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这样批评过“着相了”吗?什么是真的“着相”呢?

前言

佛教里面有个“怪事”,那就是经常会有人批评他人说 —— 你着相了。当他们这样说的时候,似乎他们比被批评者更胜一筹,更懂佛法,修行更高一样。

我初学佛时,经常听到、看到这类的言论。那时,我甚至会反问我自己,我真的是着相了吗?佛教不应该明辨是非、明辨善恶吗?明辨是非就是着相了吗?不着相的人就不辨是非、对错了吗?—— 那时的我虽然觉得隐隐不对,却也无法反驳,更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再到后来,随着系统性地学习佛法以后,尤其是在看到佛法的层次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批评过我 —— 着相 —— 的人,他们自己也未必是真的懂,不过是人云亦云,自以为“不着相”比“明辨是非、对错”更高级而已。

我又被批评是着相了

举例来说,有推友在推特上发表自己对“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的解读,她认为“不落因果”是“执着因果”。我觉得她的解读不正确。于是,我就回复了她并附上了我自己的解读,我的解读如下:

“不落因果”的意思不是“执”,而是错解因果,认为因果只是对普通人(凡夫)有效,而不包括圣者(证悟者)。实际上,因果对凡夫和圣者(包括佛)而言,没有任何区别。

推特回复不落因果

结果却有人回应我说:“这位愚千老师着相了…也是执啊”。

WeiZhan74285521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懂“着相”,却自以为是懂得“着相”,并且认为“着相”比“明辨法义”更加高级的,于是就因此回应我了。换做以前,我肯定又该反省自己去了。不过,好在我有继续学习,没有停留在过去。于是,我毫不客气地回复说:“那说别人着相的人会不会是自己先着相呢?!”。

推特回复着相

很显然,他无法回复我了。如果他承认自己着相(批判我着相也是二元对立,也是一种相),那他批判我着相的同时自己也着相了,半斤八两。如果他不承认自己着相了,可是他明明刚才就批判我着相了。这就是他自己的“逻辑漏洞”。无论怎么回复,都会落入下风。于是他不敢直面回答,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最后他说:“嗯嗯,有道理,阁下什么都是对的”。

WeiZhan74285521

即便如此,我也没有“放过他”,而是乘胜追击,又补了一刀。说到:“啥?还有对错?”。

推特回复还有对错

这件事的起因,就在于他随意批判我“着相”在先。批判我有对有错,而有对有错就是“着相”。结果到头来,他自己还在“对错”里面打滚,还在“对错的相”中。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如果以佛教辩论的方式来说,这就是他“输”了,还“输”了两次。前面不敢正面回应算“输”一次。后面自己又掉入“对错的相”中,这是“输”了第二次。如果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应该主动承认错误。并认真交流“着相”的真正含义。这样反而不会“输”,反而可能正确地理解“着相”。

不过呢,我也没“赢”,毕竟现在网上的交流都不是什么真正的辩论。如果下次他不再轻易说人“着相”了,或者深入佛学,了解下“着相”的真正含义,那也算是有意义的对话了。

那么,“着相”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着相?

着相的意思就是“执着”。而“执着”又可以分层这样几种情况:

  1. 世俗上的执着。
  2. 佛法上的执着。
    • 我执。
    • 法执。

详细的解释请参考我之前的文章 —— 【原创】什么是执着?| 一文说清楚佛教的执着是什么 | 我执和法执

明辨是非、对错不是着相 —— 那什么是着相?

如果明辨是非、对错就是着相,那谁是最着相的人呢? —— 那一定是释迦牟尼佛了,因为他宣说了十善业和十恶业,还制定了戒律,告诉他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么释迦牟尼佛是最着相的人吗?—— 很显然不是。那么,明辨是非、对错和着相是什么关系呢?分两个层次:

  1. 世俗谛:世俗谛中就是有二元对立的,有对有错,有是非,有高矮,有美丑。这些我们不仅要学习明辨他们,还要认真地学习他们。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基础,不仅世间人如此,不仅修行人如此,举例来说,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对错。普通人以“不犯法”为底线,以遵守“道德”为正人君子。而修行人以遵守更加严格的“戒律”为修行。这些,都是要以知晓和理解法律、道德和戒律为前提,才能做好一个普通人、君子、修行人。

  2. 胜义谛:当把世俗谛这一层学习后,才来学习胜义谛。什么是胜义谛呢?(胜义谛的解读很多,这里只说相关的解读。)在胜义谛中,总结来说,就是“无我”和“无相”:

    • 无我:不认为有一个固定、永恒不变的“我”在持戒,在行善。没有一个绝对错误、一直错误、永远错误的“别人”,更没有一个绝对正确、一直正确、永恒正确的“我”。无论是“别人”还是“我”,也都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那“我”是什么呢?不过是“五蕴”而已。五蕴的因缘和合,才有了当下的你、我、他。
    • 无相:任何外相、相貌、相状也都是因缘和合的。而且“相状”比“我”还简单,只是五蕴之一的“色蕴”(现代所说的物质)而已。所以,万事万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恒定不变的“相”。比如说,以“偷盗”的相状举例,它可能只是电影、电视中的表演,并非是真的偷盗行为。

所以,明辨是非、对错并不是着相。但如果认为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我”在明辨是非,那就是着相了。或者,认为有一个永恒的、固定的“相状”就是某行为,那也是“着相”了,反之,不认为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我”,不认为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相状”,那就不是着相了。

不仅不是着相,还是个明白人,明眼人呢。那我们应该多多交流才对了。最后,我要感谢这位网友,才让我有了这篇文章。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你们再遇到过这样的批评时,就不必再纠结、挂碍和内耗自己了。只要你能够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着相什么不是,那么他人随意的批评就对你毫无意义了。反过来说,随意批评你的人,他才可能是真的着相呢。你可以试着自己回应他,或直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吧。

阿弥陀佛。
愚千一。

写于 July 5, 2024