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请搜愚千一或直接输入ID: Yuqianyi1001。
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普通人也可以通達佛法 | 如何判定是否通達佛法

分享一個判定自己是否通達佛法的方法

找一本沒有讀過的“比較常見”佛經,或論,或懺儀等。然後可以直接閱讀原文,並且可以通讀下來,基本不會有疑問。或者找一本不太熟悉的佛經,論,懺儀,方法也是一樣的,可以通讀下來,不會有什麼疑問。第一遍讀下來,就可以讀懂了,不用再去讀別人的講解了。更進一步,如果有機會,讓你來解釋原文,你可以通篇解釋下來。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兩點(通讀和通釋),那就算是通達了。

例如我最近在讀《寶性論》,就無需看別人的講解,即可通達下來。如果要我來解釋,也可以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釋一番,這本書是如來藏體系的,所以用如來藏體系解讀即可。再比如,我之前參加過《梁皇寶懺》,裏面不僅文字優美,義理也十分豐富。因爲梁皇懺是很多天的法事,我只隨緣參加一部分,對於已經讀誦的內容來說。我可以直接通讀下來,無需再看他人的解釋了。

而我自己寫文章分享佛法,就是用我自己的話來解釋各種佛教的理論了。也算是一個解釋的過程了。

有一個前提條件,通達必須是要有基礎的,什麼是基礎?那就是對於佛教詞彙,術語,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和清晰的瞭解。而很多人,無法通達佛法,並不是大經大論聽少了,反而是缺乏這些基礎,才導致所聽的大經大論如同空中樓閣,或覺得是有道理,但是實踐起來似有似無,非常不堅固了。其實,這非常可能是因爲缺少基礎所導致的,如果可以儘快彌補基礎,或許可以快速提高。最後補充一句,彌補基礎最簡單、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學習《百法明門論》。原文雖短,但讀懂它就非常夠用了(這個可以看下講解)。

同時,還有一個“例外”情況,這個留到最後再說。

通達可以分層次

當然,通達也是有很多層次的。

見道前的通達,和見道後通達肯定是不一樣的。見道後的通達肯定會比之前更加深入。這是顯而易見的。

就像菩薩階位,見道後的菩薩還有十地,十地菩薩對於佛法的通達程度都有不同,第十地的菩薩和佛,還有通達程度的不同。

可能有人會懷疑說,見道前的通達就是沒有證悟的情況,沒有證悟也可以算通達嗎?

當然可以算。你可曾聽過“信解行證”呢?!

信解行證

  • 信:相信佛、法、僧。
  • 解:理解,解悟 —— 就是我說的通達佛法的意思了。解悟也可算開悟了。
  • 行:具體的修行方法,直到證悟,乃至成佛
  • 證:見道(可說開悟),修道,成佛。

從這個次第來說,“解”是第二位的,且是在“行”和“證”的前面。而這個“解”,也就是我所說的理解和通達的意思了。

通達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根據現代學者型的佛教大師(如太虛大師,印順法師,聖嚴法師)的分類,佛教可以分爲四個體系:根本佛教(聲聞乘)、般若、唯識、如來藏。

古代學者型的佛教大師(如智者大師)等,對佛教也有判教(藏通別圓),這個分類也是可以的。我比較推薦用現代分類的方式,因爲它比較符合我們所接受到的現代教育了。

所謂通達的意思,必須是指四個體系中的任何一個了。只有這種體系上、整體性的通達,才能算是通達了。而不是隻是某一個局部,或者某一個修行法門而已。(或者說,不是我所指的通達吧。)

當然,更好的通達是,就像我上面所列舉的幾位現代大師一樣,那是對於四個體系,都有相當程度的通達了。對於大師來說,就不一定只是解悟了,應該還有證悟的部分。礙於漢傳佛教對於果位的避諱,他們和其他祖師一樣,只是不便明說而已。

不要怕被誤解

看到這個標題後,就會有人把它划走,不會進來讀文章內容,甚至一邊划走一邊批評說:

  • 真是一個自大狂妄的人啊……
  • 或者說,真的是一個末法時代,什麼亂七八糟的人都敢說佛法了……
  • 或者說,真的是五濁惡世啊……

這些人肯定有,不必理會。遙想當年世尊成道後,當時的印度外道對於他也是不認可的,甚至還會罵他。所以呢,不被理解是很正常的現象,連世尊都不能倖免,更何況是我們普通人呢。

普通人也可以通達佛法

可能有人說,只有佛菩薩或大聖人才可能通達佛法,凡夫(普通人)怎麼可能通達佛法呢?

這樣的人,也不必太搭理。他們自己不懂,聽到別人說懂,覺得不服氣,或有嫉妒的心理,或有憎恨的心理。或者,他所聽到的佛法講解都是類似的觀點,否定普通人的智慧(知見)。實際上,這樣的說法和佛法的本意是背道而馳。

如果只有佛菩薩,或大聖人才能通達佛法,那麼到底是他們先通達佛法,還是先變成佛菩薩(或大聖人)呢?顯然是先要通達佛法,纔有可能成爲佛菩薩(或大聖人)了。如果有人認爲,必須先變成佛菩薩(或大聖人)才能通達佛法。那麼就可以請問他們,那要如何才能成爲佛菩薩呢?如果沒有通達佛法作爲前提,如何懂得修行而且成爲佛菩薩(或大聖人)呢?當修行有了一定的結果後,如果不通達佛法,又如何自己證了什麼果?到了什麼位次呢?

所以,就大多數的實際情況來說,必須先通達佛法,才懂得如何正確修行,修行有了結果,才知道自己如何判斷了 —— 記得前面提到的“信解行證”。

現代人有“通達”的前提和方便

藉助現代科技和信息的發達,有這些方便:

  1. 非常容易查閱佛典,一個搜索,就可以輕鬆地在三藏十二部中隨意搜索和查閱。因爲佛教經典,都有被電子化,放在網上了。或者正在電子化,網上很容易查閱和搜索。

我最常用的在線佛經(含經律論)網址是CBeta。
網址是: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
簡體中文: https://cbetaonline.cn/zh/ (只是菜單是簡體中文,正文依然是繁體)。
排版優美: https://deerpark.app/

  1. 佛學詞典,有各種各樣的佛學詞典可以查閱,佛學詞典就是對佛教名詞,術語的解釋,有白話文的解釋,也有指出在佛經,或論典中的出處。

一行佛學詞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

這裏有個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一個術語往往有很多的解釋,而這些解釋又沒有根據體系分類來區分,而是混雜在一起。因此,建議大家要對體系有幾個基本的理解,概要性的瞭解,查字典的時候,纔不至於在體系之見混淆了。

  1. 各類AI也可以幫助解釋佛經。非常常見的佛經,AI的解釋都非常準確了(甚至可以達到80-90分以上)。不太常見的經典,AI解釋起來就費勁了。而有一類經典,目前來說,完全不建議用AI來解讀,這類經典就是“阿毗達摩”。因爲阿毗達摩是個例外。

阿毗達摩是個例外

如何是例外呢?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讀的人少,瞭解的人少,能夠通達的人就更好了。大陸有一位王路老師,是這方面的專家,可以訂閱他的微信公衆號“王路在隱身”來跟蹤和學習阿毗達摩類的佛學了。期待有一天,學習阿毗達摩的人多了,那個時候,估計AI也就可以來解釋它了。

以上所說的判定方法,也有一個例外,也是阿毗達摩。因爲阿毗達摩的有些內容,就像是武功口訣一樣,初學時,如果沒人解釋的話,是根本不知道它在說什麼。不信的話,嘗試下解釋這幾句吧。

練根無間道,  學六無學七,
餘學六七八,  應八九一切,
雜修通無間,  學七應八九,
餘道學修八,  應九或一切。

這裏六七八九,都是概括性的總結,這裏是說,學 - 有六個修智,無學 - 有七個修智,等等。你先要知道“修智”一共有幾種,再加以分類,才知道這裏所說的六七八九分別是哪幾個了,又分別是對應什麼情況。(略過,不再展開了)

總結和祝願

記得智敏上師在《俱舍論頌疏講記》裏面提到,能海上師可以用十一種不同的方式講解《心經》。我讀後,大爲敬佩,因爲一般的人,能夠讀懂就不錯了,能夠解釋它的人就更少了。而在解釋它的時候,又能用11種不同的方法,可見其解經的功力了。我自己也寫過一次《心經》的解釋,參見我的文章:《以結構化的五個層次解讀<心經> https://mp.weixin.qq.com/s/mzAc0Rn26G7Wd0CuqteebQ》 。這篇文章是以般若體系來解釋的。我也可以再用另外兩個體系(唯識和如來藏)再解釋一次,那加起來也不過是三種。之後,就再也找不其他思路了。所以,學無止境,我的所知所學,只是皮毛而已。

以上,“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祝願大家早日通達佛法,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愚千一

写于 November 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