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别人因果”的误会和误解 | 狭义的因果和广义的因果 | 最全面的因果观是六因四缘五果
先看几个小红书上的例子,有些的点赞、收藏和评论数还挺高的:
“你介入了谁的因果,你将会背负谁的厄运”
“不要介入他人因果防止被借运”
“你要做的,是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介入别人的因果, 是会要你命的!”
“介入因果 就会倒霉”
不要主动干涉他人的生活
先进行正面解读。有一种观点认为,不要去 “干涉” 他人,特别是不要在不恰当的时机与场合,主动介入他人事务。因为在这种情形下,介入行为不一定能带来帮助,反而可能引发其他 “后果”,甚至给自己招来麻烦。
这原本是极为普遍且正常的社会现象,的确值得留意。然而,要是非得给这种现象冠以 “因果” 之名,那便是对 “因果” 的误会与曲解了。这实际上是将 “因果” 的范畴狭隘化了。
狭义的因果
狭义的因果指的是,由于做了某件事,从而引发了相应的结果。
比如你努力学习,所以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比如你努力工作,所以获得了晋升。
比如你好好经营生意,所以财源滚滚。
……
这些都是较易理解的 “因果” 关系,但并非因果关系的全貌。所以,我将其称作 “狭义” 的因果观。不过,若深入剖析便会发现,一个结果的产生往往是由众多因素共同促成的,并非单一原因所致。
举例来说,尽管你努力工作了,但倘若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最终你可能会被裁员,甚至公司可能倒闭。如此一来,别说晋升了,就连工作都难以保住。所以,在努力工作与晋升之间,存在一个大前提,即公司要稳定运营。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再比如,你努力工作了,却未能获得晋升,因为晋升存在名额限制。又或者,你得到了晋升,然而同样努力的同事却未能如愿。这种情况在大公司中颇为常见,尤其是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因果关系极为复杂,不能简单、片面地去理解,否则就容易陷入认知误区,甚至变得怨天尤人。
进一步而言,我们更应深入了解 “广义的因果”。那么,什么是广义的因果观呢?那就是 “六因四缘五果”。
广义的因果
依据 “六因四缘五果” 的理论,六因分别为: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其中,能作因的涵盖范围最为广泛。为何能作因的范围最广呢?能作因的定义为:一切不妨碍其发生的事物,都属于这一范畴。其又可细分为 “有力能作因” 和 “无力能作因”。
有力能作因,指的是对某事物的发生具备推动力量。比如上述 “狭义的因果” 中的 “因” 皆属此类,因为这类事物对结果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举例来讲,一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种子、空气、水和土壤。那么,种子、空气、水和土壤,都是它的 “有力能作因”。
无力能作因,即对某事物的发生既没有助力,也不构成阻碍。例如,同样是一颗种子发芽,远在北极的北极熊与它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毫无关系!不要谈玄说妙,讲述那些无法证实的事情。它们之间就是毫不相干。然而,在广义的因果观中,这只北极熊就属于 “能作因”,而且是 “无力能作因”。
所以,“无力能作因” 的范围极其宽泛,“有力能作因” 的范围则相对较小。以我们当下的认知水平,列举 “有力能作因” 相对容易,但数量必然有限。知识储备较少的人,列举的数量会少一些;知识丰富的人,能列举得更多,但同样是有限的。而 “无力能作因” 的范围,却极为广阔,这一点任何人都不难理解。
全面的因果观 —— 六因四缘五果
能作因是六因四缘五果中六因之一,此外还有五因,以及四缘和五果。它们的关系图如下。
其中,关于“六因”的部分如下。
这是《俱舍论颂疏讲记》中的截图,是最准确的定义和最权威的阐释。日后若有机会,再为大家详细讲解。感兴趣的朋友,也可直接找来《俱舍论颂疏讲记》研读。
阿弥陀佛。
愚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