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了什麼?| 在菩提樹下修行了什麼而成佛?

記得有一次,我給女兒講了悉達多太子,出家修行,最終成佛的故事(可參考之前的文章《悉達多太子的履歷(悉達多 aka 釋迦牟尼)》,鏈接)。其中提到,悉達多太子是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時,我的女兒就問,他覺悟到了什麼?

先說個題外話:這個問題令我回憶起自己的學佛經歷來,我是學佛多年之後,才開始好奇這個問題。而我的女兒,卻可以在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時,就問這個問題。想來十分慚愧,同時也感到欣慰 —— 她的善根,看來在我之上了。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覺悟了什麼?

回到主題,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當然是迴歸佛經,從佛經中找答案了。使用了CBETA資料庫和“智悲樂藏App”,以及其他佛友的幫助下。以下是我找到的資料(原始材料見這裡)。

分類 佛經 內容
南傳三藏 中部|MN 36|大薩遮經 Mahāsaccaka Sutta - 靜慮林 四聖諦
南傳三藏 長部14經,大品[第二],譬喻大經
(備註:此處說的是毘婆屍如來)
十二因緣
南傳三藏 自說經,第一品菩提品 十二因緣
北傳阿含部 大般涅槃經,卷下 八聖道
北傳阿含部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369經 十二因緣
北傳經集部 佛說分別緣生經 十二因緣
北傳本緣部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九,成正覺品 十二因緣
北傳本緣部 佛本行集經,成無上道品 十二因緣
北傳本緣部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六 四聖諦
北傳本緣部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三 十二因緣
北傳華嚴部 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版),卷第三十五
寶王如來性起品,之二
如來藏
北傳華嚴部 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版),卷第五十一
如來出現品
如來藏
北傳大集部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九 無所得(般若思想)
北傳律部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五 十二因緣
北傳密教部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卷第二 秘密觀(密教)
北傳密教部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第九 唵字觀(密教)

略作說明:

  1. 廣義來說,一切三藏十二部,都可以算是佛陀覺悟後的教義。不過其中有核心,非核心,直接的和間接的。
  2. 這裡只取“直接”的,“直說”的。所以算作“狹義”的吧。查詢時所用關鍵字為“菩提樹”+“成正覺”,或“初成正覺”。
  3. 一定會有漏掉的地方。因為佛經內容太過龐大,而且用詞也非常多種多樣,如“成正覺”,也可以說“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得一切種智“等等。
  4. 這裡不僅包括所覺悟的內容,還包括修了什麼方法,而獲得佛果的證悟(如八聖道和密教部分)。
  5. 未包含藏傳佛教部分,因為我沒有找到公開資料可搜索。但可以從CBETA中的密教部略知一二。
  6. 如果讀者發現有遺漏,請聯繫我,我儘量做補充。鑑於微信公眾號文章的更改限制(20字數限制,以及最多1次修改),後續的修改,請參考我的個人網站

為何記錄會如此不同?

簡單來說,不同體系會有不同的記錄。佛教可以分成三大體系,南傳上座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很自然地,各個體系中所記錄的覺悟內容也會不同。如:

1,南傳上座部和北傳阿含部。 兩者可統稱為聲聞道或解脫道,都認為是:十二因緣,四聖諦和八聖道。而這些恰恰也是解脫道的核心教義了。

2,般若思想 般若思想在北傳(漢傳和藏傳)中都非常重要,因此,也就認為“無所得”是其所覺悟的內容了。《大方等大集經》中卷第九:“佛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來昔坐菩提樹下實無所得,無所得故便從中起。”

3,如來藏思想 如來藏思想也是同理,在《華嚴經》中的這句話是非常流行的。雖然流行的版本不同於佛經,但大意是相同的。

60卷華嚴經中說:『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能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眾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能在其身內,與佛無異。』

80卷華嚴經中說:『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能,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能與佛無異。』

而流行的版本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4,密教部,雖然不一定是藏傳佛教的經典,但依據所查到的內容可以看到,之所以可以證悟成佛,是因為修了密法才行的,不修密法,是無法成佛的。這樣的說法,完全契合密宗以“密法”作為最高、最快捷的修行方法的宗旨了。

該如何相信和理解(信解)?

在《大寶積經》和《維摩詰經》中都有這句話:“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大意是說,雖然佛陀在同一時間對大眾說法,但不同根基的眾生聽到的佛法,卻可以是不同的。理解了這點,就很容易理解佛經的記載為何會有不同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當然是相信所有的佛經了,並努力去理解所有的佛經了。如果不能如此,也沒有關係,那就選擇自己所認可的宗派的解釋即可。對於其他解釋,可以先擱置,待到有緣時,再去理解,或再去判斷也來得及。

  • 如果是南傳學人,就認為是四聖諦、八聖道和十二因緣就好。
  • 如果是般若學人,就認為是“無所得”的“空”就好。
  • 如果是如來藏學人,就理解成是佛性,是如來藏就行。
  • 如果是密教學人,就好好修密法就行。

總之來說,重點在於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先信,先解,先修,先證。等到能力提高了以後,所能信解的範圍自然也會隨之變大了,到了那個時候,或許就能多修,多證了。而對於超出自己能力的範圍,不急於去判斷,這樣不至於毀謗佛法,不至於釀成大錯了。

写于 February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