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请搜愚千一或直接输入ID: Yuqianyi1001。
订阅后也可以看到我的微信号,方便交流。

涅槃、解脫之後的聖者去哪裡了?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

因為佛法上常常說,眾生在六道中輪迴,而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要從這六道中解脫出來。這裡的六道也可以替換成三界,如說跳出三界輪迴。這裡的六道是:天、人、修羅、旁生、餓鬼和地獄道。而三界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基於這個說法,於是就有人問,那麼解脫之後的人去哪裡了呢?還在六道、三界之中嗎?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進行回答。

凡夫被束縛在六道和三界之中

無論是六道還是三界,對於凡夫來說都是束縛的意思,這才是常常提到六道和三界對於凡夫的真正內涵。例如,我們都在人道和欲界,意思是說我們被束縛在人道和欲界當中,無法擺脫這份束縛。當然,這裡的“擺脫”指的是上升,而不是下墮。(這裡先不包括解脫。)

下墮的意思是,變成旁生,餓鬼和地獄 —— 生而為人,有人的作為形同禽獸,這樣就造下下墮成為旁生的果;貪得無厭,就容易造下成為餓鬼的果;更進一步造惡,則會下墮進入地獄。這樣的結果,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會盡量避免的。所以說,上面所說的束縛是指無法上升。

上升是指進入天道,或色界、無色界。

五戒十善做得非常好,才能進入天道。反之,只能為人,或者更差的下三道:旁生、餓鬼和地獄。而想要進入色界和無色界,則需要修行禪定,並且達到初禪和以上才行。而想要達到初禪就需要斷除欲界的煩惱,在欲界的九品貪、嗔、痴、慢。(當然,後面還有色界、無色界的貪、痴、慢需要斷。)

以上這兩者對於凡夫來說,都不太容易。在沒有達到的時候,意思就是說,我們 —— 凡夫 —— 被束縛在人道和欲界了。

而解脫了的聖者,雖然身體也在人道和欲界,但是他們不受此的束縛。不僅不再受人道和欲界的束縛,六道和三界的束縛統統都沒有了。斷除了煩惱,也就是擺脫了束縛的意思。

尤其是以菩薩而言(八地以上),他們都是生死自在的聖者,他們還沒有成佛,因此沒有入不入涅槃的問題。他們在成佛前,可以隨意地在六道和三界之中,廣度有情,進一步累積成佛的資糧。或像維摩詰大士一樣,遊戲人間、度化有情。

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解脫是指脫離六道輪迴、跳出三界的意思,另一個可以表達相同意思的詞彙就是涅槃。這兩個概念真正的內涵是斷除了一切煩惱,即斷除了一切貪、瞋、痴。佛教裡面把這種斷除了所有煩惱的狀態,稱之為涅槃。而涅槃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有餘涅槃 —— 是指已經斷除了一切的煩惱,但是還有色身(即身體)存在於世,如阿羅漢和佛陀在剛剛證悟的時候,還是活著的。從外相來看,甚至和證悟前是一樣的。如果不是相同的證悟者,或更高水平的證悟者(如佛對阿羅漢),外人甚至看不出來他們已經斷除了煩惱而達到了涅槃的境界。

無餘涅槃 —— 是指達到了有餘涅槃的聖者入滅了。入滅就是聖者“去世”了,“去世”之後的色身也依舊存在,但只是一個“空殼子”而已,按照佛教儀式,也需要進一步火化。外相上來說也和普通人相同。這個時候就可以說,聖者從有餘涅槃進入了無餘涅槃了。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到,解脫了的人,或說達到涅槃的人,依舊是存在於六道或三界之中。以釋迦牟尼佛和他的許多阿羅漢弟子們來說,分別是在六道中的人道,以及三界中的欲界。當然,證阿羅漢的人也可以在色界或無色界。至於進入無餘涅槃之後,人去哪裡了?後面繼續說。

入涅槃不是斷滅

千萬不要誤解無餘涅槃後就是徹底的斷滅,這個誤解的“推論”是,眾生在六道中輪迴,而六道之外沒有其他的“道”,因此就認為入涅槃後就是跳出了六道輪迴,又沒有別的地方可去,便認為那就是斷滅,那就是什麼都沒有了。這是對涅槃的重大誤解。《金剛經》中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當然,入涅槃也不是斷滅了。

《雜阿含經》對於無餘涅槃的說法

《雜阿含經》卷34:
俱迦那言:「云何如來死後有耶?」
阿難答言:「世尊所說,此是無記。」
復問:「如來死後無耶?死後有無耶?非有非無耶?」
阿難言:「世尊所說,此是無記。」
(CBETA 2024.R1, T02, no. 99, p. 248b20-24)

這段話大意是說,有人問阿難尊者,如來死後還有嗎?這裡的“還有”是指“還會生嗎”?生在哪裡?以佛教來說,只有六道,沒有六道之外的“道”;也只有三界,沒有三界之外的“界”。阿難回答說,世尊(指釋迦牟尼佛)說過,這個問題是無記。無記的意思就是指釋迦牟尼佛沒有回答,原因是回答這個問題對解脫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解脫。俱迦那又追問,這個追問的範式是古印度特有的哲學提問模式:那死後就是沒有了嗎?死後到底是有是無?還是非有非無?最後這個“非有非無”也是範式之一,要放到語境中進一步解釋,不過這裡只是提問而已。阿難的回答依舊是,世尊說過,這些問題都是無記。

天台宗的四土

即便有了上述的回答,也總是會有“好奇寶寶”繼續發問 —— 那進入無餘涅槃的人到底去哪裡了呢?阿羅漢們去哪來了呢?佛又去哪裡了呢?

在天台宗裡面有四土的概念,分別是:

  • 凡聖同居土:是指凡夫和聖人都可以同時存在的國土,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除了我們凡夫外,也有佛和阿羅漢們。
  • 方便有餘土:是指聲聞乘(解脫道)的阿羅漢和緣覺(或叫獨覺、辟支佛)們所居的國土。也包括登地前的菩薩們。
  • 實報莊嚴土:是指登地(初地)以上的菩薩們所居的國土。
  • 常寂光土:是指諸佛們的佛土了,只有成佛了,才能進入常寂光土。

從天台宗的四土來說,非常清晰地表明瞭聖者們所居住的國土,即聲聞乘的阿羅漢和緣覺所居的是方便有餘土,而諸佛們所居的是常寂光土。

(如果有人繼續問,這些四土和六道、三界的關係如何呢?抱歉,我還沒有看到有關解釋了,或許有,或許沒有,如有知道的朋友不妨告知我下。)

佛的自受用身

依唯識宗而言,佛有三身:自性身、受用身和變化身。而受用身又可以分為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參考《成唯識論》,簡單解釋如下:

  • 自性身:即如來法身,是下面三種身的基礎(所依)。
  • 受用身:
    • 自受用身:因為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累計了無量無邊的福德資糧,具有了無量無邊的真實功德,這些福德達到了極致的圓滿,清淨,從此以後可以永遠地保存下去,永遠地享受這份法樂。
    • 他受用身:成佛以後,為了教育從初地到十地的菩薩們而顯現的色身。對於這個身體的莊嚴和殊勝描述可以參考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 變化身:為了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在各種清淨的、染汙的世界中度化眾生,如在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就是變化身。

從中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入無餘涅槃只是變化佛的事情,對於釋迦牟尼佛的“真身” —— 毘盧遮那佛,即他的自受用身,是不會入滅的,從成佛之後,是可以永遠地存在下去,永遠地享受法樂。當然,這裡的享受和凡夫的享受是不同的,這裡的享受是無漏的、清淨的,同時還會繼續通過他受用身和變化身來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

而對於聲聞乘的阿羅漢和緣覺們來說,他們依舊是可以入無餘涅槃的。除非他們回小向大,再修菩薩道成佛,才會有佛的受用身了。否則就只有無餘涅槃了。

總結

這裡主要探討了關於佛法中涅槃和解脫之後的事情。眾生在六道和三界中的輪迴的真正意思眾生被束縛在其中,而解脫後的聖者不受其束縛。斷除了某地的煩惱,就是擺脫了某地的束縛。某地是三界九地中的某地。斷除了一切煩惱,就擺脫了一切地的束縛。

在《雜阿含經》中說,對於解脫後的聖者去世後是有是無的問題,是無記。因其對解脫不重要,而我們首先重要的事情是先成就解脫。

而在唯識宗的《成唯識論》中說,佛有自受用身,他是圓滿的、清淨的。自成佛後,這個色身就可以永久保持下去了。而阿羅漢和緣覺必須回小向大,成佛後才有自受用身。

千萬不要誤解,認為入涅槃就是斷滅了,如果是在無法理解涅槃這個概念。可以參考下天台宗的四土。其中,對於聲聞乘的聖者們(阿羅漢和緣覺)所居的國土叫做“方便有餘土”,依據《法華經》的說法,他們最終都會走向菩提道並最終成佛,而諸佛所居住的國土叫做“常寂光土”。

阿彌陀佛
愚千一。

写于 June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