀疑说,见道前的通达就是没有证悟的情况,没有证悟也可以算通达吗?
当然可以算。你可曾听过“信解行证”呢?!
信解行证
- 信:相信佛、法、僧。
- 解:理解,解悟 —— 就是我说的通达佛法的意思了。解悟也可算开悟了。
- 行:具体的修行方法,直到证悟,乃至成佛
- 证:见道(可说开悟),修道,成佛。
从这个次第来说,“解”是第二位的,且是在“行”和“证”的前面。而这个“解”,也就是我所说的理解和通达的意思了。
通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根据现代学者型的佛教大师(如太虚大师,印顺法师,圣严法师)的分类,佛教可以分为四个体系:根本佛教(声闻乘)、般若、唯识、如来藏。
古代学者型的佛教大师(如智者大师)等,对佛教也有判教(藏通别圆),这个分类也是可以的。我比较推荐用现代分类的方式,因为它比较符合我们所接受到的现代教育了。
所谓通达的意思,必须是指四个体系中的任何一个了。只有这种体系上、整体性的通达,才能算是通达了。而不是只是某一个局部,或者某一个修行法门而已。(或者说,不是我所指的通达吧。)
当然,更好的通达是,就像我上面所列举的几位现代大师一样,那是对于四个体系,都有相当程度的通达了。对于大师来说,就不一定只是解悟了,应该还有证悟的部分。碍于汉传佛教对于果位的避讳,他们和其他祖师一样,只是不便明说而已。
不要怕被误解
看到这个标题后,就会有人把它划走,不会进来读文章内容,甚至一边划走一边批评说:
- 真是一个自大狂妄的人啊……
- 或者说,真的是一个末法时代,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敢说佛法了……
- 或者说,真的是五浊恶世啊……
这些人肯定有,不必理会。遥想当年世尊成道后,当时的印度外道对于他也是不认可的,甚至还会骂他。所以呢,不被理解是很正常的现象,连世尊都不能幸免,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
普通人也可以通达佛法
可能有人说,只有佛菩萨或大圣人才可能通达佛法,凡夫(普通人)怎么可能通达佛法呢?
这样的人,也不必太搭理。他们自己不懂,听到别人说懂,觉得不服气,或有嫉妒的心理,或有憎恨的心理。或者,他所听到的佛法讲解都是类似的观点,否定普通人的智慧(知见)。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和佛法的本意是背道而驰。
如果只有佛菩萨,或大圣人才能通达佛法,那么到底是他们先通达佛法,还是先变成佛菩萨(或大圣人)呢?显然是先要通达佛法,才有可能成为佛菩萨(或大圣人)了。如果有人认为,必须先变成佛菩萨(或大圣人)才能通达佛法。那么就可以请问他们,那要如何才能成为佛菩萨呢?如果没有通达佛法作为前提,如何懂得修行而且成为佛菩萨(或大圣人)呢?当修行有了一定的结果后,如果不通达佛法,又如何自己证了什么果?到了什么位次呢?
所以,就大多数的实际情况来说,必须先通达佛法,才懂得如何正确修行,修行有了结果,才知道自己如何判断了 —— 记得前面提到的“信解行证”。
现代人有“通达”的前提和方便
借助现代科技和信息的发达,有这些方便:
- 非常容易查阅佛典,一个搜索,就可以轻松地在三藏十二部中随意搜索和查阅。因为佛教经典,都有被电子化,放在网上了。或者正在电子化,网上很容易查阅和搜索。
我最常用的在线佛经(含经律论)网址是CBeta。
网址是: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
简体中文: https://cbetaonline.cn/zh/ (只是菜单是简体中文,正文依然是繁体)。
排版优美: https://deerpark.app/
- 佛学词典,有各种各样的佛学词典可以查阅,佛学词典就是对佛教名词,术语的解释,有白话文的解释,也有指出在佛经,或论典中的出处。
一行佛学词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
这里有个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一个术语往往有很多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又没有根据体系分类来区分,而是混杂在一起。因此,建议大家要对体系有几个基本的理解,概要性的了解,查字典的时候,才不至于在体系之见混淆了。
- 各类AI也可以帮助解释佛经。非常常见的佛经,AI的解释都非常准确了(甚至可以达到80-90分以上)。不太常见的经典,AI解释起来就费劲了。而有一类经典,目前来说,完全不建议用AI来解读,这类经典就是“阿毗达摩”。因为阿毗达摩是个例外。
阿毗达摩是个例外
如何是例外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读的人少,了解的人少,能够通达的人就更好了。大陆有一位王路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可以订阅他的微信公众号“王路在隐身”来跟踪和学习阿毗达摩类的佛学了。期待有一天,学习阿毗达摩的人多了,那个时候,估计AI也就可以来解释它了。
以上所说的判定方法,也有一个例外,也是阿毗达摩。因为阿毗达摩的有些内容,就像是武功口诀一样,初学时,如果没人解释的话,是根本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不信的话,尝试下解释这几句吧。
练根无间道, 学六无学七,
余学六七八, 应八九一切,
杂修通无间, 学七应八九,
余道学修八, 应九或一切。
这里六七八九,都是概括性的总结,这里是说,学 - 有六个修智,无学 - 有七个修智,等等。你先要知道“修智”一共有几种,再加以分类,才知道这里所说的六七八九分别是哪几个了,又分别是对应什么情况。(略过,不再展开了)
总结和祝愿
记得智敏上师在《俱舍论颂疏讲记》里面提到,能海上师可以用十一种不同的方式讲解《心经》。我读后,大为敬佩,因为一般的人,能够读懂就不错了,能够解释它的人就更少了。而在解释它的时候,又能用11种不同的方法,可见其解经的功力了。我自己也写过一次《心经》的解释,参见我的文章:《以结构化的五个层次解读<心经> https://mp.weixin.qq.com/s/mzAc0Rn26G7Wd0CuqteebQ》 。这篇文章是以般若体系来解释的。我也可以再用另外两个体系(唯识和如来藏)再解释一次,那加起来也不过是三种。之后,就再也找不其他思路了。所以,学无止境,我的所知所学,只是皮毛而已。心经>
以上,“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祝愿大家早日通达佛法,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愚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